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靚麗少女網>情感>語錄>

論語中禮儀的座右銘

語錄 閲讀(6.69K)

論語中禮儀的座右銘,禮儀是人們在社交交往的活動中,為了能夠相互尊重,在儀表、儀容、儀式、儀態、言談舉止等各方面約定的,我國是一個禮儀之邦,下面分享論語中禮儀的座右銘。

論語中禮儀的座右銘1

1、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2、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3、禮之用,和為貴

4、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5、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6、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論語中禮儀的座右銘
  

7、苟志於仁矣,無惡也.

8、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

9、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

10、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11、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12、見危授命,見利思義。

13、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14、唯上知與下愚,不移。

15、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論語中禮儀的座右銘2

禮儀文明的座右銘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秦伯》

2、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莊子·山木》

3、以愛己之心愛人則盡。——出自張載仁

4、人之有德於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於人也,不可不忘也。

5、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舊唐書·魏徵列傳》

6、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尚書·伊訓》

7、仁之發處自就是愛。——出自朱熹

8、讓我們一起來:關心集體,愛護公物,保護環境!

9、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論語·里仁》

10、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

11、不學禮,無以立。

12、傾聽可以使説話者感到被尊重。

13、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14、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15、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16、禮貌經常可以替代最高貴的感情

17、手邊留情花似錦,腳下留情草如茵!

18、兄弟敦和睦,朋友篤誠信。——陳子昂《

19、人告之以有過,則喜。——《孟子-公孫丑上》

20、禮,不妄説人,不辭費。

21、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22、一個人的禮貌,就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鏡子。——出自歌德

23、失信不立。——《左傳·襄公二十二年》

24、輕諾必寡信。——《老子》

25、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26、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守。——出自孔子

論語中禮儀的座右銘 第2張
  

27、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管子·牧民》

28、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佾(yì)》

29、信則人任焉。——出自論語

30、有意擦去的'一塊污漬,淨化的就是自己的靈魂。

3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乾·象》

32、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學而》

33、樂人之樂,人亦樂其樂;憂人之憂,人亦憂其憂。——白居易

34、學校就是學習之所,文明就是成功之本。

35、人在智慧上應當就是明豁的,道德上應該就是清白的,身體上應該就是清潔的。

36、義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義法》

37、知恥近乎勇。——《禮記·中庸》

38、良好的禮貌就是由微小的犧牲組成。

39、所守者道義,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節。

40、孝在於質實,不在於飾貌。——桓寬《鹽鐵論·孝養》

41、仁者無敵。——《孟子·梁惠王上》

42、為善則預,為惡則去。

43、人不能象走獸那樣活着,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

44、向老師説聲“好”,不困難;困難的就是,要堅持向老師真心地説聲“好”。

45、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老子》第三十三章

4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李白

47、君子己善,亦樂人之善也。——出自禮記

48、恭近於禮,遠恥辱也。恭則不侮。——出自論語

49、以愛己之心愛人,則盡仁。——張載《正蒙·中正》

50、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

51、德行廣大而守以恭者榮。

52、順手撿起就是的一片紙,純潔的就是自己的精神;

53、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下》

54、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轉》

55、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孟子·梁惠王下》

56、理智要比心靈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

57、高高興興做遊戲,和和氣氣在一起。不打不鬧不追逐,安全二字不忘記。

58、義者,心之養也;利者,體之養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養重於義》

59、源潔則流清,行端則影直。——王勃《上劉右相書》

60、德必報,怨不仇。——出自趙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