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靚麗少女網>情感>生活常識>

中國一詞最早出現在什麼時間

生活常識 閲讀(1.4W)

西周初年。

中國一詞最早出現在什麼時間1

1963年陝西寶雞賈村的一個村民在自家後院裏發現了一個被暴雨衝出來的青銅器。他當時打算把這玩意當廢銅爛鐵賣到廢品收購店,好在一個明眼人趕忙聯繫博物館的人來高價將其收走了。

這就是如今收藏於中國寶雞青銅器博物院的青銅器何尊。這個青銅器上有12行122字銘文講述的是周成王繼承周武王遺志營建成周(今洛陽)的故事:

“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於天,曰: 餘其宅茲中國,自茲乂民。嗚呼!爾有雖小子無識,視於公氏,有勛於天,徹命”。

這段銘文中所出現的“宅茲中國”四個字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出現“中國”一詞的考古實物。

在古代的交通條件下人們的地理知識遠沒我們今天這麼豐富,所以古人會很自然地以自己所生活的地區作為世界的中心。

在古希臘人繪製的世界地圖上希臘就處於世界的中心。羅馬帝國時期曾根據與羅馬城的遠近距離把高盧(如今的法國)分為遠高盧、近高盧。

這顯然也體現了一種以羅馬城為世界中心的世界觀。中國古人同樣認為自己身處世界的中心,因此我們的祖先把自己生活的土地叫做“中國”。

其實“中國”這一名稱從古至今曾有過多種含義。如今“中國”一詞既可以指歷史與文化意義上的傳統中國,也可以指現實層面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具體的國家。

古代歷史上的“中國”也曾被用來指代中原地區,有時甚至還可能是被用來指代國都。青銅器何尊上的銘文“宅茲中國”是建國都於國中的意思。

西周初期的“中國”一詞有狹義與廣義之分:狹義的中國指的就是當時的京師,所代表的是政治中心的含義。廣義的中國則是泛指當時的周王朝所統治的區域(尤其是黃河中下游區域)。

位於黃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區是中華文明最初的誕生之地。

在這一地區的東部是浩瀚無垠的大海,西部是一望無際的荒漠和巍峨的青藏高原,北部與草原地帶相接,南部是連綿起伏的羣山。

中國一詞最早出現在什麼時間

由此形成了一個相對極為封閉的地理空間,而周邊東西南北的少數民族都極力往中原靠近,因此也就更加堅定了中國古人把他們所生活的地域當成是世界中央的概念。

據《辭源》記載:“上古時代我國華夏族建國於黃河流域一帶,以為居天下之中,故稱中國,而把周圍我國其他地區稱為四方”。

距今大約4600年前黃帝部落聯合炎帝部落與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戰。

這一戰塑造了以炎黃部族為核心融合羌、夷、苗、黎等氏族部落集團的華夏民族。根據辭海的解釋:華在古漢語中有華美之意、夏則有盛大之意,所謂華夏就是華美盛大的國家。

當時華夏族多在黃河南北建都並不斷擴大活動,故而稱黃河中下游為“中國”,也稱為“中土”、“中華”、“中州”、“中夏”、“中原”等等。

與此同時生活在中國周邊的民族則根據所處的方位分別稱之為東夷、西戎、南蠻、北狄,有時也會出現諸如“北戎”之類的混用説法。

上古時代的華夏民族是以生活在黃河中下游的黃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為核心逐漸同化周邊部族形成的。

我們今天所使用的“中國人民”、“華夏民族”、“炎黃子孫”這些詞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所形成的。

一般來説華夏、炎黃更側重於指代民族概念;“中國”一詞側重於指代地域方位概念。

華夏民族相比周邊其他民族較早掌握了定居農業生產、建造房屋、創造文字和計數方法等諸多文明技藝,因此華夏民族相比其他民族更早從原始社會開始向文明社會過渡。

到了周朝華夏先民已形成了一套家國天下的概念:這時的人稱周天子統治的地盤為天下。

所謂天下是囊括全世界的,是沒有邊際的,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周天子把天下的土地分封給諸侯,諸侯在自已的封地上建立“王國”。

諸侯又把自己的封地分封給自己屬下的卿大夫,卿大夫用諸侯分封的土地來建立“家族”。卿大夫又分封土地給自己屬下的“士”。

士作為最低的統治階層不能再繼續分封了。諸侯建立的是“國”,卿大夫建立的是“家”。這兩者合起來就是“國家”。

由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組成的統治階層構成了周朝的統治基礎。天子、諸侯、卿大夫、士這些大小貴族們都住在城市裏:當時天子和諸侯的都城被稱為“國”,因此生活在都城的人被稱為“國人”。

都城近郊的“鄉”則留給貴族階級中最底層的士居住。處於被統治地位的平民階層則住在城外的廣大農村地區。在當時平民居住的廣大農村地區被稱為“野”,所以生活在城外的平民又被稱為“野人”。

既然天子和諸侯居住的城市被稱為“國”,所以周王室的都城就被稱為“中國”。

周王朝還確立了一種處理與地方諸侯國以及周邊少數民族關係的五服制度。在我們今天“五服”這個詞是用於表示輩分關係的,然而在《周禮》中“五服”這個詞有四種含義。

我們今天所説的“五服”只是這四種含義之一,而在另外三種含義中有一種是和周王朝與地方諸侯國以及周邊少數民族的關係相關的。

周王朝在王畿外圍以五百里為一區劃:由近及遠分為甸服、侯服、綏服(一曰賓服)、要服、荒服,所以合稱五服。這裏的“服”是服事天子之意。

甸服地方的諸侯供給天子祭祀祖父、父親的祭品;侯服地方的諸侯供給天子祭祀高、曾祖的祭品;

賓服地方的諸侯供給天子祭祀遠祖的祭品;要服地方的諸侯供給天子祭神的祭品;荒服地方的諸侯則要朝見天子。

由此可見“中國”一詞在周朝狹義上就是指京城,周邊的甸服、侯服、賓服、要服、荒服等地都要服從京城的天子領導。

《詩經·大雅·民勞》記載:“民也勞止,汔河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這裏的“惠此中國,以綏四方”指的就是國都王畿綏服四方的意思。

與此形成對比的是《論語集解》中的“諸夏,中國也”。這裏的“中國”一詞不是單純指代國都,而是泛指華夏諸侯列國。

當時廣義上的“中國”是指周天子統治下的所有諸侯的土地,而那些不服周王朝管束的莽荒之地則被稱為四方蠻夷。

這一時期廣義上的中國向北延伸到了如今的遼寧喀左、朝陽一帶,西面延伸到了渭河上游,東面延伸到了山東半島,南面延伸到了長江下游和太湖流域。

不過有時周天子冊封的一些諸侯國也會因為一些原因被其他諸侯國排斥在“中國”體系之外。

《史記》就曾記載:“秦僻在雍州,不與中國諸侯之會盟,夷翟遇之”。事實上當時中原諸侯在會盟時一般都不邀請秦、楚等國,只把秦、楚當成是西戎、南蠻對待。

毫無疑問昔日秦國、楚國的土地如今都是中國領土,昔日的秦文化、楚文化也已是華夏文明的一部分,然而當時其他諸侯國的'確是把秦、楚當成蠻夷的。

楚人是中華人文鼻祖黃帝之孫顓頊的後裔,秦人是輔佐大禹治水的伯益後裔。按説楚人、秦人都是根正苗紅的華夏子孫,然而偏居一隅的地理位置導致秦、楚兩國長期與西戎、南蠻部族雜居。

因此當時的其他諸侯國並不將秦、楚接納在“中國”體系之內。這説明中華民族的心理認同並不是奉行唯血統論,而是以文化認同作為民族凝聚源泉的。

因此就有了中國古人所謂“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中國入夷狄則夷狄之”這樣的説法。這就是一種以文化為本位的華夷之辨:認同華夏文化的就是華夏,不認同華夏文化的便是蠻夷。

周朝的中國還是一個基於分封制的部族型國家,到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將華夏大地締造成了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帝國。

秦始皇還在這一基礎之上南征百越、北伐匈奴。秦王朝全盛時期的疆域東起遼東、西抵高原、南據嶺南、北達陰山,東北一直延伸到如今朝鮮半島的清川江流域,往南一直延伸到如今的越南北部。

面積達340萬平方公里左右。秦王朝所統治的這片土地在當時都可以被稱之為“中國”。司馬遷在《史記》中稱:“秦遂以其兵滅六國,並中國”。

《史記 東越列傳》雲:“東甌請舉國徒中國”。這裏的“中國”就是廣義上的中國。三國時期曹魏、蜀漢、孫吳三國並立時曹魏自稱中國,而其他兩國均未這樣説過自己。

諸葛亮就曾對孫權説過:“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這裏的中國指的是位於黃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區(狹義的中國),所以佔據這一地區的曹魏就自稱“中國”。

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中國的具體含義都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指王朝統治所達的區域,狹義就是指中原地區。

秦漢以降直至隋唐中央王朝所管轄的區域是儘管不斷變化的,但大體的趨勢是不斷外擴的。隨着中原王朝的開疆拓土也就使“中國”這個概念在地理上的外延猶如攤大餅一樣擴張着。

在秦始皇南征百越之前如今的嶺南地區就不屬於“中國”的範疇,然後從秦始皇南征之後起嶺南就已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

同樣漢代西域都護府的設置也標誌着新疆從此成為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隨着中華文明的擴散使東北、西藏、台灣等邊疆地區都被納入到了“中國”的範疇之內。

1995年10月中日“尼雅遺址”學術考察隊成員在新疆和田地區民豐縣尼雅遺址一處古墓中發現一片漢代織錦。

這片織錦呈圓角長方形,長18.5釐米、寬12.5釐米,上書“五星出東方利中國”8個隸書漢字。

這裏的“中國”一詞顯然不是指狹義的都城,而是對整個國家的統稱。

秦始皇構建的大一統帝國打破了周王朝基於血緣、功勛執行的分封制度,然而周天子為“天下共主”的這種政治意識卻被後世王朝繼承了下來,只不過後世所謂的天子已不再是周天子。

秦漢以後中原王朝效仿周朝的五服制度與周邊小國形成了以中原王朝為核心的宗藩朝貢體系。

在這一體系下中國皇帝是受命於天而治理天下的天子,周邊國家的君主只能稱王而不能稱皇稱帝。

中原王朝的這種“中國本位意識”也對周邊少數民族以及漢字文化圈的朝鮮、日本、越南等國產生了影響。

所以歷史上朝鮮、日本、越南等國以及中國歷史上契丹人、女真人、党項人建立的政權有時也自稱“中國”、“中華”。

北宋時期稱雄於北方草原的遼國統治者就曾説過:“吾修文物,彬彬不異於中華”。13世紀後期蒙古侵入越南時越南陳朝抗蒙將領陳國峻也曾在檄文中寫道:

“汝等坐視主辱,曾不為憂;身嘗國恥,曾不為愧。為中國之將,侍立夷酋,而無忿心!”

在漫長的古代歷史歲月中“中國”一詞儘管長期被用來指代中原王朝統治的疆域。

然而“中國”一詞在古代始終沒被當成正式的國名使用。歷代王朝儘管都承襲了“中國”的叫法,然而每次改朝換代都會重新確立國號。

明朝時的中國人在與來華的利瑪竇等傳教士的交流中就是自稱大明朝人(一般不會自稱是中國人)。

在此之前的歷朝歷代也都是用朝代名作為國名。康熙二十八年(1689)清朝與沙俄簽訂的《尼布楚條約》中清朝的首席代表索額圖自稱:“中國大聖皇帝欽差分界大臣議政大臣領侍衞內大臣”。

這是國際條約上第一次出現“中國”的稱號。

然而直到近代的1907年日本早稻田大學的中國留學生在入學時填寫的國籍仍出現了清國、大清、中國、中華、華夏、中夏等多種稱謂,還有25箇中國留學生居然不知道該如何填寫本國的國名。

不知道怎麼填寫自己國家的國名這種事如果發生在我們今天是很荒唐可笑的,可這種事發生在當年其實並沒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

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國家的名字其實更多是別人用來稱呼自己的。在古代中外交流相對較少時確實沒規範統一國名稱呼的必要。

古代的中國人在與早期來華的馬可·波羅、利瑪竇等外國人的交流有時用朝代名作為國名自稱,有時則稱自己的國家為中國、中華、華夏、中夏、中原、中土等等。

中國一詞最早出現在什麼時間 第2張

那時中國人對自己國家的名字稱呼不同,那時外國人對中國的稱呼也是各有各的:古希臘、古羅馬稱中國為賽里斯;中亞民族稱中國為桃花石;

古波斯人稱中國為秦那斯坦;古印度人稱中國為震旦;俄語、阿拉伯語中則稱中國為契丹。 辛亥革命後漢、滿、蒙、回、藏各族秉承“五族大同”、“五族共和”的思想創建中華民國。

從此“中國”開始被正式作為國名使用。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然而“中國”名稱的統一規範卻是隨着近代中外交流加深而實現的。

在近代以前“中國”這一名稱儘管一直存在,但始終沒能成為統一規範的正式國名。1949年古老的中國終於迎來了新生:

在這一年誕生的新中國是中國土地上56個民族的人民共同組成的國家,是具有政治、文化、地域等豐富內容的正式的國家稱謂。

更是代表了具有5000年輝煌歷史、數百萬平方公里遼闊疆域、十多億炎黃子孫的華夏民族統一的命運共同體。

中國一詞最早出現在什麼時間2

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出現在什麼時候

在河南舞陽賈湖遺址發現了距今8000年左右的卦象符號,在安徽蚌埠雙墩遺址發現了距今7000年左右的卦象符號,均一度被認為是中國最早的文字。

世界公認最早的文字系統是楔形文字。多數專家認為上述三類卦象符號是有意識刻畫的,不是系統性的文字,只是“刻劃記事的符號”,因而不能確證為中國早期文字。

《倉頡傳説》是古老的中國民間傳説故事。倉頡造字的故事出於炎黃時代,距今已有五千年曆史。傳説上古時期,黃帝南巡到洛水之濱,陽虛山下。

倉頡因記事記史需要,日思夜想,創造文字,仰觀日月星辰,天際變幻,俯察鳥跡山川地理。

倉頡受到啟示,一日忽見靈龜負書,在洛水浮現,丹甲青文,宛若字跡,靈感迸發,於是創造了二十八個漢字,從此結束了人類結繩記事的歷史。

中國一詞最早出現在什麼時間 第3張

到了殷商時代出現的甲骨文已經經過前人創造和改良與現代文字有了與現代文字有許多相同之處,可以肯定的是:現代文字是由甲骨文一步步發展而來的。

如果説那個時代的文字並沒有那麼系統並且完善 那麼我們現在得知的文化都是從何而來呢?

人類對於文化信息的保留和流傳方法,除了文字敍述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口述

這個猜測顯然是極有可能的,早在中國古代,文化不普及的情況下,口述一直是人們最重要的.傳達信息的方式。而在人類早期的文明當中,語言顯然發展得比文字更快。

由此可見文字的發展也是從簡單的標記到符號到畫像一部部衍生而來,殷商時期 甲骨文已經可以很系統的表達記錄內容和信息。人類標記文字也選擇過很多場景 比如陶片,樹幹。

再到後來到秦朝的小篆,發展至漢朝才被取名為“漢字”,至唐代楷化為今日所用的手寫字體標準——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