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靚麗少女網>情感>閲讀>

夏至有什麼特點

閲讀 閲讀(3.18W)

夏至有什麼特點,夏至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在夏至的時候也已經進入了夏天,天氣也逐漸變熱了,這是一年中最難熬的暑熱關,多地進入“燒烤模式”。下面分享夏至有什麼特點。

夏至有什麼特點1

夏至節氣天氣特點

1、對流天氣

夏至以後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旺盛,午後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陣雨。這種熱雷雨驟來疾去,降雨範圍小,人們稱“夏雨隔田坎”。唐代詩人劉禹錫,曾巧妙地借喻這種天氣,寫出“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的著名詩句。對流天氣帶來的強降水,不都像詩中描寫的那麼美麗,常常帶來局地災害。

2、暴雨天氣

夏至期間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温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長很快,生理和生態需水均較多。此時的降水對農業產量影響很大,有“夏至雨點值千金”之説。這時長江中下游地區降水一般可滿足作物生長的需求。

多數情況,“夏至”期間,正值長江中下游、江淮流域梅雨,頻頻出現暴雨天氣,容易形成洪澇災害,甚至對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威脅,應注意加強防汛工作。

3、江淮梅雨

夏至時節正是江淮一帶的“梅雨”季節,這時正是江南梅子黃熟期,空氣非常潮濕,冷、暖空氣團在這裏交匯,並形成一道低壓槽,導致陰雨連綿的天氣。在這樣的`天氣下,器物發黴,人體也覺得不舒服,一些蚊蟲繁殖速度很快,一些腸道性的病菌也很容易滋生。這時要注意飲用水的衞生,儘量不吃生冷食物,防止傳染病發生和傳播。

4、高温桑拿

夏至和冬至一樣,都是反映四季更替的節氣。天文學上規定,夏至為北半球夏季的開始。過了夏至,雖然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南移動,北半球白天一天比一天縮短,黑夜一天比一天加長。但由於太陽輻射到地面的熱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發的多,故在以後的一段時間內,氣温將繼續升高,因此有“夏至不過不熱”的説法。從1951年-2006年的資料來看,北方許多城市的歷史極值都出現在夏至後。

夏至有什麼特點
  

夏至節氣有講究

1、忌諱剃頭理髮

據《清嘉錄》記載,“夏至日為交時,日頭時、二時、末時,謂之‘三時’,居人慎起居、禁詛咒、戒剃頭,多所忌諱……”。夏至日忌諱剃頭的習俗來源於清朝時期,據説這天不僅要按時起居,不準撒謊罵人,而且這天如果剃頭理髮則影響人的財運。

2、忌坐門檻

江蘇、浙江等地,夏至日坐門檻,俗信坐門檻就會患疰夏,夏至日氣温比較高,因此最好坐在陰涼的地方。

3、忌有雷雨

農諺曰:“夏至有雷,六月旱;夏至逢雨,三伏熱。”對農民來説,最害怕夏至日這天有雷雨天氣,因為無論是乾旱還是伏熱,都是會影響農作物的收成的。所以,在古時候,人們忌諱夏至日打雷和下雨。

4、夏至忌久卧

由於夏季天氣比較炎熱,很容易使人感到疲乏無力,所以,在夏季有很多老年人便利用卧牀休息來緩解疲勞。傳統醫學注重人體的“精、氣、神”。“氣”是維持生命延續的能源。因此,養氣將有助於提高生命的質量,益壽延年,老人們在夏季適當地躺卧休息或睡眠,可使肢體筋骨管腔竅之氣以及內在臟腑之氣充盈。

夏至有什麼特點2

夏至的風俗

1、祭神祀祖

夏至時值麥收,自古以來有在此時慶祝豐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災年豐。因此,夏至作為節日,納入了古代祭神禮典。《周禮·春官》載:“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為清除荒年、飢餓和死亡。夏至日正是麥收之後,農人既感謝天賜豐收,又祈求獲得“秋報”。夏至前後,有的地方舉辦隆重的“過夏麥”,系古代“夏祭”活動的'遺存。

2、消夏避伏

夏至日,婦女們即互相贈送摺扇、脂粉等什物。《酉陽雜俎·禮異》:“夏至日,進扇及粉脂囊,皆有辭。”“扇”,藉以生風;“粉脂”,以之塗抹,散體熱所生濁氣,防生痱子。在朝廷,“夏至”之後,皇家則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從周代始,歷朝沿用,竟而成為制度。

3、吃麪

自古以來,中國民間就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説法,夏至吃麪是很多地區的重要習俗。因夏至新麥已經登場,所以夏至吃麪也有嘗新的意思。

4、食夏至餅

在古代,夏至之時農家擀麪為薄餅,烤熟,夾以青菜、豆莢、豆腐及肉類等,祭祖後食用,或分贈親友,謂之“夏至餅”。夏至這天,古時還有食麥粽之俗,而且亦將麥粽作為禮物,互相饋贈。

5、吃餛飩

夏至這天,古代有早晨吃麥粥,中午吃餛飩習俗。有諺語説:“夏至餛飩冬至團,四季安康人團圓。”古人吃過餛飩之後,開始為孩童稱體重,希望孩童健康成長,身強力壯。

夏至有什麼特點 第2張
  

6、夏至節

夏至和冬至一樣,屬於中國民間重要的節日,古時稱“夏節”、“夏至節”。清代之前的夏至日曾全國放假,回家與親人團聚暢飲,以避夏日酷暑,名曰歇夏。宋代《文昌雜錄》裏記載:“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

7、夏至稱人

在古代,夏至日稱人,以驗肥瘦,可求吉利,故古時夏至稱人習俗,表達了古人祈求美好的強烈願望。

8、給牛改善伙食

夏至這天,古時還有給牛改善伙食的習俗。古人會在夏至日煮麥仁湯喂牛,據説牛喝了身體壯,能幹活,不流汗。

9、吃補食習俗

農曆夏至後第三個庚日即進入犬天,此時天氣炎熱,人們食慾不振,開始消瘦,即“枯夏”。古時民間便開始偷閒消夏,注意飲食補養,古代官府也停止辦公事。

10、互贈消夏之物

夏至日,古代婦女有互相贈送摺扇、脂粉等什物之習俗。《酉陽雜俎·禮異》載:“夏至日,進扇及粉脂囊,皆有辭。”扇,藉以生風。粉脂以之塗抹,散體熱所生濁氣,防生痱子。這些皆為古代常用消夏之物,古代婦女以此相互贈送,來消暑避伏。

夏至有什麼特點3

立夏和夏至的區別

立夏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孟夏時節的正式開始。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公曆6月21日或22日。

一、立夏和夏至的區別:時間跨度、太陽運行角度不同

1、立夏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孟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為立夏節氣。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每年5月5日或6日迎來立夏。

2、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公曆6月21日或22日。夏至這天,太陽運行至黃經90度(夏至點,目前處在雙子座),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迴歸線,此時,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

夏至有什麼特點 第3張
  

二、立夏和夏至的區別:氣候特徵不同

1、“立夏”前後,我國只有福州到南嶺一線以南地區是真正的“綠樹濃陰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的夏季,而東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區這時則剛剛進入春季,全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温在18~20℃上下。

立夏以後,江南正式進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顯增多,連綿的陰雨不僅導致作物的濕害。立夏前後,華北、西北等地氣温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加上春季多風,蒸發強烈,大氣乾燥和土壤乾旱常嚴重影響農作物的正常生長。

2、夏至以後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旺盛,午後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陣雨。這種熱雷雨驟來疾去,降雨範圍小,多數情況,“夏至”期間,正值長江中下游、江淮流域梅雨,頻頻出現暴雨天氣,容易形成洪澇災害。夏至時節正是江淮一帶的“梅雨”季節,這時正是江南梅子黃熟期,空氣非常潮濕,冷、暖空氣團在這裏交匯,並形成一道低壓槽,導致陰雨連綿的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