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靚麗少女網>養生>心理養生>

如何預防青少年心理健康

心理養生 閲讀(8.18K)

家庭關懷,學校、社會支持,以及自我心態調整等。

如何預防青少年心理健康1

1、家庭關懷:父母應多抽出時間與青少年進行溝通,以鼓勵、傾聽為主,或者一起進行家庭旅行,尊重青少年的興趣愛好。單親家庭或留守兒童等特殊人羣,家庭內其他長輩也應儘可能地給予陪伴、關心;

2、學校、社會支持:教師可號召同學們去關心、愛護、體貼和幫助彼此,或者彼此交換小禮物等,讓青少年感受到集體的温暖。學校與社會應多鼓勵健康身心發展,科學合理安排學業任務,不打壓、不侮辱學生;

如何預防青少年心理健康
  

3、自我心態調整:學會自我調節、控制情緒,正確面對青春期性意識的.發展,如對異性關注度升高等,屬於正常生理現象,無需感到焦慮或羞愧。保持樂觀心情,不隨意遷怒他人,不過分苛求完美,適當降低自我期待,多鼓勵自己。另外,可多參加集體活動,與好友互訴煩惱等,保持愉悦心態。

如何預防青少年心理健康2

一、快崩潰了怎麼減壓

1、運用言語和想象放鬆

通過想象,訓練思維“遊逛”,如“藍天白雲下,我坐在平坦綠茵的草地上”,“我舒適地泡在浴缸裏,聽着優美的輕音樂”,在短時間內放鬆、休息,恢復精力,讓自己得到精神小憩,你會覺得安詳、寧靜與平和。

2、支解法

請你把生活中的壓力羅列出來,一、二、三、四……,你一旦寫出來以後,就會驚人地發現,只要你“個個擊破”,這些所謂的.壓力,便可以逐漸化解。

如何預防青少年心理健康 第2張
  

2心裏太敏感容易緊張焦慮怎麼辦

1、放鬆方法

焦慮症會讓人處於心慌、肌肉緊張、身體發抖等不良反應狀態。進行身體放鬆可以減輕這些不適,讓焦慮症得到緩解。進行身體放鬆可以通過深呼吸,有助於讓緊張感消失,從而克服焦慮心理。

2、適應方法

對產生焦慮的對象要勇敢的面對,這是克服焦慮心理的最佳方法。焦慮者尅把某個害怕的情形分解成幾個小目標,循序漸進,就可以逐漸適應這個情景,以後面對它不再焦慮。

3、注意休息

多休息可以讓身心輕鬆,減輕心理焦慮。所以,平時要注意保證充足的睡眠。睡前洗個熱水澡對睡眠質量更有幫助。

如何預防青少年心理健康3

著名的人文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心理健康必須具備如下品質:

(1)對現實具有有效的直覺。

(2)具有自發而不流俗的思想,

(3)能悦納自己,悦納他人,接受自然

(4)在其環境中能保持獨立,能欣賞寧

(5)注意基本的哲學的和道德的理論。

(6)對平常的事物,能經常保持興趣,能分辨工作的歷程和結果,對兩者都能欣賞。

(7)能和少數人建立深厚的友情,並有樂於助人的熱心。

(8)具有民主的態度、創造性的觀念和幽默感。

(9)能承受歡樂和憂愁。

現在人們的交流中經常提到要關心孩子的身心健康,但家長們往往還只是關心子女的學業和身體健康,而不去想他們的心理健康,這是很多人不瞭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但是,心理健康對青春期的孩子來説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大事。

心理健康的人應能保持理智的情緒,敏鋭的智能,適應社會環境的行為和愉快的氣質。心理健康是指人們對於環境和其他人具有高效率的、快樂的適應情況。不只是要有效率,也不只是要滿足感或者是能愉快的接受生活的規範,而是三者都要具備。

下面來談一下心理健康的五個標準:

第一:正確的自我觀念。

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對自己都有比較切實的瞭解,有着正確的自我觀念,這是健康的重要基礎。因為一個人只有正確的認識自己,他的行為舉止才能得體,對學習和學校生活才能適應,才能努力的發展自己,主動的進行自我修養、自我教育。如果自我觀念不正確,他可能表現出自恃清高,去做一些力不能及的事。

如果做不好,就責怪環境或是把過失推給別人,他可能自己甚至對自己的命運都不在乎,可能自殘,不肯以本來的面目表現自己,以致形成沉重的心理負擔,不能坦然的面對學習生活,這當然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了。

第二:滿意的心境。

心理健康的孩子對自己包括對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感到相當滿意,他們總是樂於學習,熱愛生活,他們的聰明才智雖然各不相同,但是沒有心理障礙,其智慧都能充分地發揮出來,並取得一定的成績,獲得成功的喜悦。如果不是這樣,而是盲目的認為自己長的醜、不聰明、羞愧或者嫌棄自己命不好,沒考入一所好的`學校,以致把學習和生活看成是負擔,這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

如何預防青少年心理健康 第3張
  

第三:和諧的人際關係。

心理健康的孩子都有自己的好朋友,總是樂於助人,樂於和別人交往。在與別人相處時,他們肯定的態度多於否定的態度,對於自己所屬於的機體都有一種休慼相關、安危與共的情感,總是樂於做出個人犧牲去謀取集體的利益。相反,與集體格格不入,沒有夥伴,不願意和別人來往;

或者不想用誠懇、謙虛的態度對待別人,不會容忍別人的短處或過失而和別人吵鬧,不尊重別人;或者沒有充分的證據就輕易的怨恨,敵視他人,總認為別人是靠不住的;或者是認為別人是可以欺負的,並以此為樂,這些也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

第四:統一的人格。

心理健康的孩子基本都有正確的人生觀,並以它為中心把需要、願望、思想、目標和行動統一起來。人生觀和信念作為人格的核心,一般來説是沒有什麼大的變化,而個人具體的需要、願望等,則會隨着時間環境的變化而變化。但是這種改變,總是與其人生觀和信念相一致,並受其制約的。

如果不是這樣,慾望背棄了信念,私慾和良心相互衝突,行動和思想互相矛盾,主體的自覺意識統一不了這一切,就會導致人格分裂。

所謂人格分裂就是一個人兼有兩重或多重相互對立的人格特點,隨着個人心境或周圍環境的變化而交互出現,分別表現出片面的人格,這樣就是不健康的心理了。這樣的人往往會表現出一陣子慷慨大方,一陣子又吝嗇小氣;一會帶待人温厚,一會兒又冷酷無情,而過後卻又悔恨自責。

第五:個人與社會協調一致。

心理健康的孩子能和社會保持良好的接觸,認識社會,瞭解人生,他們的思想信念、目標、行動能夠跟上時代的發展與社會要求。

一旦發現自己的需要、願望與社會的要求、別人的幸福發生衝突,就放棄或者修改自己的行動計劃,謀求與社會的協調一致。如果不是這樣,而是為了實現個人的私慾,不惜採取反社會的態度,不顧社會道德規範與法治約束,妄取強求,那就不是心理健康狀態,就會走向犯罪,成為違法者。

以上幾項是孩子心理健康的標準,也是家長們引導孩子改善心理狀況,增進心理健康的目標。當然,並不是除了這五項之外就沒有別的了,心理健康與否是個十分複雜的問題,它涉及的範圍及其廣泛,包括智能、情感、行為、性格等多方面。心理健康對青春期的孩子來説是至關重要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