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靚麗少女網>親子>嬰兒>

不會爬的寶寶將來會怎樣 不會爬有什麼危害

嬰兒 閲讀(1.36W)

爬行是寶寶的能力之一, 當家長髮現自己的寶寶會爬行了,會覺得寶寶來到了人生的另一個階段。但是也有的寶寶是不會爬行的,不會爬行對寶寶的發育有什麼影響嗎?今天就來告訴大家。

寶寶幾個月會爬

大多數寶寶在6~10個月之間學會爬行。不過,這個時期,你的寶寶也許還會採用其他活動方式,比如:蹭着屁股挪動(一隻手撐在身體後面,一隻腳放在身體前面,屁股蹭地四處挪)、腹部貼地匍匐前進或翻身滾動。也有些寶寶會完全跳過學習爬行的階段,直接學習扶着東西站起來、站立和行走。

到了七八個月時,寶寶就會爬了。在真正會爬時,寶寶是用手和膝蓋爬行,頭頸抬起,胸腹部離開牀面。

爬對寶寶來説是一項非常有益的動作,既能鍛鍊寶寶全身肌肉的力量和協調能力,又能增強小腦的平衡感,對寶寶日後學習語言和閲讀有良好的影響,因此,爸爸媽媽一定要幫助寶寶完成爬行動作。

不會爬的寶寶將來會怎樣 不會爬有什麼危害

寶寶學爬之後的安全提醒

當寶寶到了爬行的階段,容易碰到的危險地方或物品更多樣化了,父母必須注意以下幾個容易發生意外的地方。

1、地板:水泥、磨石子、瓷磚等所鋪設的地板,對學習爬行的寶寶來説,都容易因一不小心跌倒,而造成無可彌補的遺憾。為避免發生危險,可在硬地板上面鋪設軟墊,不過注意要使用厚度較高的軟墊才能發揮功用,並且避免買有很多小花紋的軟墊,以防寶寶將小花紋摳起來吃。

2、桌角、櫃子角:尖鋭的桌角或者是櫃子角,對家有學爬的寶寶來説簡直就是個“危險地帶”,其改善的方式為,最好一律將所有的桌角或櫃子角套上護墊,就算寶寶不慎撞到,也能將傷害降到最抵。

3、電插座:寶寶在到處爬行的過程中,可能會爬到插座附近,如不小心留意將有觸電的危險,父母可使用電插座的防護蓋,在未使用的插座上加裝此裝置或是使用安全插座。

4、預防跌落。

不會爬的寶寶將來會怎樣 不會爬有什麼危害 第2張
不會爬的寶寶將來會怎樣 不會爬有什麼危害 第3張

不要把寶寶單獨留在牀、沙發、嬰兒搖椅、餐椅、尿布台,或其他任何他可能從上面摔下來的地方。

在窗户、露台和門廊上安裝護欄、擋板和安全防護網。

如果使用百葉窗,選擇帶卡扣的拉繩。

複式結構的房子要在樓梯上下兩頭安裝防護門。

如果欄杆的寬度超過10釐米,要用塑料的園藝圍欄、有機玻璃(塑料),或其他東西堵上。

在商場時,使用購物車上的安全帶(或者你自己帶一根)。

寶寶不會爬有3大隱憂

正常情況下,八九個月的寶寶就會開始爬行了,可越來越多家長髮現,自己的孩子卻遲遲不會爬,有的甚至會站會走了也不會爬。這是發育超前還是有運動發育障礙?麥堅凝表示,孩子到時間不爬可能存在腦損傷、腦發育遲緩、撫養方式不當三大原因。

若是腦損傷或運動神經損傷所致,則以後極可能出現運動能力障礙,像腦癱,即使早期治療也不可能達到正常人一樣的動作技能。但這種情況的發生概率很低。

不會爬的寶寶將來會怎樣 不會爬有什麼危害 第4張
不會爬的寶寶將來會怎樣 不會爬有什麼危害 第5張

還有部分孩子是某種原因導致腦發育一過性遲緩所致,主要表現為動作發育慢,如8個月時會坐,但動作笨拙,一直不會爬,或爬行動作笨拙。這其中有部分孩子今後可能會出現運動協調障礙,但大多數孩子如接受早期訓練治療,隨着年齡增長能達到正常水平。

撫養方式不當則是人為造成的原因。如孩子從小缺少動作鍛練,平常總被抱着、揹着或經常不適當地使用學步車;軀幹和手腳主動活動少,在抱着、揹着時,孩子總會腰背後仰,頭常往一側偏,而支持脊柱的肌肉也缺乏鍛練,從而易導致爬、走、跑等動作落後、笨拙,姿勢轉換困難等,這些孩子還易發生頭暈、頭疼等問題。對這種原因,只要父母及早重視訓練寶寶的動作技能,是不會出現動作協調問題的。

當孩子到了十、十一個月還不會爬,父母需要警惕寶寶是不是有運動協調障礙問題。、

不會爬有什麼危害

爬行主要是身體的協調性與靈活性。動作發展和智力發育是沒有區別的,但是寶寶經過爬行,會對未來的平衡感以及手眼腳協調能力、粗細動作發展等都大有好處。雖然沒有數據表明經歷過爬的孩子一定比沒有經歷過的孩子聰明,但爬能促進寶寶腦部發育已被醫學界公認。爬行訓練可以加強前庭與感覺系統的統合,使身體感覺靈活,促進腦的發育。促進認知能力的發展,有利於思維和記憶的訓練。爬行也是一種綜合性的強身健體活動,並且為寶寶的站立和行走打下基礎。

在動作發展的評估中,孩子跳過爬而直接走,其動作發展也沒有問題。只是寶寶經過爬行,對未來的平衡感以及手眼協調能力、粗細動作發展等,都很有助益。

傳統上,“七坐八爬”代表的是嬰幼兒發展的指標,也因此往往被祖父母或父母親,用來衡量小孩是否表現“正常”。嬰幼兒藉動作刺激腦部成長初生嬰兒大腦內數十億的神經細胞多數尚未髓鞘化;在經過刺激下,神經細胞得以快速髓鞘化,此時腦的重量快速增加,建立起腦細胞間的快速聯結通路,此神經網絡的建立,是日後高功能認知學習的第一步。因此要評估腦功能的發展,可藉由嬰幼兒表現出來的心智動作是否符合相對應年紀的發展里程碑:例如,一至兩個月的嬰幼兒發展出社會性的微笑;三至四個月的幼兒開始用雙手來探索世界,頸部的控制更趨成熟;六個月大的幼兒開始學習坐;八到十個月大的幼兒會爬;而一歲的小孩則是會走。

不會爬的寶寶將來會怎樣 不會爬有什麼危害 第6張

爬不爬沒有關係?然而,在動作發展的評估中,“會爬”,並不是必要的過程;學“爬”的目的是為了之後能站、能走。有些小孩可能跳過“爬”的階段而直接學站學走,甚至往往較同儕更早學會走路,這就是在發展里程碑的個別差異。就醫學的觀點而言,只要寶寶其它心智動作的發展並未落後,爬不爬並沒有關係。況且,如果跳過“爬”的階段而會走,即代表寶寶的動作發展沒問題,因“走”所需的肌肉協調與平衡,和使用的肌肉羣較“爬”複雜。跳過爬、直接走的原因環境限制&父母心疼都市化的影響與生活空間的限制、父母親的心態問題等,都是造成寶寶不爬的原因。家裏空間狹小,寶寶只能在牀上活動;而父母過度疼愛寶寶,常常抱着將寶寶,或者不忍寶寶哭泣,將玩具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以及擔心地板太髒,而不願讓寶寶在地面活動,這些都會剝奪寶寶學爬的機會。父母可以佈置適合寶寶爬行的空間:用塑料軟墊或巧拼地板,準備色彩鮮豔的玩具。同時注意安全:桌角最好是圓形或貼上護襯,插座使用插頭蓋,除去所有危險物品,包括剪刀、小彈珠、筷子、銅板等;另外,可以選擇認同“爬”的重要性的保母,或由鄉下的祖父母來帶,可能都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讓寶寶自己想移動身體學會“爬”的重大意義即是寶寶能隨自己的意志移動身體。就學習的動機而言,如果將吸引寶寶的玩具放在身邊,想學爬的意願可能會降低,因此可以將玩具放在離寶寶身邊有一定距離的地方,誘發動機。而學步車可使寶寶自由移動身體,自然也會降低學“爬”的意願。要注意的是,學習必須在符合寶寶所能負擔的範圍之內,過度強調訓練反會使寶寶抗拒,相反地,由匍匐前進到開始以四肢撐着趴在地上,前後搖動的過程中,寶寶可能會啪噠一下小臉着地,但他們並不會哭起來,由於意念支撐反而會忘了痛楚。當寶寶可以拖曳而行(肚子貼地)拿到玩具時,也應適時地予寶寶稱讚、鼓勵。親子互動也有助於“爬行”的學習,父母與寶寶在地板上玩耍,讓寶寶的視線在同一平面上,可以見到摯愛的父母。評估有否生理髮展問題父母應諮詢兒科醫師知道寶寶基本的發展表。如果寶寶仍不會坐或試圖移動時完全靠手,則必須考慮是否有神經系統方面的疾病或肌肉無力症,家長應帶寶寶到健兒門診做初步的評估。

寶寶會爬有哪些益處?“爬行”是複雜的運動發展過程,首先必須撐起頭、胸,再來是繞圈而轉、腹部貼地的拖曳而行、規律地搖動手與膝蓋到匍匐前進,以至最後熟練地交替使用手與膝蓋來爬行。訓練肌力,促進粗細動作發展粗動作(如翻身、坐、站、走)以及精細動作(如手指拿物)的完成,需要運用到不同的肌肉羣。爬行可以強化軀幹及相關肌肉,並且運用手眼協調,促進粗細動作技巧,將來有助書寫、閲讀和運動技能。增加手眼協調,培養距離感爬行必須統合感官訊息和手眼腳配合,才能瞭解周遭環境和前進。這些刺激可發展幼兒的空間概念及距離感。幼兒也藉爬行知道身處何處,以及如何避開障礙物,有助抽象概念的形成,將來有益數理學習。幼兒眼睛到地板的距離,以及眼睛到手和目標物的距離,約等於將來閲讀時眼睛到書本、眼睛到黑板和書本的距離,這種距離感的養成可奠定將來課堂學習的基石。強化平衡感爬行可刺激內耳或前庭系統,有助維持平衡感,而手眼協調也有相同作用。除此之外,爬行會刺激左右腦均衡發展、理解與記憶並進。累積生活經驗、學習成長藉由“爬”的過程,幼兒學習探索周遭環境,並學習避開障礙物。這些學習經驗將化為好奇,並且勇於探險,而且培養未來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及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