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靚麗少女網>情感>婚姻>

原生家庭缺父愛的孩子心理變化

婚姻 閲讀(2.3W)

原生家庭缺父愛的孩子心理變化,童年時期父母的影響很重要,尤其是在人格形成之前,原生家庭對孩子未來的幸福程度,有着極其重大的影響,以下分享原生家庭缺父愛的孩子心理變化。

原生家庭缺父愛的孩子心理變化1

第一:性格上容易敏感多疑,缺乏安全感

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的松子,只要別人對我好,不管是多麼微不足道的好,我都會忍不住把全部希望寄託在他身上。在小的時候松子就用扮鬼臉來讓父親喜歡自己,長大後又不斷用討好、委曲求全換來短暫又絕望的愛情。

松子的一生,不斷被愛、被拋棄、再被愛和再拋棄,明明想要和命運抗爭,卻一次又一次被命運牽制,明明長得很漂亮,自身也很優秀,但是在別人的眼中長得好看的女生地生活也該是美好的,可偏偏是一手好牌被打得稀巴爛。

缺乏安全感,對愛的需求度大。當和對方談戀愛的時候,對方要付很多很多的愛才能夠滿足自己的需求,一旦有時候感受不到足夠的愛就會產生敏感多疑,會有那麼一刻感覺對方是不是不愛自己了,然後自己就會比較難受,稍加情緒就會難以控制自己,甚者還有可能抑鬱或傷害自己。

過度的索求愛,容易增加感情裏的疲勞感。一個人的精力還是有限的,過度的索求,一旦有一點達不到對方的需求和滿足,自己心裏就會落差變大,同時也很容易感到勞累,在愛情裏你我平衡互補才是硬道理,一旦過度索取對方在感情裏會讓人很累的。

第二:心理上容易內心恐懼,產生暴力傾向

湖南男孩吳某上國小六年級,因為在家中偷偷抽煙,被母親陳某發現後用皮帶狠狠揍了一頓,由於不滿母親的管教,吳某竟然拿起菜刀一連砍了母親20多刀,導致陳某當場死亡。更令人難以想象的是,殺死母親後他悄悄地收拾現場,將衣服換洗乾淨,帶着弟弟在家中睡覺,還假借母親口吻向老師發信息請假。

當警察在處理這個案件時來到家裏,吳某居然還笑得出來,還説:“我恨她。”

缺少家庭的愛,長大後的孩子也不會懂愛。吳某是留守兒童,在他很小的時候,他的父母就外出打工,把他留給家裏邊的爺爺奶奶照顧。而有一次出車禍他傷到頭部,挺嚴重的,他的父母也沒有回來看他一眼,也沒有去關心他的日常生活。缺少父母親的關懷,容易讓孩子認為自己的父母不愛自己了,往往會產生一種極端和叛逆的情緒,在環境中一旦爆發,就會造成暴力傾向的局面。

愛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責任。身為一個孩子的父母,就要對自己的孩子負責,要用自己的愛去呵護孩子的成長,給予孩子正確的指導。如果一個父母都對自己都不關心,那麼這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缺愛,就會在潛意識裏覺得自己是被拋棄的,就會對世界厭惡,負面情緒過多,即使別人對自己的好也認為是有意圖的,感受不到一點温暖和快樂。

原生家庭缺父愛的孩子心理變化
  

第三:感情上不會愛,也不懂愛

小李和她女友在一起兩年了,他對女友非常好,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第一個分享的人都是她,只要他女友一句話,無論颳風下雨都會來到她身邊,久而久之,她女友就覺得這些是他應該做的',也是理所當然的。

就是這樣相處的模式下,小李在感情裏感到越來越累,直到後來決定放棄她。後來才瞭解到原來他女友是單親家庭長大的,一直都是由媽媽照顧,使得缺少父愛的她,導致在愛情裏也是不會愛,也不懂愛,更不懂得珍惜一個人的感情。

從小缺愛的人,在感情裏不會愛。當談戀愛時,對方對自己也很好,可是隻懂得接受別人的愛和付出,自己卻不去給對方做出一點點的回報,最後讓對方感受不到温暖,導致放棄和離開了自己。而在感情裏雙方相互的愛是共同付出的,只有一個人的愛註定走不遠這段關係。

原生家庭缺父愛的孩子心理變化2

孩子嚴重缺少父愛的表現

1、害羞膽怯:缺少父親陪伴的孩子,性格比較膽小,遇事喜歡退縮,內心自卑又內向。

2、情緒沮喪:沒有父親的陪伴,孩子內心容易焦慮,情緒變化波動大,時常陷入一種悲觀、消極的負面情緒中。

3、自暴自棄:缺少父親陪伴的孩子抗挫能力差,遭遇失敗後容易一蹶不振,產生自暴自棄的心理。

4、不求上進:父親沒有做到以身作則,自己整日玩手機、打遊戲以及打麻將等,如何要求孩子學習好?

5、沉默寡言:沒有父親陪伴的孩子,內心缺少底氣,既不喜歡又不懂得如何打交道。

6、缺乏自信:父愛充足的孩子容易獨立,自信心很強,而缺愛的孩子容易自卑,常覺得

7、感情冷漠:缺少父愛的孩子,容易自私自利、做事急躁衝動。

8、不喜交際:上幼兒園和上學後經常遊離在集體之外,顯得過於內向。

父愛缺失的孩子長大後什麼樣?

1、男孩容易缺少責任感

父親在男孩成長過程中的關心和陪伴不可缺,因為他們需要從父親身上觀察和模仿男性的言行,對父親和丈夫的身份建立認同感。如果父親的家庭責任感缺失,會給兒子樹立一個自私自利、沒有擔當的`影子,在長期耳濡目染的影響下,會逐漸複製其秉性,長大後也可能會變成一個對家庭冷漠、對配偶沒擔當的人。

俗話説:“養不教,父之過”。父親角色缺失容易讓男孩變得膽小、懦弱,缺少男子氣概,遇到事情總是喜歡退縮、逃避,不敢主動承擔責任。

原生家庭缺父愛的孩子心理變化 第2張
  

2、女孩子容易遇到渣男

父親是女兒接觸到的第一個異性,他們的相處模式直接決定孩子將來與異性的相處模式,如果父親無法給予女兒足夠的寵愛和呵護,可能導致孩子內心自卑,缺少安全感,在與異性相處時手無足措,容易在感情中受挫,被男人的甜言蜜語和小恩小惠感動,遭遇渣男的概率很大。

3、存在情感障礙

研究顯示,成長過程中與父親相處較少的孩子,普遍存在心理焦慮、自尊心低下、意志力弱等問題,經常情緒化處理問題,青少年時期更容易出現逃學、早戀等行為。專家認為,孩子的抗挫能力低下和父教缺失有直接關係,父親身上的勇敢、堅強、進取等男性氣質能促使孩子人格發展更為健全。

4、社會交往受限制

母親給予孩子的多半是情感需求,而父親則是培養孩子的思維方式和待人處事的能力,缺少父愛的孩子,社交能力和處世能力容易受到限制,父親是家庭與社會聯繫的紐帶,是孩子通向外部世界的引路人,他們可以教會孩子如何與人相處、如何擴大交際圈、如何妥善處理問題等等。

原生家庭缺父愛的孩子心理變化3

第一種、叛逆心理

孩子的成長脱離不了家庭的教育,而在青春時期孩子的叛逆心理使得很多家長煩惱焦慮。

出現這樣的現象,就需要我們追溯到孩子在兒童時期下父母培養孩子所付出的精力和管教方法。

孩子的出現叛逆的心理,更多在於家庭中單方面的管教,家庭裏唯有母親在教育,父親卻忙於工作而疏離或者缺少陪伴孩子。

又或者雙方父母都不注重孩子的教育,過於寵幸孩子,父母關係的破裂等等。

通常這幾類就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單純的來説就家庭僅限有的因素,教育上的缺失就會很容易導致孩子出現這種叛逆的心理。

針對叛逆的心理需要怎樣的去引導孩子呢?

父母先理清自己的情緒,平和地與孩子溝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找到孩子出現叛逆心理的真正原因。

第二種、未來擇偶影響

在我們的生活中你會發現,很多人選擇的理想對象與自己的父母有很多相同之處。

儘管你不太認同這樣的觀點,但是在你孩童時期,你對異性的認識是來源於父母,這種形象會印在了你的潛意識裏一直伴隨着你成長,直到你愛慕的人出現。

你心底的所謂理想形象才得以喚醒。家庭始終是一個整體,父母與孩子的生活朝夕相處,他們的言行舉止,所表現出來的態度和形象。

隨着時間的流逝,總能潛移默化地刻在孩子的腦海裏,因為孩子小時候表現出來的行為不知道其真正的目的,只是通過單一的場景和事件來認識事物和生活。

所以孩子在未來的選擇自己的另一半時,孩子正是缺少了父親的關愛和陪伴,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其影響。

説到這裏就不免能看出來,生活裏談論母愛之偉大,則父愛也不可或缺。

原生家庭缺父愛的孩子心理變化 第3張
  

第三種、性格上的缺陷

原生家庭的教育真的不亞於學校的教育,好的教育也是學無止境不斷精進的過程。

誰都是為人父第一次,父親在家庭和社會上的形象總能帶有陽剛勇猛之氣,在孩子的教育上需要個人去平衡得與失,擔當好作為父親的角色。

孩童時期的心理相對會比較敏感和脆弱,常出現的性格缺陷有缺乏安全感,迴避型人格,過度的消極悲觀等等。

雖然説生活中完美的人格是不存在的,但是上述説到的幾點。

如果已經嚴重地影響到孩子的成長,就需要我們父母援助並通過正確的措施干預。

作為父親需要給孩子樹立榜樣並加以引導,在生活中給孩子灌輸正確的知識和理念。並在真實地出現的場景中去運用這些抽象的'概念,儘可能地讓孩子理解。

也儘可能地給予父親所能給到積極樂觀自信開朗等等優秀品質,這樣才能減小孩子出現性格的殘缺的機率性。

第四種、社交上的恐懼

説起孩子的社交恐懼,看到陌生的人就躲避,膽怯,不敢打招呼,被別的小朋友欺負,搶了玩具也默不作聲等。

很多作為父母的認為孩子年齡還小屬於正常現象,其實這樣的想法是不可取的。

而導致孩子社恐的原因在於家庭氛圍緊張,父母的感情不和睦,因為生活的瑣碎吵架起爭執,父親常常不作為,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的心理就會變得愈發的敏感,進而是自卑。 作者:心理諮詢師王豔 出處:bilib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