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靚麗少女網>情感>閲讀>

中班的幼師教育隨筆

閲讀 閲讀(2.96W)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別人寫的隨筆吧?隨筆可以觀景抒情,可以睹物談看法,可以讀書談感想,可以一事一議。想看看大家都在寫什麼樣的隨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的幼師教育隨筆,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中班的幼師教育隨筆

中班的幼師教育隨筆1

本月我們幼兒園組織了全園教師體育觀摩活動,給我們帶來了豐富多彩的幼兒體育活動。活動的多樣性、形式的靈活性、遊戲的趣味性等等,使我很有感觸。

現在很多幼兒園的體育課程開展的並不樂觀,其主要原因是對體育活動的認識不足,總怕出現安全事故,教師缺少對體育活動正確的認識,組織的方法、形式及應把握的注意事項的認知與瞭解。而我園針對此問題特開展了教師體育活動專項教學觀摩活動。

這次觀摩活動,使我學到了很多有關體育活動的知識和內容。如:體育活動的只要結構分為開始部分(熱身環節)、主體部分(基本環節)、和結束部分(放鬆環節)三大部分。主要以故事或遊戲的情節為主線,根據活動目標有針對性的訓練幼兒的肢體動作。如鑽、爬、跑、跳等運動,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和參加活動的主動性。同時融入很多常識教育內容,如顏色的認知、數量的認知、情感的培養、語言的表達等等。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自由快樂的遊戲,從而獲得相關知識,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會繼續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素養,爭取在今後的體育教學中得到更好的成績,帶給孩子更多的收穫。

中班的幼師教育隨筆2

排隊是體育課的一項常規內容,也是上好體育課的基本保證,一位好的體育教師上課時揚揚灑灑,“放得開收得攏”,我想這一定與她平時對幼兒加強排隊練習密不可分,但是如何把幼兒的排隊常規練好這是一直困攏我們的難題。

首先要求幼兒“快”,我們不難發現,幼兒在排隊時,哨聲響了,他們的隊伍還沒有排好,有的在追逐,有的在説笑,講話,究其原因是幼兒較小,個性較散,動作較慢,這樣排隊就很慢。要求要快,誰快適當的獎勵要有,特別是口頭上的表揚和送大拇指,這種幼兒馬上被調動,只有快了,才能保證排隊動作完成。

其次,要求幼兒“靜”,排隊中要求幼兒靜是比較難的,前幾分鐘講句話有聲音,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是孩子嘛,但是在教師下口令後,就得要求幼兒不能再説話了。

再次,要求幼兒“齊”,齊是隊列的'最終要求,是我們要看到的結果,也是檢驗一個班排隊好不好的標準,在教學中我們要注意對幼兒的要求,不能自由發展,有針對性的進行練習,如在排隊“立正”時,教師首先要講清動作要求,然後進行練習教師巡迴指導,找“哪位小朋友最神氣”,找一找,學一學。

然後讓大家分組練習,通過遊戲讓幼兒相互學習,待大多數幼兒都排的好時,比一比誰排的最好,為了集體的榮譽,每個幼兒都會認真練習。結合比賽,幼兒身處集體中,都有好勝之心,我就利用它,讓幼兒爭當“小警察”,互相督促,良好的行為習慣就會形成。

為了讓幼兒儘快排好隊,我們還制定一些不同的排隊模式。如:按男、女生排成二路縱隊。按個子高矮調整隊伍,分成4組等,還讓幼兒互相督促,看誰最後一個站好,有了這個措施,幼兒集體活動中拖拖拉拉的現象也就不復存在了。

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我發現不管是體育活動、帶孩子外出做遊戲或是散步時,經常有行走時急着搶道或邊走邊玩現象發生。針對這種情況,首先我們對幼兒提出要求:第一,該走的不跑;第二,行走時不推不擠;第三,注意場地安全;第四,行走時注意力集中。我們知道幼兒園孩子用這種要求過於枯燥,於是,我就創編一些小兒歌,時時督促幼兒注意行走要求,使常規落到實處。

中班的幼師教育隨筆3

孩子們的世界精彩而又神祕,日常生活中除了父母,他們接觸最多的就是老師和同學,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老師眼中的孩子,看看幼師的教育隨筆是怎樣的。

讓孩子自由呼吸

有哪個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龍成鳳,近年來許多關於人類腦潛能的醫學研究成果見於報端,形形色色的開發幼兒智力潛能的課程、方案、教學方法更是大行其道,他們衝進了毫無抵抗能力的幼兒園和家庭,侵佔了幼兒潔淨的心靈,遮住了幼兒精神成長所需的自由空氣……

因為他們忽視了幼兒最需要什麼,幼兒教育應該是根的培育與呵護,過早的剪掉了在他們看來是多餘的大樹用來吸收陽光和水分的枝葉,結果播種並未最終獲得豐收。什麼原因導致了這個結果?原來是因為他們忽視了幼兒成長過程中應有的關注和耐心等待,把幼兒過早的規定為某種模式違背了幼兒教育本質。

幼兒教育應是生活的體驗與創造,幼兒的天性應是遊戲的,好奇的,探索的和夢想的;幼兒的生活中應該有着足以滋潤幼兒生命的“養料”,有着幼兒健康成長的時機。

所以,把枝葉還給大樹,把大地還給幼兒,讓幼兒重新擁有本應屬於他們的天地!

老師,我親親你吧

每當和孩子在一起玩耍的時候,他們都會跑過來對我説:“老師,我親親您吧?”“好啊!”這是我給予孩子開心的回答,然後他們就會在我的臉頰上親一下,我知道,此時的我和孩子們的心情一樣,都是幸福的!

記得有一次,我在打掃衞生,幾個孩子在我旁邊説:“老師,我親親你吧。”我説:“老師現在忙,等有時間了,再讓你親,好不好?”那一瞬間,我看到笑容從她的臉上慢慢的消失了,我的心裏也不由得陰霾起來。

或許孩子的心情就像六月的天,變化非常快,沒過幾分鐘,她又對我説:“老師,我親親你吧。”這一次,我沒有拒絕,而是放下手中的活,蹲下讓她親了一下,沒想到這小傢伙親完我後笑着跑開了,而且還對其他小朋友説:“剛才我親老師了,老師喜歡我。”我噗嗤一聲笑了,原來滿足孩子的心願,他們竟是那麼的高興。

都説孩子是上帝牽着手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在孩子的世界裏體驗他們的快樂是幸福的,我想沒有任何一樣的東西能取代孩子們天真無暇的笑容的,我的快樂將與孩子同在。

讓孩子學會愛人

有好多的家長反映,本身的孩子“自私、任性、不會體貼人。”我想這是大都獨生子女的通病。是孩子生來就不會關愛別人嗎?我想不是的。是我們的家長在“無私奉獻”中,放縱、滋長了孩子的自私和任性。

絕大多數父母除開要求孩子學習好,就再也沒有另外要求了。日常平凡,即使孩子要主動做一些家務,父母也總是急忙避免,怕孩子做欠好,怕孩子磕着碰着。有些父母時常説:我只要孩子過得好,並不求他給我回報。這樣的“關愛”,這樣的“無私”,早就讓我們的孩子習氣了。

其實,愛是一種互動,也是一種交流。讓本身的孩子也來愛本身吧,從一點一滴做起:為父母獻上一句祝福,端上一杯熱茶……讓孩子知道,父母也需要他的體貼。讓藐小的體貼成為習氣,讓愛的交流成為時常,也讓本身去享受孩子的體貼。

讓本身的孩子來體貼本身,敬服本身吧,讓這份愛也成為理所當然、義不容辭。因為,一個人會愛本身的父母,未來才會更好地愛別人,愛生活,愛這個世界!

你是好孩子,老師喜歡你

今日午休,孩子們特別興奮,嘰嘰喳喳説個不停,我説:“安靜、安靜!”孩子們也沒啥子反映,仍然各説各的,這可怎麼辦?於是我想了一個好辦法:和孩子説咬耳朵。沒想到還挺有效的呢。

我輕輕地走到一個小朋友跟前,撫摸了一下他的頭,貼在他的耳邊,説了聲咬耳朵,他笑眯眯的閉上秋水。我這一行為一下子被孩子們吸引住了,他們馬上靜下來,輕聲地對我説:“吳老師,你對他説啥子?”我裝出一副神神祕眯的樣子説:“誰閉上秋水就告訴誰。”我對每個小朋友都説了同樣的咬耳朵——你是好孩子,老師喜歡你,請你快快閉上秋水,好好睡一覺,祝你做個好夢!

就這樣,孩子們都甜甜地睡了,我心裏有説不出的開心。

原來,愛是恁地簡單,一個愛撫的動作,一句親切的話語,就能使孩子感到愛的真諦。

通過這件小事,使我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要教育好孩子,就要捉住良,千萬不要訓斥或變相體罰孩子。現在時代變了,環境變了,孩子的心也變了,變的和我們小時侯大不相同,讀懂孩子的心,簡直是件難事,過多的干涉,會帶給孩子一些無如。是以,要因勢利眼導,RAND教育,一定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賽誰先吃飽飯

吃飯一度曾當作常規來教育孩子們:吃飯的時候不能説話,眼睛要看着自己的菜碗,不要剩下飯菜……這一系列的“規矩”天天掛在嘴上,絮叨起來沒完沒了,可效果並不是很明顯。飯菜該剩下還是剩下,話該説還是説,有時候一頓飯要吃上大半個小時,今天突然有了轉機。

今天吃飯前,我又講述了一次“吃飯要則”,剛要吃,強強大聲説:“老師,我們比賽看誰先吃飽!”“好”辦理的小朋友都興奮起來,我趁機説:“行是行,我們不光要比賽誰先吃飽,還要看誰的桌面、碗裏最乾淨,而其吃飯的時候不説話。”“行!”大家齊聲説,於是,一場避開生面的比賽開始了。通過比賽,大家一致認為紅紅小朋友得了第一。

一整天,孩子們都念念不忘這場比賽。我明白了,單純的説教並不能解決問題,要順應孩子的興趣,找到他們的興奮點,瞭解他們的身心發展。偶爾搞幾次小比賽,比一般的説教更能取得教育的預期效果。

老師和“小老師”

作為老師好想聽見家長們談論孩子在幼兒園學會了啥子知識,學會了啥子歌曲。可是,我時常聽見有的家長反映説,孩子在幼兒園學的啥子,孩子從來不説,一問三不知?只有等到開放日的時候才發明,本身的孩子竟然學會了那麼多的東西。為了讓家長們能夠對孩子在園學到的內容有所瞭解,我們利用家園欄跟家長們做了公然,可孩子回家後主動告訴家長的還是未幾。

為了提高孩子的積極主動性,何不嘗試新的方法,讓孩子回家當“小老師”。於是,我時常讓孩子在課堂上、活動中當“小老師”,帶領全班孩子讀童謠、背古詩,做各種表演等。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但能主動參與的總是一小部分。於是,我又利用每天下戰書離園前的一段時間幫幼兒簡單的複習當天所學的內容,之後佈置作業——回家給爸爸、媽媽、爺爺、祖母們當“小老師”,把每天在幼兒園裏學到的知識、本領教給本身的家人,並對他們説,老師要向家長們做查詢拜訪,比一比誰當的“小老師”最好。

唉!這個辦法還真靈。第二天早上果真有好多家長美滋滋的告訴我,昨天晚上,孩子在家給我們當小老師,教我們學唱歌、背古詩了等等。我聽了家長們的反映,心裏很開心,這可以説是立杆見影了吧!

孩子都有表現本身的情慾,特別是在本身的家中,他面對的是本身的親人,心裏沒有任何負擔,會表現的更好,甚或“闡揚超常”。這不僅滿足了孩子的表現情慾,也提高了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加強了他們的自傲心,更有利於我們的教學。是以,讓孩子當一下“小老師”這也是我們老師工作中的一種可行的策略。

小貓在睡覺

今天的美術課是學畫小貓。在認識了小貓的形象特點以後,我在黑板上畫出了花貓的大體特徵,然後便鼓勵幼兒自由地進行畫並塗色。

我看到不少幼兒在造型能力上有所進步,感到十分欣慰,但同時也發現有些幼兒組織的畫面與我畫的花貓十分接近,缺乏個人的特色。正當我暗自搖頭,略感遺憾的時候,正好看到了陳天祥的畫。我發現他在畫紙上,赫然畫了一個大大的橢圓形,橢圓形上還添畫了幾筆,並塗上了各色的紋樣,構圖十分飽滿,色彩運用也很大膽。我便饒有興趣地問:“陳天祥,你能告訴老師你畫的是什麼嗎?”“小花貓呀!”“那小花貓的腦袋呢?”“我的小花貓正把腦袋和他的身體卷團在一起睡覺呢~”一句不以為然的話震驚了我。找到了!這就是我一直在找的與眾不同。孩子思維的創造性正是通過這小小的畫面體現出來,作為教師的我,一直在講如何表現小貓的頭部畫法,如何表現身體上的花紋。卻忽視了小貓睡覺的特點。陳天祥這個調皮機敏的小男孩一語道破。想法實在可貴!於是,我馬上表揚了陳天祥,並啟發幼兒再去從不同的方面打開思路,展開想象……

接下來的課堂氣氛更為活躍了,有的表現出小貓上樹的情景;小貓抓老鼠的情景;幾隻小貓嬉戲的情景,貓媽媽領着小貓玩耍的情景……

孩子們的畫就是這樣的妙趣橫生。

但願他們活潑的天性,無邊無際的想象,在五彩的筆下自由的舒展和延伸,不會被我們的條條框框限制住。

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今天上午,我教幼兒學習兒歌《小雪花》,我選用的教學方法是先請幼兒欣賞掛圖,然後進行了提問的方式引出了小雪花這首兒歌,還請孩子們帶上小雪花頭飾一邊説兒歌一邊表演,孩子們興趣很高。多數幼兒很快就學會了這首兒歌,但是還有少部分幼兒對兒歌沒有掌握好,我想:這怎麼辦呢?繼續學吧,學會了的孩子沒了興趣,不學吧,還有部分幼兒不會。

我正在猶豫,陳天祥小朋友的話傳入了我的耳朵:“老師,李健全不會我教他。”這句話點醒了我:何不用孩子好勝的童心……於是我對孩子們説:“小朋友你們願意當小老師嗎?”“願意。”“好,現在我們學會兒歌的小朋友來當小老師,把每學會的小朋友教會好嗎?如果教會了,老師就給你戴上小老師的標誌。”孩子的興趣頓時激發起來了。會背的小朋友紛紛爭着去教不會的小朋友,不會背的`小朋友也加足了勁積極地背,準備去教其他小朋友。問題迎刃而解,原來會背的小朋友在教別的小朋友背誦時知識得到了鞏固,不會背的小朋友在別人的幫助下掌握了知識,同時調動了幼兒的學習的積極性,真可謂一舉兩得。

隨時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會收到很好的效果,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育者如果能把握住幼兒的興趣點,隨時激發起幼兒的學習興趣,我們的教育會取得真正有意義的效果。

調皮大王

我班的一羣可愛的孩子有的乖巧聽話,有的比較調皮,有時候甚至會令人感到頭疼。這裏就説説我班的“調皮大王”田增暉吧,因為他太調皮,很少有人喜歡他。

做操時,他總是心不在焉,一會兒拍拍同伴的肩,一會兒又拉拉同伴的辮子,一會兒又亂蹦亂跳的。在户外玩呼啦圈時,他總是去搶別的小朋友的呼啦圈;並且還把小朋友的呼啦圈折斷好幾個;就連午睡時他也常常惡作劇,睡不着覺,他就一會兒拉拉棉絮,一會兒抓抓同伴的腳底,常常氣的我頭皮發麻。於是,漸漸地我覺得田增暉很不討人喜歡,可是,有一件事改變了我的看法,那是一次吃點心時,李欣菲小朋友沒拿到餅乾,坐在座位上哭,是因為她來晚了,點名時沒點到她的名字,我連忙走到李欣菲身邊,安慰她説:“不哭,老師請阿姨到食堂裏去拿給你。”正哄着她呢,這時,田增暉快步走到李欣菲身邊説:“不要哭了,你吃我的點心吧。”李欣菲不要,他又認真地往李欣菲嘴裏塞,還嘟囔着:“沒關係,我媽媽經常給我買這樣的點心吃,你吃吧。”

看着田增暉的舉動,我有點激動了,我把田增暉抱到自己腿上親着他的小臉,我頓時明白了一個重要的道理,我們不能把孩子的調皮簡單的理解為破壞紀律,與老師或同伴作對,更不能全盤的否定他們,在感情上冷他們我們要用一顆温暖的愛心去包容孩子的調皮,其實調皮的孩子很可愛,就像我們班的田增暉。

神奇的蘋果樹

晨間活動時,我發現陳天祥嘟着小嘴在美工區認認真真地畫着,畫的是什麼呢?畫的是一顆大樹,樹枝上畫上一個個又大又圓的東西,像蘋果,又像是西瓜。

“陳天祥畫的什麼東西呀?”我蹲在他面前問。“一顆蘋果樹。蘋果樹上結滿了很多的蘋果,我在這個蘋果上給它安裝上按鈕,用手輕輕一點,甜甜的果汁就嘩嘩地流出來了,小朋友都可以用杯子接着喝。”“這是什麼呢?”我指着一個似人非人的圖像問;“這是奧特曼,他能發出光環,把偷蘋果的賊打跑……”陳天祥講的眉飛色舞。“呀,你這個蘋果真棒,還能當武器呢!”我故作驚訝的誇獎他。

我這一誇引得陳天祥又滔滔不絕地談起了他畫的蘋果:“我的這個蘋果能幫老師拖地整理衞生,還會變成大皮球,呼啦圈和小朋友玩,他還會給小朋友講故事、唱歌、跳舞,還會給小朋友拍照呢……”

“唉呀呀,陳天祥可真能幹,能畫出這麼神奇的蘋果樹,老師為你鼓掌。”我由衷的為聰明的陳天祥鼓起掌來。

在我們成人看來有幾分醜陋的蘋果樹,各種不規則的蘋果,在陳天祥的眼裏竟如此美妙。由此可見,孩子的思維不受定式所限,常常是異想天開,而智慧的火花也就在這異想天開中迸射出來。作為孩子心靈的啟蒙者,不應將孩子的世界囿於成人的思維定勢之中,而應適時引導,點撥,那樣就會收到許多神奇的“蘋果樹”。

中班的幼師教育隨筆4

幼兒園的工作事無鉅細,幼兒的一日常規要時時做好引導,做好隨機教育。孩子在幼兒園的主要活動在吃、睡、玩上,老師要從這三種開展教學活動,所以老師要具備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用心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

吃點時間到了,今天孩子們吃的是西瓜,每次吃西瓜,孩子們都會有秩序的'把西瓜皮扔到垃圾桶,但西瓜種子卻密密麻麻的躺在地上,孩子們吃了兩口西瓜,地上已有星星點點的種子了,我若無其事的做到孩子們中間,有幾個孩子用奇怪的目光看着我,終於好奇的孩子問道:“盧老師,你臉上怎麼了”,我疑惑地説:“我臉上怎麼了?”一一説:“盧老師,你臉上長了個黑東西。”我試圖用手去拿下來,“哎呀!好疼啊!怎麼會這樣?你們幫我看看這到底是什麼?”孩子們都圍過來,輕輕的碰觸着我臉上的黑東西,小心地問:“老師,你疼嗎?”我痛苦地説:“很疼!”“老師,你臉上是西瓜種子”男孩大聲地説。我説:“西瓜種子怎麼長到臉上了呢?”女孩説:“是我們吃西瓜亂吐種子。”“對啊,大家這麼不注重衞生,把種子吐得到處都是,西瓜大王生氣啦!它讓西瓜種子跑到老師臉上了,我們該怎麼辦?誰能幫幫老師?”“老師,我們不亂吐種子了。”“老師,我們把地上的種子都撿到垃圾桶裏。”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的説着,吃完西瓜的寶貝開始收拾散落的西瓜種子。我説:“好的,我們一起收起來,我臉上的西瓜種子可能會掉下來呢!”孩子們乾的更快了,不一會兒地上乾乾淨淨,我讓孩子幫我取下臉上的西瓜子,孩子們高興的歡呼起來“我們成功了!”

從此以後,孩子們吃西瓜再也不會亂吐種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