當前位置:靚麗少女網>情感>養殖>

牛身上起疙瘩是什麼病

養殖 閲讀(1.9W)

牛結節病、牛皮蠅蛆病。

牛身上起疙瘩是什麼病1

1、牛結節病。

牛結節病除了造成牛身上長出來很多疙瘩以外,還會導致牛出現發燒的問題(可能會持續發燒一週左右),牛身上的這些疙瘩,我們用手觸摸的時候,牛還會感覺到疼痛。在夏秋季節,牛的結節病發病率很高。

我們給牛治療結節病的時候,可以一邊打:銀黃太保,另外一邊打:重症太保針,每天打一次,連續打三天的針,這樣治療牛的結節病效果很好。

牛的皮膚我們可以使用:均滅太保,它屬於複合碘,可以對牛的皮膚進行消毒,避免牛的皮膚潰爛以後產生炎症。

牛身上起疙瘩是什麼病
  

2、牛皮蠅蛆病。

皮蠅在夏天的時候,會把卵產在牛的尾巴上,然後這些蟲卵會隨着牛尾巴的擺動,分散都牛的身上。這些蟲卵經過4-6天的時間會孵化出幼蟲,然後鑽入到牛的皮膚表層裏面,隨着幼蟲的生長,牛的.身上就會有很多的疙瘩。

皮蠅蛆病除了會導致牛身上長疙瘩,還會導致牛皮膚瘙癢、煩躁不安、貧血,牛的採食量也會下降,牛會變得越來越瘦。

牛皮蠅蛆我們治療的方法是配製2%的敵百蟲溶液,在牛的身上噴灑或者是擦洗。最好是每20天使用一次,這樣防治牛的皮蠅蛆病效果很好。

牛身上長這種大的疙瘩,我們主要從牛是否發燒、皮膚是否瘙癢這一塊來判斷,還有就是傳染性強不強,結節病的傳染能力很強。

牛身上起疙瘩是什麼病2

養牛知識與技術

1、肉牛的選擇方法

肉牛的選擇方法,主要包括單項選擇(縱列選擇或銜接選擇)法、獨立淘汰法和指數選擇法等三種方法。

選擇牛時,應選擇生產性能高的牛,在實際當中,應根據市場情況進行選擇,如選擇肉用品種牛,應儘可能選擇純種肉用品種,如夏洛來、蘭白花、西門塔爾、皮蒙特、海福特、安格斯、南德文牛等,以及肉用雜交後代。

如選擇奶用品種牛,應儘可能選擇中國荷斯坦牛、西門塔爾牛以及乳品種的雜交後代。總之,在選擇品種時應根據養牛規模大小,以及當地品種進行適當合理的選擇。

牛身上起疙瘩是什麼病 第2張
  

2、飼餵氨化草

飼餵氨化草用經過氨化技術處理的草喂牛,能提高營養轉化率,增強適口性,降低生產成本。氨化草的製作按100公斤草、3公斤尿素和40公斤水的比例,在氨化室進行密封處理即可。

氨化好的秸稈要在天晴時轉移到露天場地不斷翻動放氨,等無氨味後堆積在室內備用。飼餵氨化草要有7-10天過渡期,牛的正常採食量一般佔體重的2%。以吃好不浪費為原則,日喂3次。青草季節白天放牧,冬春月份可混喂青貯草。

判斷氨化秸稈品質

優質的氨化秸稈呈深黃色、褐色或黃褐色,放氨後有糊香味或略硝酸味,質地柔軟,乾燥。經氨化的麥秸顏色為杏黃色(原色為灰黃色)、玉米秸為褐色(原色為黃褐色)。

如變為黑色棕黑色,粘結成塊,則為黴變。腐敗的氨化秸稈,不能飼餵家畜。

注意:飼餵氨化秸稈飼料後不可馬上飲水(家畜在採食氨化秸稈飼料後,千萬不可立即飲水,一般間隔1-2小時後再飲水。)

3、老殘牛巧利用

牛,一般超過10歲以上不論役牛、肉牛、奶牛,利用價值降低了,只能利用它的肉來增加收入。像這類牛,經過較短的育肥期,就可提高產肉量,具體做法:

(1)充分準備好飼草、飼料,在育肥開始前,草料必須備足,中途斷炊,影響肥育效果。在肥育期,採取“睏肥”法,即圈在合適的温舍內,室温維持在18攝氏度到22攝氏度左右,低於零度,不利於肥育。

(2)供料量,每增重1公斤,需料8公斤到10公斤,另可添加些青綠飼料,但不能太多(供料量也要看牛體型,小型牛減量)。

(3)催肥期40天到60天,超過150天影響經濟效益。

(4)育肥效果,達到日增重1公斤到1.5公斤。

4、日糧中添適量尿素喂牛

尿素喂牛,若飼餵方法得當,可以有效地代替牛羊等反芻家畜飼料中的一部分蛋白質,提高低蛋白質飼料中粗纖維的消化率,提高增重和增加氮的保留量。

因為尿素氮可以在瘤胃中轉化成氨基酸和真蛋白,最後在腸道被牛等反芻家畜利用,形成組織蛋白和奶蛋白。

據測定,每千克尿素的營養價值,相當於5千克大豆餅或7千克亞麻籽餅蛋白質的營養價值,從而使養牛成本降低,效益提高,廣泛被當代養牛生產應用。

牛的瘤胃內有能利用尿素的大量微生物存在,喂尿素,開始應少喂,待瘤胃中能利用尿素的菌羣大量繁殖後,再加到適宜喂量,尿素的日喂量應按組體重的0.03%~0.05%來計算,一般1頭牛尿素日喂量為50g,分2~3次(與飼餵次數同)拌在飼料中飼餵。

飼餵尿素時,還可以用煮熟的玉米麪糊和高梁麪糊拌合尿素後飼餵,嚴禁將尿素單獨飼餵或溶於水中飼餵,也不可在飼餵後1h內供給飲水。

5、加喂添加劑

“靠科學養牛,向技術要肉”是發展肉牛業提高養牛效益的重要途徑。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的是埋植增重劑技術,從而增加了牛肉產量,提高了飼料報酬。

舍飼育肥公牛可隨時埋植,以閹牛的效果最好,母牛不埋藥。對飼養期長的牛,可間隔100天重複埋植1次,育肥效果更佳。

6、精喂細管理

粗料營養價值低,單獨飼餵不能滿足肉牛各階段的營養需要,必須補充能量和蛋白質等通常所説的精料。

一般情況下,精料佔肉牛日糧比例小於50%,而且由於精料密度大、體積小、重量重等,與以秸稈為主的粗料在一起飼餵時,不易混勻。因此,在飼餵精料時必須做到巧喂。

在飼餵氨化飼草的過渡期驅蟲,可按每千克體重內服丙硫咪唑30毫克,服後還可健胃,有青草的季節放牧1個月~2個月,後期要求不少於1個月的房內飼育,利用高精料日糧催肥,時間為60天~90天,增膘至肌體後軀豐滿時止。

體重400千克,可贏利300元。要求料先拌濕1小時後再與草拌均勻,喂時必須飲清潔水,每日2次。牛欄要經常除濕墊幹,保持乾燥清潔。

7、注意在牛飼養過程中驅蟲

牛飼養過程中,易感染內外寄生蟲。感染上內外寄生蟲的牛生長慢,產奶和產肉量下降,嚴重者造成死亡,因此,搞好牛的驅蟲工作是提高養牛經濟效益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

驅蟲時間:農户養牛一年應進行次驅蟲,春秋各驅蟲1次。春季為2~4月份,秋季為9~11月份,對短期育肥牛應在育肥開始時驅蟲。

藥物選擇:驅蟲藥物種類很多,向養牛户推薦使用丙硫咪唑片和阿維菌素片,以上兩種驅蟲藥最好搭配使用,方法是先使用一種驅蟲藥,待2個星期後使用另一種驅蟲藥再驅蟲1次,交替使用效果更好。

驅蟲一般在早晨空腹進行,按體重每10kg給藥1片,(2種藥物量同等)喂藥後,待6h後可先給牛飲水1次再進食,以提高藥效。

8、搞好肉牛養殖場環境衞生以及預防工作

a、搞好肉牛養殖場的環境衞生,對於養殖舍的選址符合國家環境學的要求,肉牛養殖舍要建立在地勢較高,水源清潔、充足,排水較好的地方,良好的生長環境,可以有效的減少傳染源以及疾病的產生,增強對於外界疾病的抵抗力,有利於肉牛的生長髮育。

同時,為了避免肉牛的養殖影響到周邊居民的生活環境,在建立養殖區的時候要與居民的生活區保持一定的距離。

b、定時消毒,養殖捨出現疫病的原因只要是因為滋生了細菌等微生物,微生物攜帶病菌進而影響肉牛的生長,因此要進行定期消毒的.工作,切斷傳染源,及時清掃肉牛的生活垃圾,避免糞便等滋生寄生蟲,如每年可以用生石灰將牆壁刷白。

c、做好檢疫工作,疫病的傳播,往往是由於養殖技術員粗心造成的,如將帶有病菌的牲畜與生長良好的肉牛混養,導致了疫病的傳播,因此在引種肉牛、採購飼料的時候要注意檢驗。

d、做好疫苗接種工作,在疫病高發期要對肉牛做好疫苗接種工作,防止流行病的傳播。

牛身上起疙瘩是什麼病 第3張
  

9、巧出欄效益高

從肉牛的生長髮育規律、運作,採取“兩頭高帶中間”的肥育法。小牛犢一歲前生長較快,第二年增長僅為第一年的70%,第三年僅為第二年的50%,這樣,從消耗飼料來比,2歲時多耗飼料42%,3歲多耗飼料65%。

可見,從消耗飼料量和資金週轉,及設備利用方面考慮,飼養年齡小的牛比較有利。

反過來,把出欄年齡縮短,老齡肥育牛少了,出欄率達到25%以上。若繁殖母牛提高到60%,出欄率可達到40%以上。

由此可見,縮短牛的飼養期,不僅可以提高出欄率,而且還可增加牛羣的母牛比例和產犢數量,養牛經濟效益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