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靚麗少女網>醫療>醫療常識>

女人濕氣重有什麼表現 女人濕氣重怎麼調理

醫療常識 閲讀(1.87W)

大家在生活中應該都聽説過濕氣一詞吧,那麼你瞭解女人濕氣重嗎?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究竟女人濕氣重有什麼表現,以及女人濕氣重怎麼調理?跟着小編我們一起來學習吧。

女人濕氣重有什麼表現

現代的女性由於貪涼,喜歡穿露臍裝或者是露腳踝的褲子以及生活飲食不規律愛熬夜,所以很容易產生濕氣重的體質。濕氣重的女性患者不僅具有四肢倦怠、乏力、頭身困重,還有一些女性特有的表現,濕邪下注,很容易導致女性陰道炎反反覆覆地發作。這類女性通常喜歡吃辛辣、刺激、油膩的食物,從而導致體內的濕邪太重,誘發陰道炎的反覆發作。所以在調理上還需要祛濕、清熱為主。另外濕邪下注會導致女性的月經不調形成崩漏、月經量過少、痛經等等。

女人濕氣重有什麼表現 女人濕氣重怎麼調理

女人濕氣重怎麼調理

1、常吃發酵食物,幫濕重女腸道代謝通暢

長期便祕,體內肯定是有濕氣在侵蝕。大便後總有某些粘在馬桶上,很難衝下去,這也是有濕的一種表現,因為濕氣有黏膩的特徵。日常生活中經常食用的發麪食物、醬油、食醋、豆豉、腐乳、黃酒、啤酒等等都是發酵食物,中醫認為都是養脾胃的。西方營養學家也證實,發酵食物是人類健康飲食結構的有益補充,能幫助人們的腸道代謝更順暢。

2、用祛濕的湯或粥去濕氣來調理

對於濕熱體質人羣來説,去濕氣的粥和湯水是很好的選擇。比如用茯苓、薏米、紅豆、綠豆等煮成的粥,健脾祛濕還養胃。以及,用冬瓜、排骨、蓮子等煮成湯,有清熱利濕的功效。tips:去濕氣的紅豆薏米粥忌加大米,因為大米長在水裏,含有濕氣,這樣就破壞了紅豆薏米粥的功效了。

3、採取運動出汗方式祛濕調理

慢跑或者散步,讓身體適當流汗,能去除身體的晦氣和濕氣。讓機能健康起來,自然就平衡了,運動出汗是很好的去濕氣方式。

4、運用穴位按摩法祛濕調理

我們人體有7個“排濕口”,也叫“排污口”,把濕毒排出去,人就會少生病,不生病,其實這些排污口很好找,他們都“窩”在關節的部位,比如極泉穴、委中穴、承山穴、豐隆穴、天樞穴等,常按這些穴位可有效去除體內濕氣。(想知道具體怎麼穴位按摩去濕氣請參考:濕氣重按摩哪裏)

5.艾葉泡腳祛濕調理

艾葉具有很強的祛寒作用,使用艾葉泡腳能夠有效的促進體內的血液循環,令體內的濕寒之氣排出體外。艾葉能夠疏通我們的十二經絡,調理身體中的陰陽平衡。體內的經絡疏通了,氣血循環自然就變得順暢起來。氣血健康了,體內的寒氣自然而然就會消失了。怎麼做:將一把艾葉放入乾淨的鍋中,然後加入適量的清水,大火燒開之後繼續熬煮十分鐘左右就可以取出。等水自然放涼到可以泡腳的時候就可以了。泡腳的時候一定不能夠得到全身大汗,而是應該在微汗的時候就停止。然後按摩湧泉穴大概一百下就可以睡覺了。

6.偶爾吃點酸的,護肝就是護脾

肝和脾是互生互長的關係,因此養肝就是養脾。因為酸入肝經,只有肝臟健康了,脾胃才會強壯。因此,保護好肝臟也就是從根源上養脾。所以,平時可以適當吃些酸的食物如梅子、檸檬、米醋等等。

女人濕氣重有什麼表現 女人濕氣重怎麼調理 第2張

女人濕氣重造成的原因有什麼

(1)口味過重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吃一些重口味的食物,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脾臟的運化,而脾臟運化失常,將會使得營養消化吸收受到影響,同時也會在極大程度上影響機體新陳代謝,進而使身體出現這樣那樣的不適症狀。

(2)缺乏運動

濕氣重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如果一個人長期不喜歡運動,那麼其機體免疫力就會不斷減弱,同時也會影響身體新陳代謝的速度,會使得毒素、廢舊物、濕氣等堆積在體內,久而久之越是不運動,你就會慢慢發現身體無力、肢體倦怠等。

(3)喜歡吃生冷食物

我們的食物是需要靠脾臟來運化吸收掉的,但是如果我們經常吃一些生冷的食物,那麼可能會影響腸胃消化吸收,不僅會引起腸胃悶脹等不適,同時也會損傷脾胃,因此我們想要身體健康,一定要儘量避免吃生冷寒涼的食物,多吃温性的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等。

女人濕氣重有什麼表現 女人濕氣重怎麼調理 第3張

為什麼有的女性會濕氣重

1、外來濕氣影響

外濕致病,多因患者傷於霧露,或汗出沾衣,或水中作業,或涉水淋雨,或居於潮濕之處而得。發病有由表入裏的轉變規律,因病變部位的不同而症狀各異。淺則傷人皮肉筋脈或流注於關節,深則可入臟腑。如濕鬱肌表,可見惡寒無汗,發熱體酸,頭重如裹,身重而痛等症;濕阻經絡,則見肢體重着痠痛,或經脈拘急或痙攣等症狀;濕着筋骨成為濕痺,又可見肢體關節疼痛重着或腫脹、痛有定處、手足沉重等症狀。

外濕侵襲人體,還常兼有風、寒、暑、熱等其他致病因素或病機特性,臨牀上也常以此作出病因或病性診斷,以為治療依據,如寒濕相兼、風濕相兼、濕熱相兼,或風寒濕三者相兼等。

2、內在濕氣影響

內濕可因外濕侵入人體,影響脾的生理功能而形成,稱為濕困脾土。也可因飲食不當、勞倦思慮等原因損傷脾臟,或因腎陽衰弱引致脾陽不振而形成。因脾主運化,與人體內水液的代謝和輸布密切相關,脾臟虛損,失去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則人體內水液聚而成濕,甚至積而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