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靚麗少女網>養生>食療養生>

吃太燙的食物會怎樣?吃太燙的食物有什麼壞處

食療養生 閲讀(2.8W)

平常吃的食物大多數都是煮熟的,這就免不了吃到很燙的食物了,特別是火鍋之類的,那麼問題來了吃太燙的食物會怎麼樣呢?有什麼壞處呢?下面來為大家詳細介紹下!

吃太燙的食物會怎樣?吃太燙的食物有什麼壞處

吃太燙的食物會怎樣

我們的口腔和食道表面都覆蓋着柔軟的黏膜。正常情況下,口腔和食道的温度多在36.5℃—37.2℃,所以適宜的進食温度是10℃—40℃左右,能耐受的高温也只在50℃—60℃。過燙的食物温度在70—80℃左右,在接觸到這些食物時,嬌嫩的黏膜就會有輕度灼傷。幸好這些部位的血液循環非常豐富,受傷的組織會及時的脱落、增生、修復,所以偶爾一點點的輕傷可以很快恢復。

經常吃燙食的人,口腔、食道黏膜在不斷的熱刺激下,一直重複着上面的修復過程,黏膜也就不停地增生增厚。增厚了的黏膜對熱刺激的反應逐漸降低,可愛吃燙食的人卻一直追求感受到飯食的高温度這件事,如此陷入一個越來越不怕熱、越不怕熱會越要吃燙食的惡性循環。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中,黏膜接受着越來越嚴重的灼傷刺激,就會逐漸引發口腔潰瘍、食道潰瘍和食道炎等問題。

同時,修復次數過多,增生細胞過多,會使細胞發生惡變,食管黏膜上皮的表面就會出現癌腫,隨着癌組織的不斷壯大,癌腫侵佔食道的空間也越來越多,這個時候很多患者都是感到吞嚥困難或有異物感,到醫院檢查才發現已經是食道腫瘤。

另外,由於飲食過燙,為了緩解燙的感覺,大家通常會讓食物在口腔中快速倒幾下,囫圇吞棗地嚥下去。而熱愛燙食的人每頓飯都是如此。這會讓食物在口腔還沒充分咀嚼並與唾液混合,就進胃了,加重了胃的負擔,影響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從而導致胃潰瘍、腸胃炎等疾病。

其實,並不是燙的食物才能使人體温暖,只要吃食物就會增加熱量。據台灣癌症臨牀研究發展基金會的一項報告指出,吃得過冷過熱都會有損腸道和身體機能,平時多吃和體温相近的食物,可以延緩腸胃老化,助人延年益壽。並且過燙的水對人體會損傷牙齒的琺琅質,還會強烈刺激咽喉、消化道和胃黏膜。日常飲食以還是接近體温為宜。

這樣吃飯易得食管癌

1無辣不歡

辣條、辣椒、辣醬很多人都愛吃,但是過於辛辣的食物容易損傷食管上皮,引起上皮細胞變性,從而使黏膜炎症和細胞核酸代謝受影響。所以長期反覆的辛辣刺激,增加了致癌物的敏感性,有可能促使食管發生癌變。

2愛吃燙食

流行病學調查發現,一些地區的食管癌可能是“燙”出來的。比如,我國東南沿海潮汕地區的人們愛喝“功夫茶”,也是趁熱飲用的;而移居到新加坡的福建人後裔,仍有喝熱飲的習慣。這些地區人的食管癌發病率就高於哪些不喝熱茶的地區。

不論是口腔還是胃腸道黏膜上皮,抑或是食道內壁,其正常耐受的温度在40℃-60℃,一旦遭受到50℃-60℃以上的熱刺激,就容易發生損傷,更可能燙傷。長期反覆刺激,人體食管“黏膜屏障”被破壞,會使得水腫的黏膜發生異形性改變、不典型增生,最終導致癌變。

吃太燙的食物會怎樣?吃太燙的食物有什麼壞處 第2張

3愛吃醃製食品

有研究表明,在我國食管癌高發地區,當地人亞硝酸胺的攝入量明顯高於其他地區,亞硝酸胺類化合物,主要存在於醃製品、燒烤、熏製食品、油炸食品、黴變食物、隔夜飯菜等食物中。長期食用亞硝酸胺含量高的食物的人羣,更容易患食管癌。

4喜吃夜宵

有研究顯示,進食到睡眠的間隔時間太短會增加胃酸返流發生的機率。而胃酸返流不僅會帶來“燒心”的不適感覺,而且也會損傷食管。食管黏膜如果長期處於胃酸的刺激下,就有可能產生所謂的“不典型增生”,逐漸發展為癌前病變,進而增加患食道癌的風險

飲食五個宜

宜七分飽:每餐進食量要少,七八分飽即可,忌暴飲暴食。此外,三餐要定時,進食過程中儘量做到細嚼慢嚥,使食物得到充分消化。

宜鮮宜淡:食物一定要新鮮,不吃過期或放置過久的食物。烹飪食物要清淡,不吃油膩、重口味的食物,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宜軟宜緩:選擇的食物要容易消化的,烹飪時要蒸煮熟透,使食物鬆軟易消化,少吃烘焙、燒烤、質硬的食物,以免對胃黏膜造成不良刺激,加重胃腸負擔。進食速度要緩慢,細嚼慢嚥有助消化,不可狼吞虎嚥。

適當的運動:適當的運動有健脾養胃的功效,運動不僅能鍛鍊身體,增強體質,還能增加腸胃的蠕動,促進消化。冬季運動最好選擇輕鬆平緩、活動量不大的項目,如行走、太極、慢跑等。

遠離煙酒:酒精對任何黏膜都會有強烈的刺激,如果飲酒的過程中抽煙,還會將煙草中的致癌物從口腔及咽喉部帶入食道。當酒精刺激黏膜導致充血時,煙草的致癌物質會加劇對黏膜的刺激。因此我們要儘量遠離煙酒,讓食道與胃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