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靚麗少女網>親子>孕期>

幫助孩子養成各種好習慣

孕期 閲讀(1.53W)

從小事做起,注意細節、按時作息,早睡早起、尊重老師,遵守紀律、善於總結,形成規範、養成獨立性習慣等。

幫助孩子養成各種好習慣1

1、從小事做起,注意細節

一個人的習慣好不好,素質高不高,往往反映在小事上。要明辨是非,隨時提醒自己。

比如,注意自己的站相、坐相、走相、吃相,注意每一次作業或考試書寫的工整,注意待人接物的禮儀,等等。一開始可能有點兒“累”,但用不了多久,你就習慣了,而且讓你一輩子受益。

2、按時作息,早睡早起

熬夜表面上看是多學了一會兒,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造成的後果就是白天精神萎靡,效率低下,到晚上又因一事無成的愧疚感而想要進行彌補,從而導致惡性循環。

要知道從古至今,人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而且課程、考試都是在白天進行的,所以一定要保證孩子大腦的活躍期是在白天。

3、尊重老師,遵守紀律

處於青春逆反期的國中生,最易產生逆反心理。討厭被約束管教,喜歡和老師對着幹。試想一下,老師是傳授知識的人,不尊重老師,打心眼裏反感老師,怎麼能順利獲取知識呢。

所以家長要教育孩子尊重他們的老師,遵守學校的紀律,以學業為重,在規矩的約束中走向成熟。

幫助孩子養成各種好習慣
  

4、自理能力

自理能力也是非常關鍵的,現如今,大多數的父母都比較溺愛自己的`孩子,因此,他們自己動手的力能會逐漸的減弱,因此,家長朋友們一定要注意適當地放手,讓他自由發揮自己的才能。

家長需要的也不是讓他一開始就盡善盡美,而是教會他如何去做,並培養他的勞動意識與習慣。

5、善於總結,形成規範

家長不但要及時糾正孩子不良的行為習慣,還要善於幫助孩子總結哪些是好的習慣;

哪些是不好的習慣,並通過舉一反三,讓孩子觸類旁通,明白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讓他們在堅持良好習慣和改掉不良行為中,逐漸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6、文明禮貌才是最為關鍵的

要從小就養成不隨意動他人的東西;與他人約會不遲到等。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家長卻往往不以為然。

其實,文明禮貌往往表現的是一個人的教養問題。家長要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就要做好長期“歷練”的心理準備,不能操之過急,否則會適得其反。

家長不要因為怕麻煩就不讓孩子鍛鍊,也不要包辦孩子的言行,而是要遵循孩子的成長規律,循序漸進,持之以恆,不怕反覆地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幫助孩子養成各種好習慣2

養育孩子是每一個家長都面臨的問題,如何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更是關鍵。良好的習慣不僅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能夠有效地保障健康,還能塑造孩子積極的人生態度,提高孩子的學習和生活能力。

因此,怎樣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是家長必須掌握的技巧。

1、從小培養“三好”習慣

“三好”習慣是指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養成的三個好習慣,即好習慣、好衞生、好禮儀。

由於這些習慣能夠讓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更加健康、有條理,使孩子形成一種良好的自我約束能力,所以家長應該從孩子很小的時候開始培養這些好習慣。

好習慣是一切良好習慣中最基礎的一項。家長可以以自己的榜樣作為孩子形成好習慣的動力,例如在孩子面前不生氣,不吸煙等等。

此外,給孩子安排合理的作息、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等等,也是培養孩子好習慣的重要方式。

2、養成獨立性習慣

獨立性習慣包括個人衞生、自理能力、日常生活小技巧等等方面。在日常生活中,家長首先需要創造條件,給孩子提供獨立學習的環境和工具,例如為孩子準備一定的書籍、玩具等等。

其次,家長需要引導孩子建立“好問”和“自主學”的心理,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

要讓孩子做到“獨立自主”需要耐心和毅力來引導和幫助孩子,同時,也需要家長自己催化自己的“做自己的主人”,在實際教育中不要讓孩子對自己的過於依賴。

3、做好養成良好習慣的教育計劃

教育計劃是為了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習慣而制定的方案,它包括鼓勵和轉移、規範行為、慢慢過渡、誇大獎勵、評價鼓勵等等方面。

首先,家長需要鼓勵子女表現出正確的行為,例如為孩子每天定期安排一些做習慣訓練的任務,讓孩子有積極參與感,這樣可以鼓勵孩子堅持養成好習慣。

其次,規範孩子的行為。在孩子養成良好習慣的過程中,家長應該要幫助孩子樹立動機和目標,引導幫助孩子發現錯誤、理解、尊重規則,規範孩子的行為。

最後,家長要慢慢過渡到正式的操作方案。養成良好習慣並不是一蹴而就的過程,需要家長耐心地進行引導、支持、鼓勵和指導。

4、關注孩子心理狀態

良好的習慣是和孩子的心理狀態息息相關的。因此,家長在培養孩子良好習慣時,一定要關注孩子的心理狀態。

當孩子比較孤獨、沮喪、害怕、煩躁等情緒時,可以採取相應的心理調適方法,例如給孩子創造輕鬆、有趣的環境,讓孩子毫不費力地去接受習慣養成,讓孩子感快樂,培養其自信和勇氣,以此逐步養成良好的習慣。

總之,在孩子的人生道路上,養成良好的習慣是非常重要的。這不僅讓孩子享受愉快的成長經歷,還幫助孩子建立積極的人生態度,為將來奠定良好的基礎。

因此,家長們務必要認真地對待孩子培養良好習慣的事情。通過逐步的引導和鼓勵,將良好的習慣灌輸到孩子的頭腦中,使孩子自然地接受,併成為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幫助孩子養成各種好習慣 第2張
  

好習慣是怎麼養成的

1、設定一個目標:

雖然養成習慣後的行為和行為結果關聯度會變弱,但是我們「設定自動化程序」的初衷仍然是要完成一個特定的任務,也就是我們的目標。比如風雨無阻地跑步,最初的目的並不是跑步本身,而是為了鍛鍊身體。

因此,要養成好習慣,我們本身還需要設定一個具體的目標來確定我們要採取的行動,比如為了身體健康這個目標而設定鍛鍊身體這一行為、或者是為了提高知識水平而設定看書聽課的行為。

2、設定一個刺激物:

刺激物的形式不限,它可以是某個物件(拿起馬克杯習慣性衝一杯咖啡)、某個環境(到了電影院習慣性買一通爆米花)、甚至可以是某個時間(到了晚上八點習慣性打開電視/電腦看劇)。

重要的是我們要建立起刺激物和對應行為的關係,這樣在習慣形成後,只要主動或被動地接觸到刺激物,都能啟動我們完成特定的動作。

3、簡單行為:

對於我們要養成的習慣,需要考慮從簡單的行為着手。

相關研究統計發現,在人們成功養成的`各種習慣中,那些更為簡單的行為會比相對更復雜的行為更頻繁地出現,而且在養成習慣的耗時上,複雜行為要比簡單行為的耗時要長。

因此,從保證成功率的角度來説,在養成好習慣的過程中可以優先考慮從那些簡單的行為入手,循序漸進。

4、簡單流程:

同樣,我們要建立習慣的行為最好不要涉及一系列複雜的流程還有決策。

流程和決策會阻礙習慣的形成,當人們面對複雜情景並要根據不同行為結果的價值和概率做出決策判斷時,人們會把焦點放在計劃和策略上,而不是情景與行為的直接聯繫。

因此,在設定刺激物和行為對應關係時要注意,不要在刺激物和行為之間設計複雜的過程,最好是從刺激物直接過渡到行為而不用經過額外的思考。

5、重複:

設定好刺激物和與之對應的行為後,兩者間不會自動建立起聯繫。

相反,我們需要通過不斷、緩慢、甚至漸進的重複,來讓與記憶相關的認知和神經機制產生微小變化,通過逐漸加強刺激物和行為之間的認知關聯,來讓人們在未來再次遇到刺激物時做好重複行為的準備。

6、獎勵:

刺激物和行為之間關聯的強度會進一步受到獎勵的調節。藉助大腦中多巴胺系統和獎賞迴路,能正向激勵人們做出重複行為,促進人們不斷重複建立刺激物和行為的對應關係。

如果沒有獎勵的刺激,很有可能會因為重複行為過於無聊而無法維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