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靚麗少女網>情感>閲讀>

石壕吏為什麼不抓杜甫

閲讀 閲讀(3.13W)

杜甫沒被抓走,主要因為他是官員。

石壕吏為什麼不抓杜甫1

杜甫的“三吏”之一的《石壕吏》,講了一樁發生在唐朝的“抓壯丁”的事件。官吏抓不到男丁,準備拉一位老婦人上戰場。當年杜甫全程圍觀,隨後就寫下了這篇《石壕吏》。

讓人奇怪的是,官員為何寧捉老婦也不捉杜甫?非但如此,當悲劇發生的時候,杜甫也沒有立即設法阻止、救人,而是掏出了“手機”,“拍照”發“朋友圈”,當起了“吃瓜羣眾”,然後又發文控訴官府的黑暗。這又是為什麼呢?

1、《石壕吏》發生的故事背景

唐朝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春天,杜甫從洛陽出發,途經新安、石壕、潼關等地,這首詩就寫在他到石壕村投宿的一個夜晚。前一年安吏之亂剛剛爆發,到處都在打仗。朝廷軍隊失慘重,於是向民間“抓壯丁”。

出事的人家,可能是杜甫投宿那户人的鄰居。因此杜甫眼看着老翁爬牆逃走,留下家中老婦人、孫媳婦和一個奶娃。官吏喝斥老婦人,老婦不得已,表示自己可以從軍當廚娘。

杜甫雖然對老婦人一家的遭遇非常同情,但是不得不説,杜甫當時確實沒有任何理由和權力阻止官吏的行為。因為,這時候並非他寫下《兵車行》的那個時間

唐玄宗初登位時,好大喜功,經常對吐蕃、南詔等周邊國家動武,動不動就向民間徵兵。十五至四十歲的人全部拉上戰場,搞得田園荒蕪,白骨盈野。

石壕吏為什麼不抓杜甫
  

當時那種戰爭,在杜甫看來,完全是可打可不打的。結果非要打,民間的青壯年都打死打殘了,搞到“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而現下的情形又不同了,因為戰爭的主動權已經不是在唐王朝。

安祿山造反以後,唐王朝必須要阻止他。郭子儀的軍隊在與安祿山交戰中損失慘重,缺乏兵源,不得已在河陽一帶強行徵兵,剛好覆蓋到杜甫投宿的石壕村。

沒有國,哪來的家?在這種大環境下,杜甫雖然非常同情老嫗,但是他身為朝廷命官,也不可能公開反對石壕吏合法的徵兵行為。

另外,這裏有一個值得注意的點:雖然石壕吏口氣很兇,一直逼問老翁的下落,但他們並沒有動手傷人,也沒有動手拉老嫗。老嫗從軍是她在受到驚嚇的情況下自己提出來的,不是石壕吏要求的。

杜甫當時的身份,只是一個外地路過石壕的官員,官階不過從七品。

僅從身份上來看,杜甫是沒有權力管這件事的。至於官吏為什麼不拉杜甫去當壯丁,很明顯就是因為杜甫是朝廷命官。他當時正要赴華州上任,身上有官方的文書印信。

杜甫是一個詩人兼官員,他出身世家大族。雖然落魄,但是談吐和氣質都跟普通人大不相同。所以他也不怕人誤會。有時遇到有事情,他還會主動上前打聽。比如在《新安吏》中,他就曾寫到:借問新安吏,縣小更無丁。

2、藝術的真實以及對《石壕吏》的批評

前面我們提到,石壕吏強拉壯丁的行為,是當時朝廷允許的合法行為。但是逼得一個老婦要去上戰場,畢竟不那麼人道。

那麼,杜甫為什麼只圍觀“拍照發朋友圈”,不去勸阻呢?其實,真實的事件中,杜甫未必沒有采取任何行動,他只是沒有事無鉅細地全部寫出來。

詩歌是一門藝術,限於篇幅,它和短篇小説一樣,只能截取生活中的一個小片段。所以杜甫在這首詩中並沒有寫下朝廷“抓壯丁”的前因,只寫了後果。而老嫗第二天啟程前與老翁話別,未必就是真實的場景。

首先,藝術是允許虛構的。所以杜甫筆下的老嫗,都有可能不是他親眼看到的一個人物。不過,沒有親見,也並不等於不存在,它也可以通過合理的推論得出來。

事實上,杜甫寫的老嫗其實並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羣人的代表。所以,我們並不可能從這一首《石壕吏》中,準確地判斷出,杜甫當時到底有沒有勸阻官吏拉老嫗充軍。

關於杜甫的《石壕吏》,最近發現還有人在批判杜甫的立場有問題。因為有的人覺得石壕吏代表朝廷徵兵,是為了抵抗安祿山,保家衞國,杜甫寫詩給他們抹了黑。這種言論,基本是胡説八道。

杜甫創作這一首詩是站在百姓的立場上,同情升斗小民。但是,他的目的是真實地反映動亂年代底層人民的`生活,而並不是捏造事實,抹黑別人。

《石壕吏》全篇中除了“呈現”之外,沒有一句對官吏行為的直接控訴,這一點對比他的《兵車行》就看得出來。

杜甫在《兵車行》中直接批評唐玄宗説:“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在詩中,他對於唐玄宗徵兵導致的惡果也進行了具體的描寫,而《石壕吏》裏並無半句對朝廷的攻擊。

並且在《新安吏》一詩的末尾,杜甫還勸慰當兵的少年説,你們去當的是“王師”的兵,主將愛惜兵丁就像父親對待兒子一樣,送行的家屬也別太傷心了。

石壕吏為什麼不抓杜甫 第2張
  

寫到《潼關吏》的時候,杜甫還下馬去視察了關隘的防禦工事。最後,他還叮囑守關的人員轉告將領們,千萬不要學哥舒翰倉促應戰,最後導致兵敗。

通讀杜甫的“三吏”後,自然明白杜甫對這一次朝廷強徵兵的態度和《兵車行》裏面的態度是完全不同的。杜甫之所以寫《石壕吏》,並非是覺得郭子儀的軍隊不應該強徵兵,而是單純地同情大唐的子民,因為他們不斷地遭受到了戰爭的摧殘。

結語

杜甫沒被抓走,主要因為他是官員。除此之外,關於杜甫為什麼沒有被捉走還有一個説法:當時唐朝的徵兵是按户籍來徵兵,那種制度叫做“府兵制”。杜甫不是本地户口,管理自然不會莫名其妙拉他。

另外,在“府兵制”下,軍户享受了朝廷分給他們的田地,是有義務去服兵役的。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才有人覺得老翁翻牆逃走,是在逃避服兵役,而杜甫不但沒有批評老翁,反過來批評了徵兵的官吏,是故意在抹黑朝廷。

不過,《石壕吏》其實根本沒有批評任何一方的意思。他只是通過白描的手法,陳述了一個悲劇性的現實。

而過去的一些人,錯誤地解讀這一首詩。大家應該明白:並非所有的文章和詩篇都是帶有階級立場的,何況作者還是一千多年前的古人。

石壕吏為什麼不抓杜甫2

猶記得,學生時代學了一篇杜甫的詩文,叫《石壕吏》。即便是時隔多年,仍舊對“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為國嗟歎感動不已。但回顧看,會發現其中有很多細節都是值得深究的,例如,文章開頭最揭示背景的那一句。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初看這篇文,只記得當時非常惱恨差役的兇狠狂怒,非常心疼和憐憫早已年齡老邁的老翁和老婦,深夜不能歇息,還要隨時躲避差役的“徵兵”行為,民不聊生之態盡顯。

石壕吏為什麼不抓杜甫 第3張
  

甚至在今天,很多人閲讀《石壕吏》還頻頻發問:“為什麼到了石壕村,那些石壕吏不抓杜甫呢?因為他是詩人嗎?”

這樣的問題乍一聽,彷彿恍然,對啊,為什麼呢?可是仔細思考後,再來看這個問題,會讓人啼笑皆非。

因為,不管是石壕村,還是唐朝的任何一個角落,官府所謂的“徵兵”,都不是隨隨便便抓人的。和其它制度政策一樣,“徵兵”這件事兒,也有它自己的制度。

1、杜甫眼中的“石壕吏”徵兵

關於“為什麼石壕吏不抓杜甫”這個問題,最顯而易見的原因是,杜甫的身份不一般。夜宿石壕村的時候,杜甫不只是個落魄詩人,他還有另一重身份:朝廷官員。

且不提當時的徵兵制度如何,單論杜甫作為朝廷命官這一層,還是個文官,雖然官兒不大,但怎樣都輪不到他去上場打仗。

夜宿石壕村,其實也是因為杜甫的官場經歷。

公元759年春,杜甫這年已經四十八歲,鬢邊白髮橫生,卻恰逢安史之亂,從原任的左拾遺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

在奔赴貶謫之地的路上,杜甫離開洛陽,風餐露宿,途經石壕,也正是這時候,親眼目睹了底層百姓的生活狀況,深刻見證了哀鴻遍野、民不聊生的真實景象。“徵兵”這件事兒,就是其中一個體現。

石壕吏為什麼不抓杜甫 第4張
  

現代讀起來《石壕吏》,不求甚解的讀者,常常會對裏面的現象產生各種誤解,例如上述的“徵兵”現象。“徵兵”不是像我們琢磨的那樣,大街上見到一個壯年、男丁,差役就興奮了,衝上去把人抓起來去當兵。

實際上的“徵兵”,是每個統轄地點都有明確的徵兵名單,今年輪到誰家、第幾個兒子去當兵,這些都是有明確規定的。

只不過《石壕吏》中,“徵兵”供應量遠遠不足填補打仗的“需求”,所以才會有文中“有吏夜捉人,老翁逾牆走”的現象出現。

同時呢,這時候的徵兵制,已經出現了極大問題,甚至隨着時代變化趨勢,而顯現出衰頹和瓦解的態勢。

2、唐朝的“徵兵”制度

原本的唐朝盛世,徵兵是有着非常明確的制度的。比如唐朝前期,實行的是“府兵制”下的徵兵制,所謂“府兵”,就是從軍府州的成年男丁中徵發,年齡範圍在21以上和60歲以下,而且嚴格按照“壯年男丁優先、幼年和老年次之”的原則。

也就是説,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也不會徵發小孩子和老年人去當兵打仗。

而且,徵兵也是分時間階段的,一般3年或6年進行一次選點。如果是在和平年代、繁盛時期,徵兵訓練也不是一件絕對的“苦差事兒”。

開元五年(公元737年),唐玄宗詔令各個道的節度使,招募自願駐紮鎮地的`壯年男丁,並允許家屬隨軍,而且朝廷給配置田地屋宅,這樣優厚的“待遇”,和平時期勢必會引得很多人欣然前往。

石壕吏為什麼不抓杜甫 第5張
  

但安史之亂期間,戰亂頻增,百姓生命如草芥,尤其在武器並不算髮達的封建社會,戰亂時被徵兵,簡直就是“千里送人頭”。因此,逃兵日益增多的現象會出現,站在今天的角度上,也是可以想象的。

就像杜甫所寫的《石壕吏》中,“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這家原本人口眾多的,但都因為徵兵去打仗,結果命喪戰場,在這樣的背景下,任誰都會打仗產生牴觸,心懷恐懼,對徵兵這件事,也就不願配合。

3、“徵兵制”隨均田制而土崩瓦解

如果深究“府兵制”,會發現它和農業有着緊密聯繫,這還是要追溯到隋朝,楊堅對府兵制進行的改革,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兵農合一”。原本的“府兵制”可以説是職業軍人,但這個理念貫徹開來,徵兵的主力就成了“民兵”。

二者結合得好,府兵制就充分發揮作用,可參考李世民時期,府兵制可謂是協助他管理的“好幫手”。

但凡事都需要辯證法去看待,府兵制既然和均田制有了結合,那就會深受其影響,假如均田制出了意外,結局也必定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到了唐玄宗時期,尤其是安史之亂背景下的後期,土地兼併現象嚴重,導致均田制被破壞,失去了土地的農民也失去了生存的根本,更無力繳納賦税,兵士逃亡的現象也與日俱增。原本的“府兵制”漸漸失去效果,徵兵結束,募兵取而代之。

石壕吏為什麼不抓杜甫 第6張
  

此外,導致均田制瓦解和府兵制崩壞的,不僅是萬惡的戰爭紛亂,更與唐玄宗晚年漸趨衰頹、腐朽的管理統治息息相關。唐玄宗壯年時期是鼎鼎有名的“唐明皇”,但晚年他的功和過,也都悉數體現在了百姓生活面貌之上。

更讓人感受深刻的,是戰爭失人心。哪怕是盛世,一場安史之亂,就足以讓百姓民不聊生,戰爭給帶來最大傷害的,也永遠都是底層百姓。實際上,唐玄宗晚年開始的頹敗與衰落趨勢,從“徵兵”這種細節就能看得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