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靚麗少女網>情感>生活常識>

古代24小時的叫法

生活常識 閲讀(7.62K)

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古代24小時的叫法1

1、古代一天是分為12個時辰,以地支紀位:即十二生肖中的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2、一個時辰是現在的兩小時。

3、子時23~1點,丑時1~3點,寅時3~5點,卯時5~7點,辰時7~9點,巳時9~11點,午時11~13點,未時13~15點,申時15~17點,酉時17~19點,戌時19~21點,亥時21~23點。

4、更點———古代把晚上戌時作為一更,亥時作為二更,子時作為三,丑時為四,寅時為五更。

古代一天分為12個時辰,以地支紀位:即十二生肖中的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個時辰是現在的'兩小時.

子時23~1點,丑時1~3點,寅時3~5點,卯時5~7點,辰時7~9點,巳時9~11點,午時11~13點,未時13~15點,申時15~17點,酉時17~19點,戌時19~21點,亥時21~23點。

更點———古代把晚上戌時作為一更,亥時作為二更,子時作為三,丑時為四,寅時為五更。

所以三更是半夜23點到1點這段時間

古代24小時的叫法
  

時辰

1、十二時辰制。

西周時就已使用。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

2、二十四時辰制。

宋以後把二十時辰中每個時辰平分為初、正兩部分,這樣,子初、子正、醜初、醜正......依次下去,恰為二十四時辰,同現在一天二十四小時時間一致。

3、十時辰制。

出現於先秦。晝夜各五分。據《隋書.天文志》,晝為朝、禺、中、晡、夕,夜為甲、乙、丙、丁、戊(後用五更來表示)。

4、五時辰制。

其名稱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還、鋪時、大還、高舂、下舂、縣(懸)東、黃昏、定昏。參閲《淮南子.天文訓》。

5、百刻制。

即把晝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產生與漏刻的使用有關。可能起源於商代。漢時曾把它改造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幾經反覆,直至明末歐洲天文學知識傳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為正式的制度。

6、古代不一定具備嚴格的時間意義,而又常見常用的有關名稱亦頗不少。

一般地説,日出時可稱旦、早、朝、晨,日入時稱夕、暮、晚。太陽正中時叫日中、正午、亭午,將近日中時叫隅中,偏西時叫昃、日昳。日入後是黃昏,黃昏後是人定,人定後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後是雞鳴,雞鳴後是昧旦、平明——這是天已亮的時間。古人一天兩餐,上餐在日出後隅中前,這段時間就叫食時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後日入前,這段時間叫晡時。

古代24小時的叫法2

1、一天的不同時段的叫法

1、夜半(子時)23:00-1:00:夜半為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夜半,是今明兩天的臨界點,又名子時、子夜、中夜,意為孕育。

2、雞鳴(丑時)1:00-3:00:從字面上來看,“雞鳴”確有“雞叫”之意,但它在十二時中卻是特指夜半之後、平旦以前的那一時段。

3、平旦(寅時)3:00-5:00:太陽露出地平線之前,天剛矇矇亮的一段時間稱“平旦”,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説的黎明之時。

4、日出(卯時)5:00-7:00:在古代,這會兒,官員們要上早朝、清點人數,稱為“點卯”,也就是上班報到了。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此時,旭日東昇,光耀大地,給人以勃勃生機之感。

5、食時(辰時)7:00-9:00:食時就是古人“朝食”之時,秦漢時期,人們一天只吃兩頓飯,早上這一頓是主餐。辰時,也是神話中的羣龍行雨時。

6、隅中(巳時)9:00-11:00:臨近中午,豔陽當空,蛇正潛伏在草叢中,是為巳時。這也是我們一天中精神飽滿的時候。

7、日中(午時)11:00-13:00:太陽已經運行到中天,光線最強烈,就是正午的時辰。“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上古時期,人們把太陽行至正中天空時作為到集市去交易的時間標誌。

8、日仄(未時)13:00-15:00:日仄,又名日昳、日央、日跌等。昳,《説文》釋為“日昃也。”“昃,日在西方時,側也。”就是太陽開始偏西了。

9、晡時(申時)15:00-17:00:古人進餐習慣,吃第二頓飯是在晡時。因此,“晡時”之意即“第二次進餐之時”。

10、日入(酉時)17:00-19:00:日入”即為太陽落山,這是夕陽西下的時候。古時,人們將“日出”和“日入”分別作為白天和黑夜到來的標誌。

11、黃昏(戌時) 19:00-21:00:指太陽落下,天色慾黑而未黑之時,天地一片朦朧,眼中所見,彷彿都鍍上了温柔的濾鏡。

12、入定(亥時)21:00-23:00:人定,也是人靜。這是一晝夜中十二時的.最末一個時辰,意思是夜已很深,人們停止活動、安歇睡眠的時候。

古代24小時的叫法 第2張
  

古代十二時辰的起源:

古人將一天劃分為12時辰,這源自古人對太陽運行軌跡的觀察,把黃道12等分。

古人發現歲星(木星)12年運行一週天,但歲星自西向東,其一,不準,其二,不符合人們的認知,所以,人們假想了一個和歲星運行規律相同,運行相反的星星,稱之為太歲。

木星是歲星,而太歲是由歲星這一概念延伸出來的“虛擬”星體,規定其運行方向旋轉方向於五大星體一致,又規定了太歲每年行走30度為一辰,那麼使用太歲紀年的時候,太歲的移動方位則與地理方位相吻合了。

而太歲與黃道十二等分相對應,於是便有了 攝提格 單閼 執徐 等紀年名稱,大荒落便是其中之一。

根據天空十二分野的位置,剛好出於鶉火,對應巳時,所以,長安十二時辰第一集才始以? “大荒落,巳時”,也就是上午9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