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靚麗少女網>情感>閲讀>

藍眼淚是怎麼形成的

閲讀 閲讀(2.29W)

藍眼淚赤潮是指海水中出現大量的藍色光藻所導致的現象。

藍眼淚是怎麼形成的1

近日,福建平潭又現“藍眼淚”,“藍眼淚”隨浪襲來,如夢似幻,行走海邊,彷彿置身藍色星河。

“藍眼淚”是海螢等發光浮游生物產生的現象。平潭附近的海螢,主要是希氏彎喉海螢(學名:Vargula hilgendorfii),以及齒形海螢。它們是生活在海灣裏的浮游生物,為熒光的來源。海螢的身體裏有一種叫發光腺,受海浪拍打、大風天氣等刺激時,就會產生淺藍色的光。

在我國,“藍眼淚”現象主要出現在福建平潭、福建泉州淨峯惠女灣、廈門海濱、篔簹湖畔、台灣省海濱等。

大規模的“藍眼淚”背後,有沒有什麼不一樣的意義?既然是浮游生物,是不是和赤潮一樣,代表了污染和生態破壞?

在瞭解這些問題的答案之前,我們先去了解下“藍眼淚”。看看這種現象和生物背後喜憂參半的真相。

首先,咱們來闢個謠。“藍眼淚”並不意味着海水污染和生態破壞。“藍眼淚”和赤潮現象有個本質的差別,那就是規模。

如果“藍眼淚”的規模能鋪滿海面,密度夠高,那麼它們可能在增殖的同時,黏附在魚、蝦等動物的鰓上,令動物窒息死亡。

而生命短暫的浮游生物,死亡後會分解,持續消耗水中的溶解氧、然後產生有害物質,產生連鎖反應,其他海洋生物要麼氧氣量不夠窒息死亡、要麼毒素累積,中毒死亡。

藍眼淚是怎麼形成的
  

不過我們從圖片就不難發現,“藍眼淚”主要是在淺海、海灘附近生存,圖片中能看到的“藍眼淚”只是一抹一抹的,並沒有鋪滿海面。而且它的體型只有毫米級,影響本身就比赤潮類的海藻或浮游生物影響小。

相反地,能看到“藍眼淚”現象,説明水體的水質、澄澈度、營養素等指標都處在不錯的水平。只有在清澈的水質中,“藍眼淚”的效果才會那麼迷人。

關於“藍眼淚”和水體污染的邏輯關係,很多人理解反了,水質好會出現“藍眼淚”,“藍眼淚”的密度到達一定程度的時候才會導致水體被污染。這是互相影響的、循環的邏輯鏈條。

接着,我們來看看“藍眼淚”背後憂的一面。

一般來説,平潭的“藍眼淚”現象主要發生在4月至9月,其中 4月中下旬和5月是“藍眼淚”的高發期,在這段時間內可能連續好幾天都會有高亮度的藍眼淚爆發。

但是過了6月之後,藍眼淚的.發生頻率會降低,特別是夜光藻藍眼淚的發生頻率,這很可能與鹽度、海流、海水温度以及風向變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有關。

雖然目前“藍眼淚”出現的氣候指標尚不清晰,且無法預報,但以往4月中下旬開始的現象,今年3月下旬就開始出現,整體時間提前了20天左右。

從這個層面看,氣候變化、海水偏暖等外界因素,導致了“藍眼淚”現象的提前出現,近30天內,我國大部氣温比常年同期偏高。

而20 22年3月第二候,我國東南部和南部沿海的淺海海温也比常年同期偏高。氣候變暖的持續和加劇,讓“藍眼淚”提前面世。

或許,“藍眼淚”美麗的同時,也是自然傳遞信號的一種“語言”,氣候變化速度在加劇,那藍色的眼淚流進你心裏了嗎?

藍眼淚是怎麼形成的2

廈門藍眼淚在海滄灣公園沙灘。在海岸邊,隨着海浪陣陣翻湧出現了藍色光芒,吸引不少市民駐足觀看。而這些美麗的藍色光芒,就是“藍眼淚”。據海洋生態專家介紹:“藍眼淚”實際上是由一種稱為夜光藻的浮游生物引起的發光現象,因為夜光藻的身體內有熒光酶和熒光素,受海浪拍打等刺激時發生反應,就會發出藍色的光。

廈門藍眼淚來歷

產生“藍眼淚”的原因就是:夜光藻和海螢自身的發光。其實,無論是夜光藻還是海螢,它們的發光機制都是相類似的。以夜光藻為例,當夜光藻受到海浪的拍打時,它體內細胞質中的熒光素酶就會開始催化熒光素和氧氣的反應,從而產生具有能量的含氧熒光素,從而在釋放能量的'過程中產生邃藍的冷光。

廈門藍眼淚在哪裏

廈門藍眼淚在福建廈門海滄灣公園。有網友在廈門篔簹湖和環島南路音樂廣場沙灘海域,黃厝海域也看到了藍眼淚奇景,藍眼淚實際上是由一種稱為夜光藻的浮游生物引起的發光現象,如果夜光藻受到外界的擾動就會發出熒光。

藍眼淚是怎麼形成的 第2張
  

廈門藍眼淚的特點

當海浪拍打沙灘巖石的時候,藍色熒光會更明顯,出現藍眼淚奇觀需要有合適的水温,天氣風向等,而且藍眼淚一般出現在每年的4至5月份,廈門29日那天出現藍眼淚奇觀,很可能是和當天氣温升高有關。

當天廈門最高温達到了35.4攝氏度,同時廈門東渡氣象本站氣温也達到了30.9攝氏度,追平了3月份歷史極值紀錄,而篔簹湖是一個海水湖,每天都會和大海進行水體交換,而夜光藻很可能就是順着潮水進入篔簹湖,然後被市民發現了藍眼淚奇觀。

藍眼淚在平潭哪個海灘

藍眼淚在平潭的壇南灣。平潭的“藍眼淚”其實分為兩種,一種是夜光藻“藍眼淚”,另一種是海螢“藍眼淚”。這兩種藍眼淚都是很難看到的們一般出現在六月份,大家在壇南灣可以看到這一景象。

平潭縣,福建省福州市下轄縣,簡稱“嵐”,俗稱海壇。位於福建省東部,與台灣隔台灣海峽相望,是中國大陸距離台灣島最近的地方,主島海壇島也是著名的漁業基地。平潭縣與平潭綜合實驗區實行“政區合一”(行政區和實驗區)的管理體制。

平潭縣東臨台灣海峽,西隔海壇海峽與福清市為鄰,南近莆田市。平潭縣由126個島嶼組成,陸地面積371.91平方公里,海域面積6000多平方公里,海岸線長399.82公里。

平潭縣夏長冬短,温熱濕潤,夏涼冬暖、霜雪罕見。春温低於秋温。多年平均氣温19.6度,最冷日平均氣温10.2度;最熱日平均氣温27.9度。

平潭縣島嶼多,海岸線蜿蜒曲折,其類型有基巖侵蝕海岸、紅土侵蝕海岸、沙質塘積海岸、沙泥質和混沙質塘積海岸。

平潭的旅遊資源豐富,主要景點有:龍王頭海濱浴場、壇南灣、三十六腳湖、崇台觀日、海蝕拱門觀潮、片瓦仙蹤、指動石、南寨石林、琉球國駙馬墓、新石器時代遺址3處、半洋石帆、東海仙境、王爺山、君山、將軍山、海壇天神、長江澳風力發電站。

藍眼淚是怎麼形成的3

福建平潭島藍眼淚在水温、天氣、漲潮、風向等等因素符合的情況下才會出現。藍眼淚是由海里的浮游生物組成,如果海域的氣候符合藍眼淚出現的條件,它們受到刺激後會發出藍光,沿岸便會形成一片藍眼淚的景象。

福建平潭島藍眼淚是怎麼形成的

平潭島藍眼淚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海螢,另一種是夜光藻,夜光藻比較常見,總數大約有90%左右,海螢較為罕見,總數大約有10%左右,兩者組合在一起的藍眼淚的光是最強的。

藍眼淚,又稱為海耀、夜光蟲、夜光藻等,一般是在半夜時分出現。當大量夜光蟲由於海浪、魚羣或者船舶擾動發光,沿岸便會出現大片藍光的現象,過去的漁民將其稱為海火、海上鬼火、海上幽靈等。

藍眼淚是怎麼形成的 第3張
  

平潭出現藍眼淚景象是由於一種在平潭中生存的微生物,也就是海熒,海熒的身體內有一種叫發光腺的奇特構造,受海浪拍打等刺激時,就會產生淺藍色的光。在炎熱的'天氣,海熒大量繁殖,加上適宜的風向,使得海熒被衝向海灘,在海浪的拍打下被激發出熒光,海邊的人就非常容易看到藍眼淚爆發。

“藍眼淚”一般出現在每年夏季,特別春夏交換季時,多數在4月到8月,一般在晚上7點之後。出現“藍眼淚”的温度要適宜,又要是晴朗天氣,在漲落潮時間內,藍眼淚就隨着波浪被衝上岸,所以夜裏漲潮時分是觀看藍眼淚的最佳時機。也有當地人表示要在南風天才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