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靚麗少女網>情感>閲讀>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原文翻譯

閲讀 閲讀(2.81W)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原文翻譯,這篇文章是戰國時期思想家孟子所作議論文,列舉了六位經過貧困、挫折的磨鍊而終於擔當大任的人的事例,那麼下面來學習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原文翻譯。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原文翻譯1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翻譯為:

處在憂慮禍患中可以使人或國家生存,處在安逸享樂中可以使人或國家消亡。這句話出自孟子著作《孟子·告子下》中一則短文《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原文: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説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原文翻譯
  

譯文:

舜從田野耕作之中被任用,傅説從築牆的勞作之中被任用,膠鬲從販魚賣鹽中被任用,管夷吾被從獄官手裏救出來並受到任用,孫叔敖從海濱隱居的.地方被任用,百里奚被從奴隸市場裏贖買回來並被任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臨在這個人,一定先要先使他心意苦惱,使他筋骨勞累,使他忍飢挨餓,使他受盡貧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情顛倒錯亂,用來使他的內心受到震撼,使他性情堅韌起來,增加他原來所不具備的能力。

人常常會犯錯誤,這樣之後才能改正;內心困惑,思慮阻塞,才能知道有所作為;別人憤怒表現在臉上,怨恨吐露在言語中,才被人所知曉。在國內如果沒有堅守法度的大臣,以及足以輔佐君王的賢士,在國外沒有與之匹敵的鄰國或是來自外國的禍患,國家常常會走向滅亡。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原文翻譯2

荊軻刺秦王翻譯及原文(高一荊軻刺秦王原文及翻譯)

“荊軻刺秦王”是戰國末年的著名歷史事件,司馬遷的《史記·刺客列傳》詳細記載了“荊軻刺秦王”的整個過程,在網絡時代更是誕生諸如“秦王走位”之類的名梗。復原“荊軻刺秦王”的記載就是一部好電影,可惜大部分影視劇做不到。

不過“荊軻刺秦王”發生於秦始皇二十年(前227年),司馬遷生於漢景帝中元五年(前145年)或建元六年(前135年)。而《史記》是在太初元年(前104年)至徵和三年(前90年)完成的,距離“荊軻刺秦王”的發生已經一百多年了。

在造紙術尚未取得革命性突破的戰國末年到漢武帝時期,史料特別是原始檔案的記載往往是惜墨如金的,“荊軻刺秦王”的最初記載應該只是寥寥數語而已。既然如此,司馬遷的《史記》為什麼能將“荊軻刺秦王”記載得如此詳細呢?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原文翻譯 第2張
  

讀過《史記》的“荊軻刺秦王”原文的朋友們應該知道,秦始皇的私人醫生夏無且在“荊軻刺秦王”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正是夏無且用藥囊砸向荊軻,為秦始皇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秦始皇才拔出長劍砍倒了荊軻,從死亡邊緣逃了回來。

正因如此,秦始皇在“荊軻刺秦王”後説:“無且愛我,乃以藥囊提荊軻也”並賞賜夏無且黃金二百鎰。但可惜的是,“荊軻刺秦王”也是夏無且在史書中留下的唯一記載,這位救了秦始皇的醫生的生卒年和其他事蹟至今都是一無所知的.。

然而司馬遷在《史記·刺客列傳》中寫道:“始公孫季功、董生與夏無且遊,具知其事”,公孫季功就是漢武帝的丞相公孫弘,董生就是董仲舒。由此可知,夏無且應該活到了西漢初年,以至於能與漢武帝時期的公孫弘、董仲舒交往。

作為“荊軻刺秦王”的親歷者,夏無且將此事件的細節告訴了公孫弘和董仲舒。司馬遷年輕時也曾經與公孫弘、董仲舒交往,進而得知了“荊軻刺秦王”的細節。另外,《史記》的很多秦朝宮廷祕聞的原始材料很可能都來自於夏無且。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原文翻譯3

每天一篇經典國學|詩經《相鼠》:

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10]

相鼠有齒,人而無止。人而無止,不死何俟?[11]

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胡不遄死?[12]

白話譯文:

看那老鼠還有皮,做人怎能沒威儀。

做人如果沒威儀,不如早早就死去。

看那老鼠還有齒,做人行為沒節制。

做人如果沒節制,還等什麼不去死?

看那老鼠還有體,做人反而不守禮。

做人如果不守禮,趕快去死別遲疑。

註釋:

[10] 相—看。儀—威儀。

[11] 止—停止,這裏指節制。俟(sì)—同“竢”,等待。

[12] 體—整個身體,不是單單指肢體。胡—何,為什麼。遄(chuán)—迅速。

賞析:

關於此詩主旨,《魯詩》認為是妻子規勸丈夫的,班固《白虎通義·諫諍篇》亦認為“此妻諫夫之詩也”,後來的何楷、魏源、陳延傑諸家也闡發了這一觀點。

但是這對夫妻的姓名,具體發生了什麼事情,由於年代久遠、文獻失傳,已經不可考了。

不過也有人懷疑:既然是妻子勸諫丈夫的,詩中怎麼會有批評丈夫不守禮節不如去死的説法呢?妻子怎麼會詛咒丈夫?

也許是因為丈夫做了很多不合乎禮儀的事情,妻子屢次勸諫,丈夫也不能改正。

妻子在詩中用了激烈的詞語,一方面是因為她愛自己的丈夫,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在古代,妻子沒有獨立的經濟地位,她和丈夫榮辱一體,夫榮則妻榮,夫辱則妻辱。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原文翻譯 第3張
  

所以妻子這樣激烈地罵自己的'丈夫,是出於一種深切的關心和憂慮。

身為妻子,説自己的丈夫,如果不遵守禮儀,不死活着做什麼,正是擔心他因不遵守禮儀釀成大錯而危害身家性命。説他為什麼不快點死,正是擔心他死得早。

關於以老鼠做比喻,也有兩種理解。一是,連老鼠都有皮,人怎麼能無禮儀呢?猶如當今的一句諺語:“人要臉,樹要皮,電線杆子要水泥。”

另一種理解是,看那老鼠長着一張皮,但老鼠穿牆鑽洞,偷盜糧食,無仁義可言,不過是徒具一張皮。人如果不知禮義廉恥,也不過是徒然披着一張人皮的行屍走肉罷了。

另外,《毛詩序》認為此詩主旨是諷刺在位者無禮儀:

“刺無禮也。衞文公能正其君臣,而刺在位,承先君之化,無禮儀也。”

蔣立甫《詩經選注》雲:“《相鼠》一詩就是衞國統治者醜惡行為的總概括,有強烈的現實戰鬥性。”可備一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