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靚麗少女網>情感>學習>

世界第一個人造衞星叫啥

學習 閲讀(2.9W)

世界第一個人造衞星叫啥,斯普特尼克1號衞星即人造地球衞星1號是前蘇聯研製發射的第一顆地球衞星,也是人類研製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衞星,開啟了人類的航天時代。下面來看看世界第一個人造衞星的情況。

世界第一個人造衞星叫啥1

世界第一顆人造衞星叫斯普特尼克一號。這顆衞星是世界上第一顆人類向宇宙發射的人造衞星,是由前蘇聯火箭專家科羅廖夫利用導彈改制而成。整體為鋁製球體,直徑58釐米,重83.6千克,有4根鞭狀天線,內部裝有科學儀器。

斯普特尼克一號,又稱“衞星一號”,俄語原意為“旅行者”,是航天啟蒙時代的產物,開起了人類進入了利用航天器探索外層空間的'新時代。雖然這顆衞星在太空的時候只會劈啪作響,但是它還是標誌着人類的活動疆域已經從陸地、海洋、大氣層擴大到了宇宙空間,從此打開了天門,放眼整個宇宙。

世界第一個人造衞星叫啥span>
  

斯普特尼克一號是在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的拜科努爾航天中心發射升空,升空後發射了3個星期信號,在軌道中度過3個多月,圍繞地區轉了1400多圈,航行6000萬公里,最後墜入大氣層後消失。

儘管斯普特尼克一號是世界上第一顆真正意義上的運載火箭,但是沒有任何的科學意義。3個星期的信號僅為向外發射的“警報”信號,第一個接收到這一信號的接收站是英國國家廣播公司位於Tatsfiled接收站。

正是由於10月4號發射的第一顆人造衞星開闢了人類探索外空的道路以及1964年10月10日外空條約生效,因此每年的10月4日至10日成為“世界空間周”。

世界第一個人造衞星叫啥2

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衞星“斯普特尼克1號”升空飛行。“斯普特尼克1號”(俄語:Спутник-1,又稱“衞星一號”,俄語名原意“旅行者”)由前蘇聯火箭專家科羅廖夫利用導彈改制而成,

由衞星號運載火箭從哈薩克斯坦的拜科努爾發射場發射升空。“斯普特尼克1號”在軌運行了92天,繞地球飛行約1400圈,運轉了六千萬公里,最後於1958年1月4日脱離軌道墜入大氣層燒燬,從此宣告人類航天時代的到來。

這顆球體衞星其貌不揚,它的本體是一隻用鋁合金做成的圓球,直徑為58釐米,重近83.6千克。圓球外面附着4根彈簧鞭狀天線,其中一對長240釐米,另一對長290釐米。儘管3塊銀鋅電池佔據了它自身約60%的重量,且額定功率僅為1瓦,但這些都不妨礙它在發射後的3個星期內以20.005和40.002兆赫的頻率向地球發送無線電波信號。

當“斯普特尼克1號”於哈薩克拜科努爾航天中心發射之時,正值是聯合國所公佈的國際地球觀測年(又譯作國際地球物理年),它以每小時29,000公里的速度脱離地球引力,成為第一個進入外層空間的人造物體,

在外層空間向地球發送無線電波信號,並可由業餘無線電用户所接收。其發送一直持續至1957年10月26日,才因為電池用盡而中斷。1958年初,“斯普特尼克1號”失去動力,脱離其工作軌道並墜入大氣層。

世界第一個人造衞星叫啥 第2張
  

“斯普特尼克1號”升空的意義,在於通過量度其軌道變化,有助研究高空地球大氣層的密度,併為於電離層作無線電波傳遞提供原始的資料。由於衞星填充了壓縮氮,“斯普特尼克1號”亦因此作了第一次人造物體作隕石探測的嘗試,由於高温的隕石穿透了“斯普特尼克1號”的表面,導致其內壓泄漏,此亦為隕石之極端高温提供證據。

“斯普特尼克1號”是航天啟蒙時代的產物,是冷戰時期太空競爭的.標誌。蘇聯當時正在研製一種可以攜帶一枚氫彈打擊美國的導彈,即R-7型彈道導彈。R-7(俄語:Семёрка,北約代號SS-6“警棍”)是世界上第一枚真正意義上的洲際彈道導彈,由蘇聯在冷戰時期開發研製,1959年定型生產並裝備蘇聯戰略火箭軍。

R-7為單級液體燃料單彈頭導彈,由於燃料加註等問題使得其並沒有實際戰鬥能力。導彈工程師、宇航員格奧爾·基格列奇科説,由於未被告知攜帶彈頭的重量,R-7型導彈造得推力極強,"遠強於當時美國擁有的所有導彈"。當時導彈的推力和載荷能力不匹配,卻使導彈成為發射一件物品進入太空的完美載體。

切爾托克説:“斯普特尼克出現背後的關鍵原因是冷戰氣氛和與美國的競爭。” 在彈頭項目遇到阻礙時,科羅廖夫抓住了機會,勸説蘇聯政府允許他發射一顆衞星。蘇聯政府1957年1月批准科羅廖夫的請求。

“斯普特尼克1號”的發射震撼了冷戰時期的整個西方,在美國國內引發了一連串事件,如斯普特尼克危機、華爾街發生小股災,同時亦開始了美、蘇兩國之後持續二十多年的太空競賽,成為冷戰的一個兩強主要競爭點。

世界第一個人造衞星叫啥3

斯普特尼克1號(Sputnik-1)又稱人造地球衞星1號,是前蘇聯研製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衞星,構造其實並不複雜。簡而言之,它是一個直徑0.58m、重83.6kg的金屬球狀物,內含兩個雷達發射器和4條天線,還有多個氣壓氣温調節器。它的用途就是通過向地球發出信號來提示太空中的氣壓和温度變化。

概況

斯普特尼克1號衞星即人造地球衞星1號是前蘇聯研製發射的`第一顆地球衞星,也是人類研製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衞星,開啟了人類的航天時代。該衞星於1957年10月4日由衞星號運載火箭在拜科努爾發射場發射,主要用於獲取高層大氣密度、無線電電離層傳輸等方面測量數據。

該衞星在軌工作了22天,於1958年1月4日再入大氣層燒燬。斯普特尼克1號衞星在軌運行期間還探測到空間微流星體。

世界第一個人造衞星叫啥 第3張
  

主要性能參數

斯普特尼克1號衞星運行軌道位橢圓軌道,高度為215km/947km、軌道傾角65.1°,採用自旋穩定控制方式。該衞星呈球形,直徑0.58m,質量83.6kg,主要由殼體、衞星設備和天線組成。衞星殼體由兩個鋁合金半球殼對接密封而成,內部充有氮氣。

殼體內安裝蓄電池組、無線電發射機等儀器設備。衞星外部裝有4根鞭狀天線,2根長2.4m,2根長2.9m。星載無線電發射機採用20.005MHz和40.002MHz的頻率發送無線電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