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靚麗少女網>醫療>疾病治療>

骨關節炎能治好嗎?骨關節炎平時注意事項

疾病治療 閲讀(6.63K)

骨關節炎是一類關節性疾病,最為普通的包括關節炎、下背痛、軟組織風濕症、痛風等,這些都是可能伴隨發生,下面我們要了解的就是骨關節炎的相關資料。

骨關節炎能治好嗎?骨關節炎平時注意事項

什麼是關節炎

常見的關節炎有兩種類型 :

類風濕性關節炎 - 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層

退化性關節炎 - 主要發生於老年人

你可能已經經歷過許多關節炎的症狀,並且曾因這些不適而去求診。

關節炎常見的症狀與症候:

關節疼痛或壓痛、手指、腳趾及腕關節水腫、關節僵硬及活動不便、類風濕關節炎早期常全身不適,有些類似感冒

關節炎如何造成: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意思是身體內的免疫系統失常,而攻擊自己體內的正常組織,通常是從關節組織開始侵犯,尤其是手部關節?目前病因不明,可能與遺傳、荷爾蒙及環境因素有關。

退化性關節炎通常好發於老人,關節會因長期的發炎與磨損而破壞,研究顯示可能與遺傳有關。另外早期的關節外傷,數年後也可能造成退化性關節炎。

什麼是關節

正常與煺化性關節炎之關節如下圖

骨關節炎能治好嗎?骨關節炎平時注意事項 第2張

大多數關節的作用是以活動為主,這些關節都有滑膜作為襯墊。當關節活動時,為避免慢性摩擦導致傷害,有下列二種結構可加以保護 :1.在關節腔內有滑膜液,它可以潤滑並保護關節。2.兩塊骨頭中間夾有保護作用的軟骨,軟骨若磨損可以再生。

然而,在罹患了關節炎之後,原先的保護功能喪失,關節內之滑膜變得比較黏稠,潤滑作用減少,導致關節活動性變差 ;另一原因是關節液腔的縮小也會使潤滑作用減少。此外,軟骨也變的粗糙而不平滑,使得骨頭不能順利地活動。這些關節發炎的狀況都會導致關節疼痛及活動不便。

關節炎可能好轉嗎

類風濕關節炎的症狀與煺化性關節炎大不相同,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會在一段時間後覺得症狀似乎好轉,但又可能在無預警狀況下突然發作 :而煺化性關節炎則通常隨着年齡增加,症狀會逐漸加劇。然而,經由下面的方法,這兩種關節炎症狀都可以有效控制 :

骨關節炎能治好嗎?骨關節炎平時注意事項 第3張

最重要與最好的治療方式,是與醫師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並且積極討論適合你的治療方式。臨牀研究顯示,設定治療目標,主動與醫師配合,將會有最好之治療效果。

在下次看診時應注意事項

日常注意

1、常與朋友和家人談論醫生要求你注意的事情,他人的支持往往可讓你早日達到治療的目標。

2、一定要按時服用藥物。

3、與醫療相關人員 ( 如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及風濕科之專責護士等 ) 談論你的病況,他們將會提供你有關日常生活應注意之事項。

4、每日作一些温和的運動。

5、遵守醫生對你生活上的建議,如減輕體重、改變飲食及戒煙。

6、如果可能的話與某些病友團體聯絡,可以從其他關節炎病人得到一些經驗。

7、保持對疾病的積極態度,如何找尋最佳方法治療關節炎,若有任何醫藥之問題,在下次門診時與醫生詳談。

運動

運動可使人身心舒暢,研究報告顯示,能固定規律運動的人,得關節炎的機率比一般不愛運動者低。然而,關節炎患者常因關節僵硬疼痛而不太願意運動,這裡有幾個祕訣可供你參考:

請復健科人員提供你適合的運動計劃,他們會針對不同的關節類型,建議你去做合適的運動。

選擇温和的運動,如走路、游泳、高爾夫、園藝、太極或瑜珈等。

找尋可與你一起運動的同伴,或經由病友會及風濕病團體,參加他們的運動課程,因為朋友或同伴更可幫助你規率的運動。

骨關節炎能治好嗎?骨關節炎平時注意事項 第4張

營養

雖然有些傳説認為食物可能引發關節炎,但事實上,目前並無科學根據顯示食物在關節炎發生率中佔有重要之角色。然而,如果體重過重,則關節負擔相對增加,所以維持適當體重是相當重要的。為了幫助你減輕關節炎病情,醫生可能會建議你減輕體重。除了固定運動外,適當均衡的飲食是維持正常體重的最佳方法。除了低脂食物外,最好每日多吃新鮮水果及蔬菜,避免太多甜食,你的醫生也會提供你減重的方法。

病況有變化時

1、不管如何努力,仍然會有病情不穩定的時候,你可能會因為突然的疼痛加劇或活動明顯受到限制而覺相當沮喪,也就中止了原先治療計劃。這時仍需特別注意下列事項:有任何病況轉變時要記錄下來並與醫生討論,你可以因此發現哪些因素使你不舒服,應如何去避免它。不需等到下次門診可是提早就診。

2、找出你不舒服之原因,並與醫生討論是否病情加重或因藥物之副作用所引起 : 如大便解黑便或吐血時就需緊急就醫。

3、向家人及朋友訴説你近日病況變化,在特別不舒服的時候讓他們多幫幫你。

4、從醫療相關人員取得幫助,包括如何運動及選擇輔助相關之器具,如固定板、枴杖等,使日常生活無太大問題。

5、與醫生討論你所使用之藥物。

6、與病友團體多保持聯繫,他們較瞭解你的病情及感覺,且可提供更正面的資訊。

7、關節炎患者並不會常常感覺疲倦,但如果可能的話,在白天可以短暫休息一下,每晚睡眠最少 8小時。如有失眠情形則需向醫師説明,這也許反映你可能需更換目前服用之藥物。

其他須知

充分了解病情:你如果越瞭解你的病情,就會更瞭解如何去控制關節炎及醫生建議事項。你可以從書本、小冊及網站取得更多關節炎相關資訊。病人知道愈多,愈能對自己病情有信心,並且愈能夠適應疼痛或行動不變等情形。但是需提醒大家的是,許多關於「關節炎」的成因及治療方法是不正確的,即使是從你的朋友及家屬得到之資料也不一定準確,你必須確實知道資料來源,並且與醫生討論。

不要怕接受旁人的幫助:關節炎常讓病人有挫折感,許多病患無法適應慢性疼痛及行動不便,也常因此而導致心情鬱悶。你的醫生以治療過許許多多的關節炎患者,他應該瞭解病人的感受,也知道如何治療你的不適或必要時會診其他醫療人員或轉診至其他機構接受進一步治療,不要害怕説出你的感受。

骨關節炎能治好嗎?骨關節炎平時注意事項 第5張

如何治療關節炎

治療關節炎有兩種主要目標:1.減輕關節的疼痛與僵硬;2.減緩疾病惡化的進度

治療關節炎的方法和藥物有許多種 ( 圖 1 、圖 2) ,你應該和醫師充分溝通後決定何種治療方法對你最有幫助。

骨關節炎能治好嗎?骨關節炎平時注意事項 第6張
骨關節炎能治好嗎?骨關節炎平時注意事項 第7張

止痛劑

治療關節炎時,醫生通常使用止痛劑來減輕疼痛,至於使用何種止痛劑則取決於的疼痛程度,輕微的疼痛,使用 acetaminophem( 例如普拿疼 )即可,非常嚴重之疼痛,則需同時使用 acetaminophem 及可待因(codeine),然而這些藥效較強的止痛劑可能伴隨副作用,例如便祕、頭暈及暈眩等。

非類固醇抗發炎劑 (NSAIDs)

治療關節炎最常見的是非類固醇抗發炎劑 (NSAIDs) ,此類藥物可以有效減輕疼痛及發炎。這裡列出許多抗發炎藥物,可以讓醫師建議何者較適合你。

骨關節炎能治好嗎?骨關節炎平時注意事項 第8張

非類固醇抗發炎劑最常見的副作用是胃潰瘍或胃炎,大約有 20%長期服用此類藥物的病人可能會發生胃潰瘍,所以你應該瞭解胃潰瘍的前兆,例如為灼熱或胸痛、食道逆流及嘔吐,有這些症狀都要告訴醫生。當然如果吐血或解黑便時更需馬上通知醫生,以便儘快處理。

當你屬於一發生胃潰瘍之高危險羣,但又必須使用抗發炎藥物時,醫生或許會給你一些保護胃壁的藥,如 Misoprostol。最近,新的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已問世,為 COX-2 專一性抑制劑,此類藥物可以大大降低胃潰瘍之發生率。

COX-2 專一抑制劑

目前最新發展 COX-2( 第 2 環氧化酶 ) 抑制藥物,在抗發炎作用上與傳統抗發炎藥物相同,但能有效降低胃潰瘍發生率。

什麼是 COX-2( 第 2 環氧化酶 ):身體內部之發炎狀況,大部分是經由組織內產生之前列腺素 (prostaglandin) 所造成 , 而前列腺素之形成,是脂肪代謝物花生四酸(arachidonic acid) 經由環氧化酶 ( 即 COX) 之作用所產生。

目前有兩種已知的COX,一為COX-1,另一為COX-2,它們的化學結構非常相似,但功能卻不盡相同。COX-1為生理所需要的酶,負責維持許多身體正常功能,例如保護胃壁不受胃酸侵蝕;而COX-2則為病理性的,在體內發炎時才被誘導出來。

什麼是 COX-2 專一性抑制物:大多數傳統之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可同時亦抑制 COX-1 及 COX-2 ,所以雖然他們可抑制 COX-2 而減少發炎,但同時亦造成因 COX-1被抑制而造成胃黏膜之損傷,失去維持體內正常功能所必須之前列腺素,胃壁直接暴露於胃酸之傷害,變形成胃潰瘍。這就是為何大多數人服用傳統非類固醇抗發炎劑都會提高胃潰瘍發生的危險性。COX-2 專一性抑制劑便是針對抑制 COX-2 原理設計而成得藥物,以不影響 COX-1為首要,又能減少因發炎而產生之前列腺素,使胃黏膜的傷害降至最低。近年來之臨牀研究證實,關節炎病人服用 COX-2 專一性抑制劑,胃潰瘍之發生率確實比傳統之消炎藥物有明顯減少之結果。

骨關節炎能治好嗎?骨關節炎平時注意事項 第9張

類固醇

類固醇為非常強效之抗發炎藥物,如 prednisone 及 methylprednisolone。正因為它的強效,造成多種不同的副作用 (如水腫、骨質疏鬆及免疫功能受抑制等)。因此這類藥物通常留在關節炎較嚴重或無法有效控制時方才使用。當關節疼痛嚴重或關節炎惡化時,醫生可能會在關節腔內注射類固醇達到迅速消炎止痛之效果,這種方式可避免因長期服用類固醇所引發之副作用。

抗風濕疾病緩解藥物

﹝此類藥物英文簡稱 DMARDS ,通常使用於類風濕性關節炎,不適合用在煺化性關節炎,常用者如下列所示 : ﹞

骨關節炎能治好嗎?骨關節炎平時注意事項 第10張

這類藥物對於抑制慢性發炎相當有效,卻無法直接地達到止痛之效果。 DMARDs 可減緩關節之破壞程度,因而也降低導致行動不便的可能性。這些藥物大部分已口服為主,但少數 ( 如金製劑 ) 則為注射藥物。如同類固醇, DMARDs確實非常有效,但也可能帶來副作用,如牙齦出血、胃部不適、腹瀉、嘔心、嘔吐或白血球與血小板數目下降等。而新的生物製劑,如腫瘤壞死因子阻斷劑則屬於注射型之藥物,但成效比DMARDs 更好。

玻尿酸

玻尿酸 (Hyaluronic Acid)是正常關節內之液體,但得了煺化性關節炎時,玻尿酸會顯着減少。目前部份煺化性關節炎患者在使用關節內注射玻尿酸後,症狀有明顯改善。但此類玻尿酸注射劑並非對全部患者有效,它並不適用於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

外科手術

手術治療主要是針對持久性關節發炎,關節明顯變形、關節穩定性差或關節受損的病患所採用之治療模式。常使用的手術方法包括以關節鏡作滑膜切除術、肌腱韌帶修補或重建、骨頭矯正切除術等等,當這些都沒有用時則考慮換人工關節。即使做完受術後,病患仍需繼續服用藥物及作物理復健治療。煺化性關節炎病患在接受人工關節手術後也許 5 到 10 年後需再作一次修補手術。

物理治療及復健

物理治療及復健的目標在於減輕疼痛、避免關節變形及改善關節活動功能。在急性發炎時,暫時使用支架或固定物可以使關節消腫或減輕疼痛。在關節發炎症狀減輕後則需進行關節周邊肌肉活動,以免關節變形。

其他治療方式

適當的運動及均衡得營養攝取在關節炎治療上是相當重要的,後面還會再討論。有些病人會尋求其他藥物治療方式,例如營養食品或中藥,但務必要告訴醫生你用的其他方法,因為這些藥物或許會與醫生給你的治療藥物衝突,或因藥物交互作用而產生不良結果,所以一定要讓醫生知道。許多病人也會嘗試其他能減輕疼痛的治療方法,如鍼灸或經由皮膚電針之刺激術等,這些治療方式會因個人狀況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結果。

下背痛

下背痛是指腰柱兩側的背部疼痛,主要起因於嵴椎或下背部的肌肉遭受到傷害。下背的疼痛症狀經常是多樣化的,它也會用肌肉痙?的現象來表現。下背痛常呈現間斷性發作,在站或坐姿時會加劇,平卧時疼痛會減輕。嚴重者會影響到平常的日常生活。

骨關節炎能治好嗎?骨關節炎平時注意事項 第11張

下背痛的原因是什麼

下背痛的病因也是多樣化的,90%是機械性的因素所引起,10%是全身疾病的一個表徵。常見的原因有肌肉拉傷、椎間盤脱出、僵直性嵴椎炎,嵴椎骨折、腫瘤、或感染等。

肌肉拉傷

肌肉拉傷是造成下背痛的主因之一,嵴部損傷會誘發肌肉痙?進而引起疼痛。疼痛可在扭傷後立即出現,也可以在完成某種肢體動作後 (如彎腰拾物)幾小時後出現。

椎間盤凸出

椎間盤位於上下嵴椎體之間,中心部份的成分為膠狀的物質,周圍的纖維環則由纖維結締組織構成,神經從椎間盤外側經過。腰部一旦損傷容易引起椎間盤凸出,刺激週邊的神經引起疼痛與麻木。典型椎間盤壓迫神經引起的的疼痛或麻木大多是以〝由背部向下肢後部傳導下去〞的模式來表現。

僵直性嵴椎炎

為一個或多個椎體在它的韌帶附着端的炎症,主要侵犯年青人,造成慢性下背痛與嚴重晨間僵硬等現象。病因不詳,可能與感染和免疫反應有關。在台灣大於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僵直性嵴椎炎患者帶有HLA-B27的遺傳基因。

誰是發生的高危險羣

任何人均可能得到背部損傷,某些特殊職業,例如攙夫、搬運工等更容易得到。女孩較男孩容易產生嵴椎側彎。僵直性嵴椎炎經常在20到40歲時發病,男性多於女性,必要時可以在青少年期時進行檢查,以便早期發現。

下背痛的危險因子

劇烈運動、抬舉重物、姿勢不當等皆可能引起肌肉拉傷造成下背痛。先天性嵴椎側彎可能存在某些遺傳因素,而僵直性嵴椎炎病人大多有家族史。

需要作哪些檢查

醫生憑藉疼痛發作的過程、症狀的演變及理學檢查就可作出初步診斷﹔必要時可以加作影像學檢查,例如X光、電腦斷層(CT)或核磁共振(MRI)等。若懷疑是僵直性嵴椎炎則可以作HLA-B27的檢查。

治療方法有哪些

不同原因引起的下背痛,治療方法不盡相同。愈早治療,效果愈好。輕度嵴椎部位拉傷或經前期緊張誘發的下背痛可自然緩解,無須特別治療。由於體位不對稱誘發的下背痛,調整體位即可好轉。嵴椎側彎可以以增強肌肉訓練、嵴椎矯正支架、外科手術,或合併以上各種措施來治療。僵直性嵴椎炎的治療目的是緩解症狀、控制疼痛與預防畸形。

保持正確的姿勢

下背痛患者必須隨時保持正確的身體姿勢,特別是坐姿。平時可以多使用低枕和硬質牀墊及避免會拉傷背部肌肉的一切活動。坐位時,髖關節與膝關節應保持90°角﹔從座椅上站起時,雙膝分開與肩同寬,儘量充分使用大腿及背部的肌肉和上肢的協助。步行時,宜上下肢自然擺動。如有更困難的情形必須請教醫師,醫師會根據您的姿勢給予建議,並糾正錯誤姿勢。

採用正確的舉物方法

舉重物時,雙手環抱物體、使其貼緊前胸,充分使用上肢和腿部的肌肉力量,不要過度增加背部肌肉羣的負擔。

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可緩解肌肉痙攀,改善血液循環,促使創傷修復,進而緩解疼痛、縮短病程。

藥物治療

傳統的非類固醇抗發炎藥可以減輕炎症、緩解疼痛和痙?,但是長期服用可能會出現胃潰瘍或出血。栓劑可減低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的胃腸道副作用。而COX-2專一性抑制劑的非類固醇抗發炎藥其抗發炎與鎮痛效果與傳統的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相當,但胃腸道副作用,尤其是胃潰瘍,胃穿孔和胃出血的發生率明顯降低。預防的方法:保持身心健康,避免抬舉重物,勞動或運動前應作好熱身運動,採取適當的姿勢可避免背部拉傷,以上種種方法皆可降低下背痛發生的風險。另外超重或肥胖會造成背部肌肉的負擔,宜在醫生指導下減肥。

軟組織風濕症

※ 軟組織風濕症是什麼?

軟組織風濕症是一種關節外軟組織 (例如肌肉、肌腱、滑膜囊、韌帶等)的疾病。引起的病因眾多,其中大多與反覆損傷、發炎或煺化有關。網球肘、高爾夫球肘、冰凍肩、腕道症候羣、足底筋膜炎、腱鞘炎、滑膜囊炎、纖維炎等均屬於本類範疇。

骨關節炎能治好嗎?骨關節炎平時注意事項 第12張

網球肘/高爾夫球肘

網球肘是伸掌肌羣在肘部附着處的地方發生發炎反應,高爾夫球肘是屈掌肌腱在肘部附着處發生發炎反應。這二種疾病並不僅限於網球/高爾夫球手才會發生﹔病名的產生是因為這類球手罹患該疾病的機率最高。主要症狀為抓握球桿時或翻轉肘部時會發生疼痛、僵硬,及肘部肌腱附着處有壓痛感,但是一般而言關節活動不會受到限制。主要的病因是反覆損傷。治療包括休息、壓痛部位皮質類固醇注射或使用抗發炎止痛藥。

冰凍肩

冰凍肩是肩部周圍的韌帶發炎所造成。症狀為肩疼痛或活動受限。治療以理療、抗發炎止痛藥為主。疼痛緩解後需進行功能復健以逐步恢復肩部的活動範圍。如不治療,冰凍肩也可自癒,但需要較長的時間(一年以上才會康復)。

足底筋膜炎

長時間在硬性地面上行走容易造成此種疾病。因足底韌帶發炎,所以行走時足部會發生疼痛。治療包括休息與使用非類固醇抗發炎止痛藥。

腕道症候羣

腕道是由骨骼及其他軟組織在手腕處形成的閉鎖性管狀結構,內有神經通過。腕道璧發炎時,腕道內壓會升高,導致腕部疼痛和腕道內的神經受到擠壓,進而造成第1到第3指頭處出現刺痛等症狀。治療包括腕關節的休息,局部注射類固醇激素或服用非類固醇抗發炎止痛藥。必要時可以施行腕道切開手術以減低壓力。

滑膜囊炎

滑膜囊是一種位於肌肉與骨骼系統摩擦部位的一種內含液體的囊性組織,它的存在可以緩衝摩擦。一旦受到損傷,其內含的液體會增多。滑膜囊炎的主要症狀是病變部位疼痛、壓痛、紅腫或關節活動受限。滑膜囊炎好發於肩關節,亦可見於其他部位,例如膝關節、趾關節、髖關節或足跟部。治療方法包括將多餘積液抽出,感染時使用抗生素,無感染時減少患部活動,服用非類固醇抗發炎止痛藥等。

腱鞘炎

腱鞘炎可能會發生於全身各處有腱鞘的部位,最常見於踝關節後部的肌腱。腱鞘炎的主要症狀為行走或踮腳站立時局部會發生疼痛。最常見的病因是鞋子不合腳。治療方法包括休息、非類固醇抗發炎止痛藥和局部皮質類固醇注射等。

軟組織風濕症的診斷

一般而言,醫師根據患者的病史、臨牀表現、理學檢查即可作出正確診斷。

軟組織風濕症的治療原則

除了冰凍肩外,軟組織風濕症的治療包括局部休息、物理治療、局部使用外用的非類固醇抗發炎止痛藥膏﹔病情嚴重時可以局部注射皮質類固醇或口服非類固醇抗發炎止痛藥,此類藥物包括傳統的非類固醇抗炎藥和COX-2專一性抑制劑兩大類。

傳統非類固醇抗發炎藥 ( conventional NSAIDs)

有口服、外用和栓劑等劑型。這類藥物可以減輕疼痛和腫脹。長期使用傳統NSAIDs可能誘發胃腸道不良反應,尤其是老年人或曾經有消化道潰瘍病史者。建議有這些腸胃道病史的人宜服用COX-2專一性抑制劑,以增加胃腸道方面的安全性。

COX-2專一性抑制劑

這類藥物具有與傳統NSAIDs相同的療效﹔但是,相較於傳統的NSAIDs,此種新藥在胃腸道的副作用,例如胃潰瘍、胃出血和胃穿孔方面卻相對明顯減少許多。

痛風是什麼

痛風是因血液中尿酸濃度異常增高導致尿酸結晶體形成,最後引起關節劇痛和發炎的一種疾病。尿酸是體內細胞經過正常分解後的產物,通常由腎臟排出體外﹔如果腎功能不良,或身體因為其他因素產生過多的尿酸,血液中的尿酸濃度就會過高進而形成結晶體沈積於關節內或其周圍。痛風最常發生的部位是大拇趾的關節,其他部位依次為腳背、膝、腕、手指和肘關節等。

骨關節炎能治好嗎?骨關節炎平時注意事項 第13張

痛風有哪些症狀

急性痛風發作通常是沒有預兆的,劇痛常在夜間突然發生,疼痛部位會集中且愈來愈嚴重。發作時關節會紅、熱和腫脹、局部皮膚髮亮,觸痛明顯等症狀。大多數痛風會復發,最初只是偶爾在同一關節發作,每次發作約持續數天之後腫痛便自然痊癒;但是,隨着發作次數愈頻密,症狀會持續更久,而發作的關節也會愈來愈多。慢性痛風經常是多個關節同時發作。反覆發作後會造成關節永久性損害,活動受限及關節變形。當病情逐漸加重,結晶還會在軟組織內沈澱,或在皮下形成“痛風石”的腫塊。結晶體若在腎臟沈積就會形成腎結石,進而引起腎臟損壞。

那些人容易發生痛風

痛風常見於男性,通常在中年後發病﹔近年來由於國人的營養愈來愈好,發病年齡有逐漸下降的趨勢。而女性患者經常在停經後發病。有痛風家族病史者得病的機會更高。

痛風的危險因素是什麼

有些疾病會提高痛風發作的機率,包括糖尿病、腎臟疾病和肥胖等。服用某些藥物例如利尿劑(減少身體水分的藥物),手術後、關節損傷後、飲酒、高蛋白飲食、疾病或壓力也會增加痛風發作的次數。

如何診斷痛風

痛風的診斷主要是靠特殊的症狀來確認。檢查血液中尿酸濃度對診斷可能造成誤診,因為中年男性經常有血尿酸濃度過高的現象。診斷痛風最可靠的方法,是發作時在偏光顯微鏡檢查下檢視關節液中是否含有尿酸結晶體,一但發現白血球吞噬結晶體的現象,診斷則是確定無疑。

如何治療痛風

痛風急性發作時,可採取的措施包括減少活動讓疼痛關節休息、局部冷敷、服用醫生建議的抗發炎藥等。當關節炎非常腫脹時可以將關節中過多的關節液抽出來幫助消腫。為了預防再次發作,必須戒吃含高普林的食物,包括:動物內臟,例如肝、腎、腦、腸、某些魚類,例如鯷魚、沙丁魚、蝦和蟹、過多的肉類 (特別是牛肉和羊肉)、過多的豆類、蘑菇、花椰菜 另外一定要多喝水(每天2000-3000 c.c.)、少喝酒 (特別是啤酒和葡萄酒) 。另外減肥也有助於尿酸濃度恢復正常。服用降尿酸的藥物可以預防和緩解痛風的再次發作。

痛風能治癒嗎

痛風不能根治,但可經由以上方法來控制病情,避免痛風再次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