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靚麗少女網>親子>幼兒>

幼兒園數學作用

幼兒 閲讀(2.7W)

可以鍛鍊孩子的邏輯思維和動手能力、為國小數學打好基礎、激發孩子的興趣等。

幼兒園數學作用1

幼兒數學活動,可以鍛鍊孩子的邏輯思維和動手能力,孩子在有趣的數學活動中,學到簡單的數學運算,為國小數學打好基礎。

但是幼兒數學活動也不能過於程序化,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提倡情景式教學,多互動多鼓勵,寓教於樂的同時,激發孩子的興趣。

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的作用有哪些

1、教師要寫自己認為有重要意義的教學經歷或教學故事,即要有選擇性,典型性,不要事無鉅細都羅列進去,要圍繞中心問題進行選擇。並不是説所有的事件都可以成為案例,要善於捕捉教學過程中的“亮點”。

2、應根據以往的經歷撰寫案例,儘量保持案例中資料的真實性,使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可以到案例的主體即學生那是去詢問、調查他們的真實感受。

3、教學案例與其它的教學作品有區別性。

幼兒園數學作用
  

與教學論文相比,教學案例在文體和表達方式上以記錄為目的,以記敍為主,兼有議論和説明;在思維方式上,是一個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通過對生動的教學“故事”的描述,通過對具體的學生、老師心理感受的描述,反思、總結教學的利弊得失。

數學活動對幼兒發展的作用

根據孩子獨有的特性,“教具”便在幼兒數學教育活動中起到不容忽視的作用。和老師所説的知識點相比,教具對孩子的吸引力更大,孩子更願意先接受教具。

所以,教具的選擇將直接影響到幼兒教育的效果,想要把幼兒教育做好,我們必須重視教具在教學活動中的選擇和利用。

幼兒園數學自制玩教具的好處有以下幾點:

1、保障幼兒遊戲的權利

當我們去逛超市的時候,我們總會在兒童玩具區看到一些孩子對玩具愛不釋手的場景。然而,我們很多家長卻限制孩子玩玩具,因為他們覺得孩子整天玩玩具,以後的學習會受影響。

2、推動幼兒的學習與發展

由於兒童年齡的限制,他們還不具備成熟的心智及對事物的分析理解能力

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的意義

俗話説:“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由此可見,學好數學在一個人的一生當中有着重要的意義。今天,我就來和大家談談為啥要學數學。

首先學數學是提高一個人生活能力的需要。在生活中,你需要一定的計算能力,以適應物品交換的需要。如果你沒有一定的計算能力,那麼在商品交換中就可能被人哄騙,吃虧上當。計算能力,是一個人的生活需要,所以我們有必要學習數學。

學數學還可以提高我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而這些能力也是思維發展的需要。在學校開設的課程當中,數學課是一門主課,所佔用的時間和講授的內容都非常多,足見其地位之重要。

從人類的生存和發展角度來看,我們需要改變和利用自然為我所用。在改變自然的過程中,需要具備一定的數學知識和能力,學數學也是為了培養高尖端科技人才的需要。只有從小時候就開始培養,才能在未來造就出一大批優秀科技人才。

總之,學數學既是自己生活的需要,也是思維發展的需要,還是國家和民族生存發展的需要。學好數學不僅會促成自己人生的發展,而且對國家和民族都會有重要貢獻。

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的作用和意義

幼兒園數學遊戲的目的是為了寓教於樂,讓處在數字敏感期的孩子,對枯燥的數學感興趣,讓孩子在玩中學。所以遊戲設計要具備以下幾個要素:

1、生活化,越貼近孩子生活,孩子的接受程度就越高,教學完成質量也越高。

2、簡單化,幼兒園的孩子由於年齡限制,對很多事物的理解還侷限在具象化階段,越簡單具體孩子越容易理解學習。

3、趣味化,觀察孩子的興趣點,引導把握孩子的學習方向,儘量讓遊戲有趣巧妙,調動孩子積極性和主動性。

4、可操作性,遊戲儘量充分利用生活中實物、玩具等,隱含着豐富數學概念和屬性,引導孩子通過主動觀察、探索,發現數學解決數學問題。

何秋光學前數學,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感興趣的主題和遊戲,從具體到抽象,真正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讓每個孩子都愛數學!

幼兒數學教育在幼兒園教學中的作用

1、健康

增強幼兒體質,培養健康生活的態度和行為習慣。

(1)目標

a、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情緒穩定;

b、生活、衞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c、有初步的安全和健康知識,知道關心和保護自己;

d、喜歡參加體育活動。

(2)教育要求

a、建立良好的師生、同伴關係,讓幼兒體驗到幼兒園生活的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賴感;

b、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飲食、睡眠、盥洗、排泄等個人生活衞生習慣和愛護公共衞生的習慣;

c、指導幼兒學習自我服務技能,培養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d、開展以多種有趣的體育活動,特別是户外的、大自然的活動,培養幼兒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並提高其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e、密切結合幼兒的生活和活動進行安全、保健等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f、在走、跑、跳、鑽、爬、攀等各種體育活動中,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

(3)指導要點

a、教師應該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

b、身體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是密切相關的,要高度重視良好人際環境對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c、幼兒不是被動的“被保護者”。教師要尊重幼兒不斷增長的獨立需要,在保育幼兒的同時,幫助他們學習生活自理技能,鍛鍊自我保護能力。4。體育活動要尊重幼兒身體生長髮育的規律和年齡特徵,不進行不適合幼兒的體育活動項目訓練。

2、科學

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發展認識能力

(1)目標

a、有好奇心,能發現周圍環境中有趣的事情;

b、喜歡觀察,樂於動手動腦、發現和解決問題;

c、理解生活中的簡單數學關係,能用簡單的分類、比較、推理等探索事物;

d、願意與同伴共同探究,能用適應的方式表達各自的.發現,並相互交流;

e、喜愛動植物,親近大自然,關心周圍的生活環境。

(2)教育要求

a、引導幼兒接觸自然環境,使之感受自然界的美與奧妙,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認識興趣;

b、結合和利用生活經驗,幫助幼兒認識自然環境,初步瞭解自然與自己生活的關係;

c、引導幼兒注意身邊常見的科學現象,感受科學技術給生活帶來的便利,萌發對科學的興趣;

d、引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和材料開展活動,發現物品和材料的多種特性和功能;

e、為幼兒提供觀察、操作、試驗的機會,支持、鼓勵幼兒動手動腦大膽探索;

f、引導幼兒關注周圍環境中的數、量、形、時間、空間關係,發現生活中的數學;

g、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幫助幼兒理解基本的數學概念,發展思維能力;

h、鼓勵幼兒用多種方式來表現自己的探索過程和結果,表達發現的愉快並與他人交流、分享。

(3)指導要點

a、幼兒的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探究慾望,幫助幼兒學習運用觀察、比較、分析、推論等方法進行探索活動

b、學習科學的過程應該是幼兒主動探索的過程。教師要讓幼兒運用感官、親自動手、動腦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鼓勵幼兒之間的合作,並積極參與幼兒的探索活動。

c、幼兒的科學活動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教師應充分利用幼兒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

3、社會

增強幼兒的自尊、自信,培養幼兒關心、友好的態度和行為,促進幼兒個性健康發展

(1)目標

a、喜歡參加遊戲和各種有益的活動,活動中快樂,自信;

b、樂意與人交往,禮貌、大方,對人友好;

c、知道對錯,能按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行動;

d、樂於接受任務,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

e、愛父母、愛老師、愛同伴、愛家鄉、愛祖國。

(2)教育要求

a、引導幼兒參加遊戲和其他各種活動,體驗和同伴共處的樂趣;

b、加強師生之間、同伴之間的交往,培養幼兒對人親近、友愛的態度,教給必要的交往技能,學會和睦相處;

c、為每個幼兒提供表現自己的長處和獲得成功感的機會,增強自尊心和自信心;

d、提供自由活動的機會,支持幼兒自主地選擇和計劃活動,並鼓勵他們認真努力地完成任務;

e、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動中,幫助幼兒理解行為規則的必要性,學習遵守規則;

f、教育幼兒愛護玩具和其它物品,用完收拾;

g、引導幼兒接觸和認識與自己生活關係密切的不同職業的成人,培養幼兒尊重不同職業人們的勞動;

h、擴展幼兒對社會生活環境的認識,激發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3)指導要點

a、《社會》是一個綜合的學習領域。社會學習往往融合在各種學習活動中,並滲透於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

b、社會學習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尤其是社會態度和社會情感的學習,往往不是教師直接“教”的結果。幼兒主要是通過在實際生活和活動中積累有關的經驗和體驗而學習的。教師要注意通過環境影響、感染幼兒。

c、教師和家長是幼兒社會學習的重要影響源。模仿是幼兒社會學習的重要方式,教師和家長的言行舉止直接、間接地影響幼兒,構成他們學習的“榜樣”。因此成人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為兒童提供良好的榜樣。

d、幼兒的社會性培養需要家、園、社會保持一致、密切配合。

4、語言

提高幼兒語言交往的積極性、發展語言能力

(1)目標

a、喜歡與人談話、交流;

b、注意傾聽並能理解對方的話;

c、能清楚地説出自己想説的事;

d、喜歡聽故事、看圖書。

(2)教育要求

a、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

b、養成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展語言理解能力;

c、鼓勵幼兒用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受,發展語言表達能力;

d、教育幼兒使用禮貌語言與人交往,養成文明交往的習慣;

e、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

f、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符號的興趣;

g、利用圖書和繪畫,引發幼兒對閲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前閲讀和前書寫技能;

h、提供普通話的語言環境,幫助幼兒熟悉、聽懂並學説普通話。少數民族地區還應幫助幼兒學習本民族語言。

(3)指導要點

a、幼兒的語言是通過在生活中積極主動地運用而發展起來的,單靠教師直接的“教”是難以掌握的。教師應充分利用各種機會,引導幼兒積極運用語言進行交往。

b、語言學習具有個別化的特點,教師應重視與幼兒的個別交流和幼兒之間的自由交談。

c、語言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其情感、思維、社會參與水平、交流技能、知識經驗等方面的發展是不可分割地聯繫在一起的,語言教育應當滲透在所有的活動中。

5、藝術

豐富幼兒的情感,培養初步的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和能力

(1)目標

a、能初步感受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

b、喜歡藝術活動,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感受與體驗;

c、樂於與同伴一起娛樂、表演、創作。

(2)教育要求

a、引導幼兒接觸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和感人事件,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和情感體驗;

b、引導幼兒欣賞藝術作品,培養幼兒表現美和創造美的情趣;

c、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大膽地想象,運用不同的藝術形式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體驗;

d、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和廢舊材料製作各種玩具、工藝裝飾。

什麼是幼兒數學教育活動?

幼兒園涉及到的明顯的數學方面的內容有: 1——10數字的認讀、書寫;1——10的分解與組成;物品的點數、一一對應、排序、找規;平面圖形、立體圖形的認識;時間的初步認識;貨幣的初步認識等等。

一節數學教育內容大體上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活動目標:活動目標的制定要以本班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為依據,可分為教育目標、情感目標等;目標的制定要以幼兒情感發展目標為重;

2、活動重難點:活動重難點的確定以活動目標為依託,結合本班大多數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來確定;

3、活動準備:活動準備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

A、經驗(認知、情感等)準備;

B、教具準備;

C、幼兒操作材料準備;

4、活動過程:

活動過程的設計要以目標的制定為依據,由易到難,層層遞進,既考慮到多數幼兒的發展需求,又要顧及到幼兒的個體發展差異;環節的過渡要順暢、自然;

一節成功的活動課是和孩子們一起在輕鬆、快樂的氛圍中收穫、成長;教師的介入不要過多,也就是教師一定要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教師只是活動的引導者、參與者,真正的主人是孩子們,要引導孩子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去。

幼兒園數學作用 第2張
  

幼兒園專門的數學教育活動的價值

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的內容有:

第一、數學與兒童數學概念的早期發展

第二、 幼兒園數學教育的相關理論與實踐

第三、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的設計原理

第四、不同類型和結構化程度的數學教育活動設計

第五、幼兒園各類內容的數學教育活動設計

第六、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的整合與滲透

第七、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

擴展資料:

數概念——幼兒數概念教育的要求:

小班:會手口一致地點數5以內的實物,並能説出總數。

中班:

a、會正確點數10以內的實物,並能説出總數。

b、學習不受物體的大小、形狀和排列形式的影響,正確判斷10以內物體的數量。

c、感知和體驗10以內相鄰兩數的等差關係。

d、認識阿拉伯數字1——10。

幼兒園數學作用2

幼兒數學學習的意義、內容和方法

數學作為研究客觀世界數量關係和空間形式的學科,反映人們對現實世界的思考,與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息息相關。

3-6歲幼兒有必要學習數學嗎,他們應學習什麼樣的數學,如何支持他們學習數學?這些問題的釐清有助於家長了解幼兒數學教育的意義、內容和方法,從而更好地支持幼兒的學習和發展。

1、要不要學習數學

3-6歲幼兒要不要學習數學?答案是肯定的。一方面是因為數學與我們的現實生活緊密聯繫,日常生活中很多問題的解決都需要具備一定的數學知識和能力;另一方面是因為學習數學可以發展幼兒思維,為以後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2、有助於幼兒認識世界

數學與人類生活密切聯繫,它來自於人們生產、生活的需要。如,數概念的產生來源於人們記錄和分配物體數量的需要,圖形概念來源於人們刻畫物體形狀的需要。

數學家華羅庚説,“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

幼兒會在生活中獲得大量與數學有關的感性經驗,也會遇到各種各樣與數學有關的問題。例如,樹葉的形狀有什麼不同?家裏來了幾位客人?我要穿多大的鞋子?這

些積木是不是可以全部放進盒子裏?等等。這些問題的解決都需要幼兒具備一定的數學知識和能力。幼兒數學學習的目的是,學會用數學的眼光進行觀察和感知,用數學思維解決問題,體驗在生活中應用數學的樂趣。

3、有助於幼兒思維的發展

數學來源於生活,但生活經驗並不是數學,數學是對生活經驗的抽象理解。以“基數”為例,幼兒早期就具有對數量感知的先天能力,但這種能力只是對物體數量多少的籠統感知,與數無關。

在此基礎上,幼兒通過學習計數建立起數和物的直接聯繫,即通過計數數出“3只皮球”“3個人”“3朵花”,然後又在計數的過程中不斷地比較、歸納;

進一步建立了“所有數出來是‘3’的物品都可以用‘3’來表示”的理解,這時的數開始脱離具體的事物,不再是“3個人”“3朵花”,而是反映事物數量屬性的“3”。

學會用數來表達數量的多少,需要在頭腦中經歷從現實原型到數概念的重要轉變,這是一個抽象的過程。正因如此,學習運用數學的語言和邏輯去認識世界和解決問題,可以促進幼兒思維發展,為其未來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應該學習什麼樣的數學

在我們身邊,不乏有家長認為教孩子數學就是教孩子數數或數運算,甚至很早就把孩子送到各種培訓班去學國小數學。那麼,究竟什麼樣的數學內容適合幼兒學習呢?

1、學習內容具有廣泛性

幼兒學什麼取決於促進數學思維發展的教育訴求,其背後則是人們對數學本質及其數學思想的認識。

我國學者提出,數學學習應發展的數學思維有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直觀想象、數學運算和數據分析,其中邏輯推理是數學思維的核心。

儘管這些思維的提出是針對中國小的,然而無論哪個階段的數學學習從思維的角度看都具有相同的訴求,所以對幼兒也是適用的。

例如,幼兒在回答“3+5=?”這個問題時,會將3塊積木和5塊積木放到一起,然後重新數一遍,這就是一個建模的過程,是幼兒了不起的成就。

各個國家在幼兒階段數學學習內容的要求上雖然有表述和分類上的差別,但其具體內容差異並不大。

例如,《美國學校數學教育的原則和標準》中確定幼兒早期學習的數學內容有:數與運算、代數、幾何、測量、統計與概率;英國制定的《兒童早期基礎階段課程標準》裏的'數學領域內容包括:數數、計算、幾何、空間與測量;

我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關於數學學習的內容主要有:集合與模式、數與運算、幾何與空間、比較與測量。由此可見,幼兒數學學習的內容應是多方面的,不僅僅是數數和數運算。

幼兒園數學作用 第3張
  

2、學習內容具有基礎性

幼兒是人生髮展的最初階段,學習的數學應是最基礎的,這些基礎的數學內容回答了“數學從哪裏來”這個問題,因而也是最本質的。

例如,幼兒學習測量並不是學習用現成的測量工具進行測量,而是學習用積木、小棍等自然物進行測量;

理解一個量與一個作為標準的同類量進行比較而產生的分割、替換、邏輯相加的過程,進而形成對測量單位、測量單位大小與測量結果之間關係的認識,這些關於測量本質內涵的理解可以為將來學習分數、函數打下基礎。

如果將數學學習形容為建一幢高樓,幼兒學習數學就好比是給高樓的地基打樁,樓的高度和穩固程度取決於樁的質量。

如果家長一味追求數學內容的深度和難度,過早把抽象的數學概念、法則教給孩子,他們只能囫圇吞棗、照貓畫虎,就好比跳過打樁直接蓋樓,對後續的學習有百害而無一利。

需要注意的是,儘管是最基礎的數學內容,也存在內在的邏輯結構,這是由數學知識的特性決定的。

例如,幼兒只有對基數有一定理解之後才可能學習數的組成與分解;只有對圖形有一定認識之後才可能產生對圖形間關係的理解。家長需要根據孩子能力的發展選擇合適的內容。

幼兒園數學作用 第4張
  

3、學習內容具有生活性

家長應為孩子選擇與其生活關聯密切的內容,從現實生活中發現孩子遇到的與數學有關的問題,幫助孩子進行學習。

一方面,幼兒從生活中獲得最初的有關數、量、形、空間、模式等方面的經驗,這些經驗是他們進行數學學習的基礎。只有結合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才能產生有意義的數學學習。

另一方面,只有以現實生活為背景,讓幼兒學習用數學的方法和思維對現實世界進行認知、改造並加以分析、整理和組織,親歷從現實世界到數學抽象的轉換過程,才能真正促進幼兒數學思維的形成和發展。

例如,幼兒在生活中已經積累了關於物體形狀的感知經驗,這時候,家長可以把一些相關形狀的物品拿出來讓孩子比比看,這些形狀哪裏一樣,哪裏不一樣;

也可以將這些物品放在一個袋子裏,讓孩子用手觸摸,説一説摸到了什麼形狀的物品,猜一猜可能是什麼物品;

還可以畫出一些圖形,讓孩子找出和圖形形狀一樣的物品。由於對先前物品有了感知經驗,幼兒能更為有效地在頭腦中建立起物品形狀和圖形的聯繫,逐步形成圖形的概念。

更重要的是,在這些活動中,幼兒需要進行觀察、比較、分析、歸納、概括、推理,經歷從物品的具體形狀感知到圖形的抽象認知的過程,數學思維自然得到了發展。

如何支持幼兒學習數學

幼兒學習數學並不是一個自然發生的過程,需要得到成人的支持。然而,有些家長雖然知道幼兒學習數學很重要,卻不知道具體該如何做,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開展家庭數學活動,幫助幼兒積累學習經驗經驗離不開活動,幼兒的數學學習經驗是在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產生的。

研究表明,家長圍繞數學內容與孩子開展相關的活動,可以有效促進孩子數學能力的發展。幼兒可以在生活中學習數學、在遊戲中學習數學。

例如,擺放餐具可以學習對應和數數;衣物的收納涉及分類、匹配;購物時可以認識貨幣;旅途中可以認識交通工具、地圖;積木遊戲中可以感知積木的形狀、排列規律;躲藏遊戲中可以學習空間方位、空間大小、距離等。

總之,家庭生活內容豐富,家長可以藉助生活活動和遊戲活動隨機開展相應的數學活動。

1、提供操作材料,讓幼兒親身實踐和主動探索

抽象的思維起源於動作,抽象水平的邏輯來自於動作水平邏輯的概括和內化。讓一名3歲的幼兒給4根長短不同的小棍進行排序,往往需要很長時間,因為幼兒頭腦中還沒有形成序列的概念,他需要通過不斷地兩兩比較,才能排出序列。

在不斷嘗試的過程中,幼兒會發現有些嘗試是錯誤的,從而逐漸找到有效的策略,比較的次數也會隨之減少。

到後來,他能找出最長(最短)的小棍依次往下排,這説明他知道了拿出的小棍與前面找出的小棍有序列關係。

而當幼兒理解了這種序列關係後,無論從哪一根小棍開始,都可以準確地進行排列。可見,幼兒的數學學習是一個不斷“做”和“悟”的過程,“做”是“悟”的前提。

家長可以利用杯子、積木、小棍、瓶蓋等常見材料,和孩子一起操作,引導他們體驗數、量、形等方面的內容。

幼兒園數學作用 第5張
  

2、保持同頻思考,提高支持策略的有效性

成人支持策略的有效性決定了家庭數學活動的質量。引導幼兒數學學習的策略有很多,如提問、討論、示範、評價、鼓勵幼兒表達、總結、聯繫經驗等,怎樣使用策略才有效?

在上面提到的認識圖形的案例中,如果只是給孩子一些物品玩,他可以獲得很多方面的經驗,如好看不好看,幹什麼用,硬的還是軟的等;

但當成人提出“它們的形狀相不相同”這個問題時,幼兒的感知就會關注到物品的形狀,進而產生對形狀特徵的比較、分析、歸納。在這裏,成人的提問引發了幼兒的一系列思維活動,使其產生了有關感知形狀的數學意義。

那麼,當孩子不明白的時候怎麼辦呢?家長可以把兩個相同形狀的物體放在一起説:“看,它們是一樣的形狀,都是圓的,你還能找到和它們一樣的嗎?”家長通過示範幫助孩子理解形狀。

可以看出,家長使用策略的有效與否關鍵在於是否能夠和幼兒保持同頻思考,從幼兒的角度看待問題,理解幼兒思考的邏輯,知道幼兒的困難在哪裏,從而選擇恰當的方法啟發和鼓勵幼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