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靚麗少女網>養生>食療養生>

豬肉發光是什麼原因?豬肉發光還能吃嗎

食療養生 閲讀(3.19W)

食品安全問題一直是大家十分關注的問題,最近又爆出了豬肉的相關問題,讓人不禁膽寒。豬肉發光是什麼原因?豬肉發光還能吃嗎?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豬肉發光是什麼原因?豬肉發光還能吃嗎

豬肉發光是什麼原因豬肉發光的原因

豬肉發光是由於污染了一種能發光的細菌,即熒光假單胞桿菌。豬肉的熒光就是它們的代謝產物發出的。豬肉可能在運輸、銷售、加工的過程中受到污染而感染該類細菌。

發光的肉還能吃嗎

發光的肉能吃。經研究表明,這種發光蛋白對人體沒有害處,該類細菌加熱到70℃就會被殺死,目前也未出現食用發光豬肉導致發病的案例。

發光的肉吃了好嗎

最好不要吃發光的肉。發光桿菌原本就是環境中的雜菌,它的出現也暗示着豬肉可能在儲存或者運輸過程中沾染了其他細菌,進食不潔豬肉,可能引起人出現腹痛、腹瀉等不適症狀。

豬肉發光是什麼原因?豬肉發光還能吃嗎 第2張

豬肉的挑選方法首先是看顏色。好的豬肉顏色呈淡紅或者鮮紅,不安全的豬肉顏色往往是深紅色或者紫紅色。豬脂肪層厚度適宜(一般應占總量的33%左右)且是潔白色,沒有黃膘色,在肉屍上蓋有檢驗章的為健康豬肉。此外,還可以通過燒煮的辦法鑑別,不好的豬肉放到鍋裏一燒水分很多,沒有豬肉的清香味道,湯裏也沒有薄薄的脂肪層,再用嘴一咬肉很硬,肌纖維粗。鮮豬肉皮膚呈乳白色,脂肪潔白且有光澤。肌肉呈均勻紅色,表面微幹或稍濕,但不粘手,彈性好,指壓凹陷立即復原,具有豬肉固有的鮮、香氣味。正常凍肉呈堅實感,解凍後肌肉色澤、氣味、含水量等均正常無異味。而飼料所致的劣質肉有廢水或藥等氣味;病理所致的有油脂、糞臭、腐敗、怪甜等氣味。種用公母豬肌肉較紅,結締組織多,韌性大,不易煮爛或炒熟,口感差。注水肉呈灰白色或淡灰、淡綠色,肉表面有水滲出,手指觸摸肉表面不粘手。凍豬肉解凍後有大量淡紅色血水流出。死豬肉胴體皮膚淤血呈紫紅色,脂肪灰紅,血管有黑色凝塊,因死亡時間長短不同臭味也不同。

豬肉的儲存方法乾燥法

乾燥法也稱脱水法,主要是使肉內的水分減少,阻礙微生物的生長髮育,達到貯藏目的。各種微生物的生長繁殖,都需要最適宜的含水量,一般來説,至少需要40%~50%的水分。如果沒有適當的水分含量,微生物就不能生長繁殖。豬肉的水分含量一般在70%以上,應採取適當方法,使含水量降低到20%以下或降低水分活性,才能延長貯藏期。

1.自然風乾法

根據要求將肉切塊,掛在通風處,進行自然乾燥,使含水量降低。例如風乾肉、香腸、風雞等產品都要經過晾曬風乾的過程。

2.脱水乾燥法

在加工肉乾、肉鬆等產品時,常利用烘烤方法,除去肉中水分,使含水量降到20%以下,可以較長時間貯存。

3.添加溶質法

在肉品中加入食鹽、砂糖等溶質,如加工火腿、醃肉等產品時,需用食鹽、砂糖等對肉進行醃製,其結果可以降低肉中的水分活性,從而抑制微生物生長。

豬肉發光是什麼原因?豬肉發光還能吃嗎 第3張

鹽醃法

鹽醃法的貯藏作用,主要是通過食鹽提高肉品的滲透壓,脱去部分水分,並使肉品中的含氧量減少,造成不利於細菌生長繁殖的環境條件。但有些細菌的耐鹽性較強,單用食鹽醃製不能達到長期保存目的。因此,生產中用食鹽醃製多在低温下進行,並常常將鹽醃法與乾燥法結合使用,製作各種風味的肉製品。

低温貯藏法

低温貯藏法即肉的冷藏,在冷庫或冰箱中進行,是肉和肉製品貯藏中最為實用的一種方法。在低温條件下,尤其是當温度降到零下10℃以下時,肉中的水分就結成冰,造成細菌不能生長髮育的環境。但當肉被解凍復原時,由於温度升高和肉汁滲出,細菌又開始生長繁殖。所以,利用低温貯藏肉品時,必須保持一定的低温,直到食用或加工時為止,否則就不能保證肉的質量。肉的冷藏,可分為冷卻肉和冷凍肉兩種。

1.冷卻肉

主要用於短時間存放的肉品,通常使肉中心温度降低到0℃~1℃左右。具體要求是,肉在放入冷庫前,先將庫温降到零下4℃左右,肉入庫後,保持-1℃~0℃之間。豬肉冷卻時間為24小時,可保存5~7天。經過冷卻的肉,表面形成一層幹膜,從而阻止細菌生長,並減緩水分蒸發,延長保存時間。

2.冷凍肉

將肉品進行快速、深度冷凍,使肉中大部分水凍結成冰,這種肉稱為冷凍肉。冷凍肉比冷卻肉更耐貯藏。肉的冷凍,一般採用-23℃以下的温度,並在-18℃左右貯藏。為提高冷凍肉的質量,使其在解凍後恢復原有的滋味和營養價值,目前多數冷庫均採用速凍法,即將肉放入-40℃的速凍間,使肉温很快降低到-18℃以下,然後移入冷藏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