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靚麗少女網>養生>心理養生>

寶寶入園前的3種心理準備

心理養生 閲讀(1.01W)

(1)父母的心理準備。

寶寶入園前的3種心理準備

在孩子入園前期,夫妻雙方要能夠互相傾聽。如果有些疑惑不能在家庭範圍內解決,就立刻去諮詢或考察,努力調整心態,將所有的困惑都解決,使自己可以放鬆地對待孩子入園這件事。家長不再焦慮,就不會一遍遍地在孩子面前講述幼兒園,也不會給孩子造成緊張的家庭氛圍。

冉冉的媽媽工作非常忙,每天早晨八點出門,晚上六點回家,平時孩子由奶奶照顧。雖然她對老人對待孩子的方式有些不滿,但兩年半的時間裏孩子沒出過什麼問題。現在,冉冉的媽媽發現,奶奶過度的精心護理可能會對冉冉的成長帶來不利影響,於是決定將孩子送到離家不遠的一所幼兒園開辦的蒙氏班。做決定之前,她詳細地考察過,覺得蒙氏班的硬件不錯,老師也和藹可親,感到非常滿意,於是回家做家庭成員的工作。為了説服家人,她熱情洋溢地介紹幼兒園如何如何好,如何如何是個孩子的樂園,搜尋儘可能美好的詞彙,感染了家裏的每個人。

但是在上班時,或者一個人走在路上,她還是會心裏一陣陣莫名其妙地發慌,大腦中不斷地出現小冉冉在別人懷中向媽媽伸着小手掙扎着痛哭的情景。其實這幅圖像是自己有時候要加班,冉冉在奶奶懷中的樣子。但如果將奶奶換成那位年輕的老師,她就受不了。她無數次地想象老師在她離開後怎樣地安慰冉冉,或者相反,在自己離開後,將冉冉扔到牆角,惡狠狠對孩子説:“哭吧!”每次想到這裏,冉冉媽眼淚就會禁不住流出來。為了不影響孩子對幼兒園的好感,她一次次地對冉冉説:“幼兒園可好了,老師可好了!”不斷地向孩子介紹幼兒園生活的美好情景。

實際上,冉冉媽向孩子描述幼兒園時,同時也是在説服自己。這時候她已經將自己的焦慮傳遞給了孩子,使“幼兒園”這三個字成為冉冉心中神祕莫測的詞彙,由於沒有實際的體驗作為內涵填充,冉冉會感到不安全。

冉冉還有兩個月才入園,這種情況持續了半個月,媽媽開始出現一些不良的情緒狀態,回家後莫名其妙地找茬,與冉冉的爸爸吵架,使得家庭氛圍變得緊張。這種氛圍也同樣會給冉冉帶來不利的影響。

人類在面對變化的環境的時候,會產生焦慮情緒,因此在改變一種業已習慣的生活方式之前,要在心理上做好充分的準備,否則進入新生活的時候,已經被前期的焦慮折磨得身心疲憊,就無法克服新環境帶來的衝突,更無法理智地關懷、感受孩子。

(2)祖輩的心理準備。

由於父母親工作的關係,孩子在年幼的時候一般都由祖輩照看。與孩子朝夕相處了兩三年的老人,在孩子的入園期,也會產生一些心理上的不適。他們覺得自己不再被人需要了,一種被遺棄感深入他們的潛意識之中,更加悉心照顧即將離開的孩子,使孩子對他們更加依戀,從而會給處於“入園期分離期”的孩子帶來更大的痛苦。

嘟嘟的奶奶已經在嘟嘟家住了兩年多了,之前,她和老伴住在自己家,每天早晨出來散步跳健美操,日子過得非常充實。嘟嘟出生後,兒子請她來幫忙看孩子,她當時還一度感到發愁。現在嘟嘟就要上幼兒園了,她卻不能想象自己的身邊沒有孫女的小身影后,如何打發每天的時間。奶奶的情緒開始變得不好,經常偷偷抹眼淚。一次,媽媽和奶奶一起領着嘟嘟熟悉幼兒園,奶奶跟在後面,到處挑幼兒園的毛病,對老師的態度也非常冷淡。回家後,奶奶開始在兒子面前不停地叨叨幼兒園不好的地方。結果,嘟嘟爸爸對這所幼兒園的信心也開始動搖。因為不瞭解奶奶的心理狀況,嘟嘟爸爸以為奶奶的閲歷豐富,不會有錯,於是便指責妻子沒有經驗,很多事情看不到。家裏和諧的氣氛被打破了。

家庭的緊張氛圍會給孩子帶來不良情緒,造成入園適應困難。所以孩子的父母一定要提前給家裏老人做好工作,解釋清楚孩子入園不是因為爺爺奶奶照顧不好,而是出於他自身發展的需要,提前給老人安排好孩子離開後的生活方式,使老人能夠順利展開新的生活。

(3)孩子的心理準備。

孩子的思維模式是視覺型的,對於沒有見過的事物,他沒有相關的經驗以及在經驗過程中的心理感受,無法提前想象將來的情景,併產生特定的情感,因此孩子在對幼兒園產生印象之前,不會提前產生離別的恐懼。俗語所説的“初生牛犢不怕虎”,就是這樣的道理。

成人則不同,他們有豐富的經驗,當成人在給孩子進行入園前的心理準備時,常常會將自己曾經體驗的分離痛苦和心理感受當成孩子的心理感受,從而將自己的情緒傳導給孩子。孩子本來並沒有對幼兒園產生擔心情緒,這時反而會因為媽媽的暗示出現擔心。因此家長千萬不要在心理上誤導孩子。孩子的心理準備可從兩個方面來做。

一是通過語言描述解決孩子內心焦慮。寶寶3歲了,已經可以理解很多成人的語言。因此,成人可以先用描述的方式平靜隨意地跟寶寶談論幼兒園,告訴寶寶:寶寶就要上幼兒園了,幼兒園有一個什麼樣的老師,老師的樣子是什麼樣的;還有一些其他的老師,他們長得什麼樣,穿什麼樣的衣服,媽媽去看的時候,他們正在和小朋友做什麼事;老師是怎麼説的,小朋友是怎麼做的;他們是怎樣吃飯的,怎樣睡覺的;有一個小朋友想上衞生間了,他是怎樣做的……

家長講這些事的時候,就像講一個童話故事,最好講得非常有幽默感,逗孩子發笑,這樣孩子就會要求家長一遍遍地講。講過幾遍後,家長就可以拿出幼兒園的圖片或宣傳冊頁,指着上面的圖畫給孩子講幼兒園的故事,指出園長的名字、每一個老師的名字,告訴孩子園長是做什麼事的,幼兒園裏有什麼活動,還可以找一些關於寶寶上幼兒園的故事書講給孩子聽。

二是帶孩子做初步的體驗。這個時候,家長和孩子已經分享了許多關於幼兒園的故事,也刺激了孩子對幼兒園的注意,接下來就可以和孩子一起用過家家的形式來體驗入園了。

先是媽媽扮演老師,讓孩子扮演小朋友,從早上入園開始一直演到放學回家,將幼兒園可能遇到的事都編到過家家的程序中。玩過幾遍後,再讓孩子扮演老師,媽媽扮演小朋友。之後就可以帶孩子去實地參觀了。要儘量選擇不同的時間段參觀幼兒園的生活,使孩子將和媽媽玩遊戲的經驗與真實的幼兒園生活聯繫起來,進一步深化對幼兒園的認識,排除陌生感。

切記不要只用滑梯、蹦牀等活動器械吸引孩子,使孩子誤以為幼兒園是一個像遊樂園一樣的場所,玩過了就可以回家,避免孩子入園後發現幼兒園並不是當初體驗的那樣而造成失望情緒。

入園以前利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做好以上準備,孩子入園後就不會感覺到過於恐懼和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