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靚麗少女網>養生>心理養生>

教師心理健康的標準有哪些

心理養生 閲讀(1.51W)

教師心理健康的標準有哪些,心理健康是指人具有完整的正常的心理狀態及較高的社會適應能力,心理健康標準是評價人們心理健康水平的標尺,下面我們來具體看看教師心理健康的標準有哪些。

教師心理健康的標準有哪些1

我國的心理學工作者提出了六項教師心理健康的指標:

1、 正確的角色認知。即能恰當地認識自己,並能愉快地接受教師的角色。

2、 具有健康的教育心理環境。即在教育中教師的情緒穩定,心情愉快,反應適度,情緒自控,積極進取。

3、 教育的.獨創性。不人云亦云,能創造性地工作。

4、 抗教育焦慮程度高。能忍受困難與挫折的考驗。

5、 良好的教育人際關係。能正確處理學生、家長、同事與領導的關係。

6、 能適應與改造教育環境。善於接受新事物、新理念,不斷適應改革與發展的教育環境。

教師心理健康的標準有哪些
  

心理健康的標準,包括如下內容:

1、智力正常:包括分佈在智力正態分佈曲線之內者以及能對日常生活做出正常反應的智力超常者。

2、情緒良好:能經常保持愉快、開朗、自信的心情,善於從生活中尋求樂趣,對生活充滿希望。一旦有了負性情緒,能夠及時調整,具有情緒的穩定性。

3、人際和諧:樂於與人交往,既有穩定而廣泛的人際關係,又有知己朋友;在交往中保持獨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

能客觀評價他人,取人之所長補己之短,寬以待人,樂於助人等。

4、適應環境:包括積極的處事態度,與社會廣泛接觸,對社會現狀有較清晰的認識,具有順應社會改革變化的能力,用於改造現實環境,達到自我實現和社會奉獻的協調統一。

5、人格完整:心理健康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健全的人格。包括人格的各個要素不存在缺陷與偏差;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識,不產生自我統一性混亂;

以積極進取的人生觀作為人格的核心,有相對完整的心理特徵等。

心理健康與不健康之間並沒有絕對的界限,而且心理健康是一個動態、開放的過程,心理健康的人在一些特別惡劣的環境中也可能做出一些失常行為。

教師心理健康的標準有哪些2

關於心理健康的標準

我國知名心理學家郭念鋒先生提出了心理健康的10條標準:

一、週期節律性。人的心理活動在形式和效率上都有着自己內在的節律性,比如白天思維清晰,注意力高,適於工作;

晚上能進入睡眠,以便養精蓄鋭,第二天工作。如果一個人每到了晚上就睡不着覺,那表明他的心理活動的固有節律處在紊亂狀態。

二、意識水平。意識水平的高低,往往以注意力水平為客觀指標。如果一個人不能專注於某種工作,不能專注于思考問題,思想經常開小差或者因注意力分散而出現工作上的差錯,就有可能存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了。

三、暗示性。易受暗示性的人,往往容易被周圍環境引起情緒的波動和思維的動搖,有時表現為意志力薄弱。他們的情緒和思維很容易隨環境變化,給精神活動帶來不太穩定的特點。

四、心理活動強度。這是指對於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一種強烈的精神打擊出現在面前,抵抗力低的人往往容易遺留下後患。

可能因為一次精神刺激而導致反應性精神病或癔症,而抵抗力強的人雖有反應但不致病。

五、心理活動耐受力。這是指人的心理對於現實生活中長期反覆地出現的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這種慢性刺激雖不是一次性的強大劇烈,但卻久久不消失,幾乎每日每時都要纏繞着人的`心靈。

教師心理健康的標準有哪些 第2張
  

六、心理康復能力。由於人們各自的認識能力不同,人們各自的經驗不同,從一次打擊中恢復過來所需要的時間也會有所不同,恢復的程度也有差別。這種從創傷刺激中恢復到往常水平的能力,稱為心理康復能力。

七、心理自控力。情緒的強度、情感的表達、思維的方向和過程都是在人的自覺控制下實現的。

當一個人身心十分健康時,他的心理活動會十分自如,情感的表達恰如其分,詞令通暢、儀態大方,既不拘謹也不放肆。

八、自信心。一個人是否有恰當的自信心是精神健康的一種標準。自信心實質上是一種自我認知和思維的分析綜合能力,這種能力可以在生活實踐中逐步提高。

九、社會交往。一個人與社會中其他人的交往,也往往標誌着一個人的精神健康水平。

當一個人嚴重地、毫無理由地與親友斷絕來往,或者變得十分冷漠時,這就構成了精神病症狀,叫做接觸不良。如果過分地進行社會交往,也可能處於一種躁狂狀態。

十、環境適應能力。環境就是人的生存環境,包括工作環境、生活環境、工作性質、人際關係等等。人不僅能適應環境,而且可以通過實踐和認識去改造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