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靚麗少女網>情感>閲讀>

梁啟超有幾個妻子

閲讀 閲讀(1.12W)

梁啟超一生共有兩個妻子。

梁啟超有幾個妻子1

大老婆:患難與共

1873年,梁啟超出生於廣東新會茶亢村,祖父、父親都是當地的秀才,以教書為生。

梁啟超對學術的超凡興趣和天賦令父親大喜,他8歲就能寫文章,9歲便可熟背千字文,12歲就當上了秀才。

梁啟超的父親,將期望全部寄託在了梁啟超身上,指望他能光耀門楣。

1889年,16歲的梁啟超到廣州參加考試,他“熔金鑄史”的文筆,深受主考官李端棻的賞識,被稱為“嶺南奇才”。

不僅如此,梁啟超的為人也被李端棻十分看好,於是把自己的堂妹李蕙仙許配給了他。

李蕙仙出身名門官宦大家,是清朝順天府尹李朝儀的女兒,上門提親的人比比皆是。而梁啟超家祖上世代務農,家境一般。

但李蕙仙一看到梁啟超,便知道這是一個值得託付的男人,她更是看重了梁啟超的才華,願意為他“洗手作羹湯”。

“戊戌變法”失敗後,梁啟超舉家遷至澳門逃過了一劫。

為保證家人的安全,梁啟超決定隻身逃亡日本,臨行前,將整個家的`財政大權交到李蕙仙手裏,叮嚀她等自己平安歸來。

梁啟超流亡的十餘年裏,李蕙仙是樑家的唯一支柱。

梁啟超有幾個妻子
  

二老婆:無悔付出

李蕙仙嫁到樑家時,身邊還有一陪嫁丫鬟——王桂荃。

王桂荃的身世悽慘,母親病死後不久,父親也撒手人寰,從小便跟着繼母生活,長大些繼母就把她賣到了李家做丫鬟。

好在王桂荃手腳麻利,頭腦靈活,李蕙仙陪嫁時選她一起去到了樑家。

李蕙仙與梁啟超結婚後,體質每況愈下,生下的大兒子樑思成後,更是自幼體弱多病。

李蕙仙眼瞅着自己身體越來越差,唯恐大兒子樑思成若是養不活,樑家就斷了香火。

過去人們數分注重香火綿延、膝下兒女成全。

所以,李蕙仙決定將自己的陪嫁丫鬟王桂荃,許給梁啟超做二老婆,並安排了二人同房,為樑家續香火。

按理説,王桂荃對於樑家而言,僅是傳宗接代的作用。但梁啟超對於王桂荃,有一種特殊的感情。

王桂荃持家有道,為人勤儉真誠,本就深得樑家上下喜愛;李蕙仙身體抱恙時,全家的生活也都由她主辦操勞,打理得井井有條,從不曾抱怨半點。

在日本流亡時,她是全家第一個學得一口流利東京話的人;因前半生命苦,樑家待她一點好,她都願意萬般回饋。

正是王桂荃的吃苦耐勞和不離不棄的真誠,換來了梁啟超的垂憐。

梁啟超在李蕙仙過世後5年也離開了人世,王桂荃為他生養了6個孩子,並培養得個個都是國家棟梁。

孩子們都稱李蕙仙為“媽”,稱王桂荃為“娘”,可見感情深厚。

梁啟超有幾個妻子2

1、梁啟超先生的祖籍

梁啟超祖籍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熊子鄉茶坑村。

梁氏的先祖為中原南逃的難民。在梁啟超曾祖父之前,梁氏家族世代耕田。

梁啟超祖父名樑維清,字鏡泉,是一位秀才;

父親樑寶瑛,字蓮澗,是個童生,在鄉里教書。

梁啟超祖籍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熊子鄉茶坑村。梁氏的先祖為中原南逃的難民。在梁啟超曾祖父之前,梁氏家族世代耕田。梁啟超祖父名鏡泉,是一位秀才;祖母名黎。

梁啟超有幾個妻子 第2張
  

2、梁啟超説二十四正史是二十四姓的家譜,是哪二十四姓呢?

這不是一個準確的説法,二十四史是《史記》(漢·司馬遷) 《漢書》(漢·班固) 《後漢書》(南朝宋·范曄) 《三國志》(晉·陳壽) 《晉書》(唐·房玄齡等) 《宋書》(南朝梁·沈約) 《南齊書》(南朝梁·蕭子顯) 《梁書》(唐·姚思廉) 《陳書》(唐·姚思廉) 《魏書》(北齊·魏收) 《北齊書》(唐·李百藥)

《周書》(唐·令狐德棻等) 《隋書》(唐·魏徵等) 《南史》(唐·李延壽) 《北史》(唐·李延壽) 《舊唐書》(後晉·劉昫等) 《新唐書》(宋·歐陽修、宋祁) 《舊五代史》(宋·薛居正等) 《新五代史》(宋·歐陽修)

《宋史》(元·脱脱等) 《遼史》(元·脱脱等) 《金史》(元·脱脱等) 《元史》(明·宋濂等) 《明史》(清·張廷玉等)。 但<<史記>>是綜合性的,《三國志》《舊五代史》 《新五代史》又不止一個國家,再如《漢書》《後漢書》又都姓劉,《舊唐書》《新唐書》都姓李,這就沒法説是哪二十四姓了。

梁啟超大概的意思是.它的意譯也可理解為歷史是當權者寫的,只會記載當權者的生平事蹟之類.大多數記載的都是帝王將相的發家史,沒有記載普通人的。比如它不會記載某年某月某個農民種地的事吧。

3、梁啟超的後人現住在那些地方

家庭

梁啟超祖籍廣東省新會縣熊子鄉茶坑村。梁氏的.先祖為中原南逃的難民。在梁啟超曾祖父之前,梁氏家族世代耕田。梁啟超祖父名鏡泉,是一位秀才;祖母名黎。梁啟超的父親名蓮澗,也是一位秀才,在鄉里教書;梁啟超的母親為趙氏。

梁啟超一生有過兩位夫人:李蕙仙和王桂荃。1889年(光緒十五年)年僅十七歲的梁啟超考中了舉人,與主考官李端棻的堂妹李蕙仙訂婚,1891年(光緒十七年)梁啟超十九歲時入京與與長他四歲的李蕙仙成婚。

婚後夫妻二人的感情一直很好。李惠仙與梁啟超結婚時,帶了兩位丫環,其中一位即王桂荃,王桂荃聰明勤快,深得梁氏夫婦喜歡,1903年她成為梁啟超的側室。1924年9月13日,李惠仙因病而逝,梁啟超為此寫下了一篇情文並茂的《祭樑夫人文》。1968年在「」中,王桂荃與孩子們四散分離,最後死在在一間陰暗的小屋裏。

梁啟超共有有9個子女:思順、思成、思永、思忠、思莊、思達、思懿、思寧、思禮,其中思順、思成、思莊為李夫人所生,思永、思忠、思達、思懿、思寧、思禮為王夫人所生。他們中的許多人後來都成為傑出的人才。

樑思順(令嫻)(1893年-1966年),長女。

樑思成(1901年-1972年),長子,著名建築學家,1948年3月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首屆院士(人文組);中國科學院院士;其妻為林徽因。

樑思永(1904年-1954年),次子,著名考古學家,1948年3月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首屆院士(人文組)。

樑思忠(1907年-1932年),三子,曾任國民黨十九路軍炮兵校官,因病早殤。

樑思莊(1908年-1986年),次女,著名圖書館學家。

樑思達(1912年-),四子,長期從事經濟學研究。

樑思懿(1914年-1988年),三女,從事社會活動。

樑思寧(1916年-2006年),四女,投奔新四軍參加中國革命。

樑思禮(1924年-),五子,著名火箭控制系統專家,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在中國呀

居住北京

我想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北京

大部分在中國,好像俄羅斯也有他的後人

4、梁啟超是樑耀樞的後裔嗎

樑耀樞(一八三二至一八八八)是廣東歷史上的三大狀元之一,字冠祺,號斗南,順德杏壇光華村人。清同治十年(一八七一)狀元。

梁啟超祖籍廣東省新會縣熊子鄉,1873年同治十二年 癸酉 正月二十六日(公曆二月二十三日)生於新會茶坑村。。梁氏的先祖為中原南逃的難民。在梁啟超曾祖父之前,梁氏家族世代耕田。梁啟超祖父名鏡泉,是一位秀才;祖母名黎。梁啟超的父親名蓮澗,也是一位秀才,在鄉里教書;梁啟超的母親為趙氏。

一個同治十年生,一個同治十二年狀元,簡介上的梁啟超可沒有什麼家世,應該沒什麼關係。

而且他們雖然都是廣東人,但是家鄉也不一樣。

梁啟超祖籍廣東省新會縣熊子鄉茶坑村。梁氏的先祖為中原南逃的難民。在梁啟超曾祖父之前,梁氏家族世代耕田。梁啟超祖父名鏡泉,是一位秀才;祖母名黎。梁啟超的父親名蓮澗,也是一位秀才,在鄉里教書;梁啟超的母親為趙氏。

再看看別人怎麼説的。

梁啟超有幾個妻子3

梁啟超簡介

梁啟超是中國近代史上傑出的思想家、革命家、史學家、教育家等,是一位學貫中西集大成的學者。

1929年1月19日,梁啟超因病在北京協和醫院逝世,終年56歲。他的死因眾説紛紜,有人説他死於一場醫療事故,有人説有他誤信西醫開刀做手術,使他元氣大傷。

梁啟超於1873年出生在廣東新會的書香家庭,他的祖父及父親是清朝的舉人、秀才,以教書為生,半耕半讀,家境貧寒但在當地有一定的影響力。

梁啟超從小耳濡目染,時常聽祖父樑維清講述古時亡宋、亡明的國難之事,古時英雄的愛國故事,在他幼小的心裏種下愛國的種子。

他自幼聰慧,在祖父的教導之下,梁啟超4歲開始讀書寫字。在良好的家學氛圍之下,他熟讀四書五經,8歲時就能寫文章。

少年的梁啟超,毫不例外遵從長輩們的建議:走上科舉之路,學而優則仕。12歲,赴廣州考中秀才,成為聞名鄉野的“別人家的孩子”。

考中秀才後,梁啟超進入廣州學海堂學習,此時的他不再單純死記硬背一些八股文,甚至有些厭惡。他開始思索古籍的治學方法,並且引經據典。

1889年,梁啟超赴廣州參加鄉試,考中舉人,同時他迎來了他的愛情。主考官李端棻因欣賞他的才華,竟然做媒將他的堂妹李蕙仙許配給梁啟超。

李蕙仙出生於書香官宦世家,是一位大家閨秀,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比梁啟超大4歲。當梁啟超第一眼見到李蕙仙時就被她的才情所吸收,兩人對上眼後,於是訂下婚約。

1890年,梁啟超赴北京參加會試,可是沒考上,在回家的路上,途經上海時在書店裏看到一本書叫《瀛環志略》,開始對西學感興趣。

梁啟超有幾個妻子 第3張
  

經朋友陳大秋介紹,結識了康有為,從此以後,他的命運發生轉折,走上一條探索救國救民的革命道路。

梁啟超對當時的“積極變法”的康有為心生崇拜,並納入他的.門下。在康有為的影響之下,開始積極探索改變清朝落後的局面。

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簽訂不平等的《馬關條約》,不是賠款就是割地。讓各地的知識分子,看到清朝政府的腐敗無能,羣情激憤,有感科舉前途無望。

在康有為、梁啟超的帶動之下,聚集上千名來京趕考的舉人,聯名上書光緒皇帝,要求拒和、變法,史稱“公車上書”。

這是一次民眾集體覺醒,但光緒皇帝有心無力,實權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公車上書”雖然失敗了,但為後面的“戊戌變法”打下基礎。

梁啟超與康有為師徒倆,剛開始致力於維新改良,批判腐朽的封建制度。

在1898年,發動“戊戌變法”,進行差不多100天的轟轟烈烈改革,可是這改革觸動了慈禧太后的“奶酪”,這是為她所不能容忍的。這次變法還是失敗啦!譚嗣同血祭刑場,梁啟超與康有為逃亡到日本。

梁啟超在逃亡的過程中,不斷反省變法失敗的原因,隨之而來,他的思想慢慢發生改變,直到在日本遇到一個人,徹底改變了他對改革的看法。

他認識到“戊戌變法”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固有階級的問題,有一定的侷限性。

梁啟超在日本遇到革命黨領導人孫中山,孫中山認為:欲使國家前進,必須改變社會原有的體制,他想推翻清朝政府。

這一點與日夜思索的梁啟超不謀而合,也是他與康有為分道揚鑣的原因。

康有為仍然打着“保皇派”的口號,到處招搖撞騙,始終愚忠滿清政府,沒有與時俱進、真心拯救國家。名義上是“保皇”,實則是中飽私囊滿足自己的私慾。後來師徒兩人關係一度很僵。

梁啟超流亡日本期間,在橫濱創辦了《清議報》作為宣傳改良的陣地,宣揚支持光緒帝,反對慈禧太后。

但與孫中山的革命黨理念有所不同,孫中山主張積極冒進,而梁啟超則主張宣傳思想改良、温和革命。

毫不例外,梁啟超是失敗的,孫中山推翻了滿清政府,卻被袁世凱竊奪了勝利果實。

此時在外流亡14年的梁啟超,回到中國,就任袁世凱內閣政府司法總務長。

袁世凱就任民國大總統後,本性暴露出來,企圖恢復帝制,想當皇帝。梁啟超憤而辭職,組織進行討袁行動。

1916年,袁世凱在各路軍閥討伐聲中倒台,北洋軍閥混戰開始。梁啟超開始支持段祺瑞,是年,段祺瑞與黎元洪爆發府院之爭,北京火藥味濃重。

保守軍閥張勛借為雙方調解之名,率領其部隊辮子軍進入北京,擁戴年幼的溥儀復辟。

梁啟超的老師康有為,也加入了清室復辟的班子。此時的梁啟超立場明確,與老師在觀點上徹底決裂。

他反對清室復辟,幫助段祺瑞率軍趕走張勛,結束復辟,使得段祺瑞以“再造共和”之資,掌握了北洋政府的大權。

同年7月,孫中山發動護法戰爭,段祺瑞政府倒台,梁啟超也辭職,結束了從政生涯。

遠離官場的梁啟超,開始遊歷歐洲,親身體驗西方文明的利弊,潛心致力於學術研究及教育活動。

晚年的他著書論史,進行史學研究,在各大學進行遊説演講,不斷激勵當時的青年人,像極了人生導師,開啟國人精神洗禮,啟迪國人民智發揮着重用的作用,是“新文化運動”的推動者。

他不僅是一位革命家,還是一位教育家,發表了著名的《少年中國説》。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百年前,梁啟超在東南大學演講時表達出教育的本質:培養健全人格、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懂得感恩,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他的思想無疑是超前的,放到現在也很適用。

在家庭教育方面,梁啟超可以説中國最成功的“爹”,9個子女都是國家棟梁之材,出現“一門三院士、九子皆棟樑”。這源於梁啟超開明的教育理念、因材施教,對孩子們進行諄諄教誨!

晚年的梁啟超由於忘我地寫作,又加之髮妻李蕙仙在1924年因病去世,悲痛欲絕,他的身體健康每況愈下。

在1926年3月的某天,梁啟超突然發現小便尿血,來到北京協和醫院做檢查。經X光照片發現左腎有一點黑斑,懷疑是腫瘤,需手術治療。

梁啟超將信將疑,請來好友肖龍友(著名的中醫專家)複診,進行把脈,發現他的腎臟沒問題,開幾副中藥喝就可以啦!

喝了肖龍友的中藥後,梁啟超的尿血有所緩解。不過他是個“工作狂”,不久後,又復發再次來到協和醫院治療。結果由於護士及醫生的疏忽,誤將健康的右腎切除,他的尿血境況並沒有所好轉。

這麼大的失誤,難道梁啟超不知道嗎?其實他是知道的。只不過為了當時西醫在中國的發展,極力為醫院進行辯解,並登報發表聲明:“我盼望社會上,別要借我這回病為口實,生出一種反動的怪論,為中國醫學前途進步之障礙”。

梁啟超手術後病情日益加重,在1929年因病逝世。而梁啟超之所以極力替協和辯護,顯然是出於對他信奉的西醫的愛護。他這種為了西醫在中國的發展,不惜犧牲個人健康和權益的做法確實是一種大胸襟,實在令人敬佩。

術後第三年,1929年梁啟超因病逝世。

梁啟超是中國近代史上有着重要影響力的人物,他生於搖搖欲墜的大清王朝,朝廷的腐敗不允許他走一條科舉“康莊大道”。

於是他選擇了一條充滿荊棘的革命道路,探索救國救民的方法。他改革的前後是矛盾的,同時又是與時俱進,不斷尋求新的理念,是善變的,最後技窮而以失敗告終。

雖然他革命未成功,但他教育子女是成功的,他的思想、教育理念是很值得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