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靚麗少女網>情感>閲讀>

六年級教學的隨筆

閲讀 閲讀(8.11K)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看到過不少讓自己印象深刻的隨筆吧?隨筆通常作者通過修辭手法曲折傳達自己的見解和情感的一種文體。那麼,怎樣才能寫好隨筆?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六年級教學的隨筆,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六年級教學的隨筆

六年級教學的隨筆1

老師們都怕教語文,其實是怕教作文。教師要指導學生寫好作文確實是一大難題,我通過幾年來的摸索,大膽嘗試,卓有成效。下面我談談幾點自己的體會。

一,設置情景,開拓作文思路。

大部分學生都害怕上作文課,總覺得無情可抒,無事可寫,無從下筆,對作文產生畏懼感。其實,寫作文就是將平時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以及經歷過的事用語言表達出來。新的課程標準強調:“習作要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我認為作文是來源於孩子們的生活,而不是來源於作文課,正如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學生的每個豐富多彩的個性所迸發出來的火花來自豐富多彩的生活。而孩子們體驗生活有兩個途徑,一是直接來源於生活;二是讀書看報,觀看影視等。在我們身邊有許許多多的生活真實,只要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寫作素材。記得有一陣子“悠悠球”在我校學生中風靡一時,孩子們個個玩得精妙絕倫,我也曾參與進去,卻怎麼也玩不好。看來,玩中除了樂趣也有學問,我便產生了讓學生寫作的'想法。於是,我在作文課上給學生布置了作文題目《我玩悠悠球》,沒想到學生見了作文題目竟歡呼起來,學生胸有成竹,文思如泉湧,不再覺得沒什麼可寫的了,這次作文學生們完成得快樂又完美,讓我大開眼界。最差的學生也寫了300多字。文章的思路清晰,變化多端的玩法技巧,如拋磚引玉、天外銀龍、流行飛碟、願者上鈎等。寫得具體生動又有趣。我聞所未聞,學生那躍然紙上的童趣,竟讓我有一些羨慕與妒忌,勾起我對童年生活的回憶。因此,我們在平時的習作教學中,應該有計劃有目地引導學生體驗生活,感受樂趣,並可以以上為例,老師走進學生當中去,和學生們一起玩,引導學生體驗生活。學生一定能發揮出無窮的智慧,寫出無窮的童趣。

二,淡化作文概念,消除寫作畏懼感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和有創意地表達。”在傳統的作文課上教師往往只關注學生作文的內容是否積極健康,審題是否正確,結構是否完整。總是用老師的角度去審視孩子,不去關心學生內心真正的想法。這樣面對作文,學生們就產生畏懼感,沒有興趣寫作文。因此,激發興趣是提高學生寫作素養的先決條件。那麼,怎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激起學生的寫作慾望呢?首先,要去掉學生怕作文的心理。因此,我不一定在作文課上教學寫作,儘量讓學生感覺不到是在上作文課,以達到消除學生的畏懼感的目的。其次,注意發現學生習作中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肯定。國小生有強烈的好勝心、上進心,對於作文成功的學生,我採取了多種形式予以鼓勵,如開展“優秀作文展覽會”、“佳作欣賞”等。通過這些活動,讓成功的學生有成就感,更加熱愛習作,同時又為其他同學提供作文引領作用。而對於那些寫作能力還不是很強的學生,我也頗費一番功夫,儘量多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只要有詞語用得恰當的我就及時給予鼓勵,標上記號,並在眉批處寫上“用詞準確”、“真不賴”等。看到這些評價學生們心裏可美了,對作文也不再那麼充滿敵意了。

三、多讀多寫,豐富知識,增強積累。

在閲讀教學中,我較注重引導學生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並且注重語言的積累。因此,我們語文教師自己要做到的是,指導學生多讀課外書籍,積累優美詞句,班上每位學生都要準備一個摘抄本,開展故事會、朗讀背誦等。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一二年級學生每年至少要讀五萬字;三四年級學生每年至少讀四十萬字;五六年級學生需要讀一百萬字。從以上課標規定可以看出,要寫出好文章至關重要的一點是多讀書,多看課外書籍,學習語言精品,才能開闊思路,為學生寫作提供更多的素材。讀是積累,寫是提高,只有做到讀寫相結合,才能有效地提高寫作水平。

四、多鼓勵表揚,巧妙點評。

傳統的寫作教學,是學生每次寫完作文,我們教師花費大量的精力去批改,批改作文成了語文老師的心病,老師們都稱之為“吃肥肉”。而作文發給學生後,他們只是急於看自己的分數,然後把作文往書包一扔就完事了,老師的點評對於他們來説沒起太大作用。為發改善此現狀,我嘗試着鼓勵學生互相批改作文及教師批改相結合。先説説教師批改吧,老師在批改作文過程中,不能單純地站在老師的角度去評價學生作文的好壞,而應當從學生的角度去品位學生的作文。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真切的感受到,學生作文的內涵。除了教師直接批改作文,引導學生自改互改也是可取的方式。首先教師給學生一些批改作文的方法,例如:教師選一篇有毛病的習作,抄在黑板上,指導學逐字逐句地推敲修改。修改後,讓學生比較修改前後的作文,使學生一目瞭然,馬上能感受到文章通過修改變得更加完美了。接着,老師趁熱打鐵,請學生互評作文。這樣為學生提供自主表現和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及強烈的表現欲,變被動為主動,調動學生的內驅力和積極性,激發他們的寫作熱情,從而提高寫作水平。嘗試一段時間後,我收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效果。

總之,要讓學生喜歡寫作,肯動筆寫作,老師應積極創造良好的情境和氛圍。始終讓學生對作文保持濃厚的興趣,使學生每次寫作文胸有成竹,下筆如有神。

六年級教學的隨筆2

在幾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總結了班主任工作中的“三怕”:一是怕性子急,衝動發脾氣;二是怕馬馬虎虎,工作不仔細;三怕中途放棄,對學生置之不理。

一是怕性子急,衝動發脾氣。急性子做不好班主任工作,因為教書育人是細活,需要的是耐心。如果遇事不冷靜,一時衝動,由着性子,容易把事情搞得一團糟。如果事事發脾氣,自以為是,獨斷專行,容易傷害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一些學生甚至會“破罐子破摔”,從此走下坡路。由於每一位學生的社會環境,家庭環境,教育條件,本人努力的程度以及身心狀況的不同,造成了學生之間的差異。班主任老師應該看到每一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世界,每一個學生都有着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志趣,要想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全面發展,就必須充分發揚民主作風,取得學生們的信任和配合,而不能靠使性子,發脾氣。

二是怕馬馬虎虎,工作不仔細。德國詩人海涅曾寫道:”每一個人就是一億世界,這個世界是隨他而生,隨他而來的。”教師所面對的不是一個或幾個“世界”。因此,教師需要做大量深入細緻的工作,如果工作馬馬虎虎,摸不清學生的底,號不準學生的脈,別説因材施教,就是正確的評價學生也是極其困難的。如果只憑班主任的權威去制約學生,很容易挫傷學生的自信心,或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或養成學生盲目聽從的奴隸人格。因此,教師的心要比媽媽的心還細才行。

三是怕中途放棄,對學生置之不理。在老師對特殊學生的轉變過程中,如果學生的進步不明顯,老師常會對這類學生失去信心,從而對該學生不再投入時間和精力去幫助教育,反而聽之任之,置之不理。這樣的結果,經常使一些有了一點進步的學生再次退步,而使老師以前的努力功虧一簣。

班主任是一項充滿挑戰性的工作,班主任要不斷地完美自我,只有當你不斷致力於自我教育的時候,你才能教育別人。教師是陽光下最光輝的職業,值得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用自己的全部身心去愛這個職業,今後我仍將這麼做。

班主任還要有堅持不懈的“引導和培養”。班主任的'職責心體此刻對學生堅持不懈的“引導和培養”上,體此刻不遺餘力地培養學生的自管潛力上。一個優秀班羣眾的構成,需要班主任的“引導和培養”。例如:我們在班會上不斷地向學生講理想、講道德、講互助精神,引導他們學好文化課,這種教育應不怕羅嗦,反覆地灌輸,這樣,自然而然地在學生頭腦中構成一種理念,自然就會構成一種積極向上的風氣,這樣,良好的班風也逐漸構成。又如,在我們學校的量化管理中,要是這天班裏的衞生這一項被扣了兩分,學生來找我説:“我們明明打掃得很乾淨,不明白為何還扣分”這時你怎樣回答你要是説:“這説明我們還做得不夠,扣分都是有根據的,我們應找出原因,才能做得更好!”這樣,會引導班的工作做得更好。反之,你要是這樣回答:“唉!值日的老師和學生都是亂記的啦,這些都是形式啊,我們學好功課就好了,不要管太多了!”這樣的一句話,學生如被潑了一瓢冷水,他們會覺得值日老師是成心跟他們過不去,對這種管理會產生一種逆反心理,要做好工作就較難。班主任的言教還表此刻對班級事務的決策和與學生的交談中,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

六年級教學的隨筆3

上週針對開學以來遲遲沒有進入學習的狀態部分學生,進行了的榜樣示範式和批評教育式的教育之後,這部分學生的行為有了明顯的改善,主要體現在:課前基本都能主動地預習新課內容;大部分學生能做到在上課的40分鐘內不再走神;課後完成導學案的鞏固練習題時也能認真的審題,不再是憑着自己的感覺亂做,而且字跡也工整了許多,不再是抱着一種應付式的心態來完成學習任務。

上週學習的主要內容是認識圓柱、圓錐及會求圓柱的側面積、表面積和求圓柱、圓錐的體積。大部分的學生能較好的掌握所學的知識。但是有個別中下生可能是由於對概念的不理解,也可能是由於平時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的`常識太少,導致分不清什麼時候該是求圓柱的側面積,什麼時候該求圓柱的表面積。本人發現了這兩個班還存在以下問題:

1、個別組展示時為了儘量使自組的題目講解是最好的,一般都是由本組的優生來講解。

2、小組羣學時,個別組還是在單純的訂正答案。

針對以上情況,本人準備在這個星期從以下方面入手來整改:

1、首先找出學生不懂得原因,到底是因為對概念的不理解,還是由於平時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的常識太少,而導致不會做題;

2、找出原因後,針對不同情況中下生的進行課後輔導。如:如果是對概念不理解的同學,可採用讓他獨動手拼一教學了《納税》這一內容,課後回想起來,這節課有好的地方,也有需要改進的地方。課開始我在黑板上用紅粉筆寫了一個大大的“税”字,問同學們:看見這個字你想到了什麼?生:想到了開商店要交税、開飯店要交税,工商人員要收税。我又問國家收税有什麼意義呢?學生們各抒己見,收税的錢可以辦學校、可以修路、可以修洛浦公園、可以給大家安裝健身器材,一句話可以建設我們的國家。納税的導入以及税收的意義這個環節我覺得進行的比較滿意。有兩個環節課後想來需要改進。

六年級教學的隨筆4

作為一名國小語文教師,我深知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又稱工具學科。然而,許多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不高,每次上課,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致使語文變成了一門弱科。家長為之寒心,教師為之傷神

如何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顯得尤為重要,我個人認為應該從學生本身學習興趣的培養、課堂教學過程、課後生活體驗三方面做起。

一、讀思結合,提高感悟能力

語言文字的訓練要通過讀思結合,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在發展兒童言語能力的同時,不斷豐富學生的思想情感,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拓展學生的思維深度。

1.語文教學,讀要重“情”。培養學生豐富的思想情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情”是語文的靈魂。葉聖陶先生説:“讀者若不能透徹地瞭解語言文字的意義和情味,那就只看見徒有跡象的死板的符號,怎麼能接近作者的旨趣呢?”語言文字的“情味”,不是貼在作品表面的標籤,而是藴含在作品之中的。展示課上,教師要從“情”入手,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篇不離情。有目的、有意識地把作者之情、教師之情、學生之情,水乳交融地貫穿於整個語文教學之中,讓學生忘情其中。

2.語文教學,讀要會“思”。“好學深思,心知其意。”“學而不思則罔。”這都是強調思的重要性。“思”是語文教學的第一需要。學生也只有愛思,善思,深思,才可能真正嚐到學習語文的甘甜,真正進入學習的角色。教師要教給學生基本的思維原則和主要的思維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

二、培養興趣,主動學習,快樂學習。

興趣是推動學生求知的強大內在動力,特別是國小生,對語文是喜歡,還是厭倦,直接影響學生知識的掌握和語言能力的發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用鼓勵、表揚的方式去激勵學生,用期待的目光、信任的語言去引導學生外,更要注意用生動活潑、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和肢體語言去吸引學生,利用直觀教具,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理,激發他們對知識的渴求,使他們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對全班每個學生都抱着積極、熱情、信任的態度,還要竭力對學生施以情感誘導,給予學生關懷、尊重和理解。那麼學生就都會得到鼓勵,敢於大膽開口、活躍課堂氣氛,使教學達到最佳效果,學生的智力得到充分的發揮。從而形成師生情感共鳴,激起師生共同進行教與學的熱情,這樣才能保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一次我在上課時,提了個問題,班上僅有幾隻手舉了起來,課堂上靜悄悄的,我以為也許問題太難了,於是就降低了難度,但學生還是不大願意舉手,第一個學生站起來回答後,我聽了説:“雖然你説得不是很全面,但我非常感謝你的勇氣!”沒想到一句簡單的話,卻給了學生無限關懷,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頓時課堂上發言踴躍,學生們又活躍起來。可見鼓勵學生,給予學生一定勇氣,可以讓冷清的課堂逐漸熱鬧起來。課堂上是以學生為主體的,他們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課堂中,不僅使老師的教學工作的開展得到很大的幫助,同時也可以使學生愉快地學習,把上課當作一種享受學習知識的樂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興趣往往是學習的先導,有了興趣就有了學習的動力。精彩的課堂好比優美的文章,文章開頭寫好了,就能吸引讀者,讓人趣興味起,有經驗的老師都比較注重新課的導入。生動有趣、引人入勝的導語,能迅速把學生分散的思想集中到課堂上,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求知慾望,從而提高整節課的教學效果。因此,我們應該精心為每堂課都設計精美的導語。

如我在上《草船借箭》一課時先簡單介紹本文的.語言特色,人物説話時都沒有什麼神態描寫,提問“找一找有沒有對諸葛亮的神態描寫的?”

學生帶着疑問、好奇快速通讀全文找到“笑”字。再讓學生質疑看到這個“笑”字你有什麼疑惑,學生提出問題:1、諸葛亮為什麼笑?2、諸葛亮笑什麼?為什麼在這麼危險的時候諸葛亮還能笑出來?而後再讓學生帶着這些問題細讀、研討課文。“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帶着疑問進入文本的學習,然後,師生圍繞問題進行研討,一個又一個的問題解開了,學生也自然學好了這一課。

三、處處留心皆文章,讓學生在生活中得到啟迪

要培養學生多讀、多練、多寫的良好習慣。在習作教學中要讓學生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積累習作素材;學寫讀書筆記和常見應用文,讓他們能根據表達需要,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範、整潔,逐步達到輕鬆表達,快樂作文。此外,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在這個大課堂裏學習課本里沒有的東西。這樣,不但實現了課本與生活的對話,而且使語文學習充滿生活與生命的氣息,孩子們的筆下就會有藍天、白雲、綠樹、紅花,就會有快樂的童年,有多姿多彩的世界,寫出來的作文自然也就有血有肉,豐富多彩了這是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的有效捷徑之一。

六年級教學的隨筆5

六年級是備戰小升中的最後階段,學生要歸納和梳理知識點,記清楚概念。另外,通過歷年真題的分析能夠使得學生整個知識體系得到優化與完善,解題速度和能力得以提升。作為家長,需要做好孩子考前的心理疏導,排查知識和學習狀態上的漏洞和不足,有的放矢地及時彌補。

六年級上學期(9~12月):

這一階段是綜合提升的關鍵階段。在數學方面,需要對往年擇校考題的分析,按考查的知識板塊,分專題歸納總結,各個擊破。

大致可分為計算部分(從基本的四則運算擴展到綜合運算、繁分數運算、常見的.簡算、定義新運算、循環小數問題等)、圖形部分(包括簡單的基本平面圖形、平面組合圖形、簡單的立體圖形、立體組合圖形等)、應用題部分(包括基本應用類型、提高類型等,應用題的種類繁多,在此就不之一舉例了)、智巧類問題(這部分主要是涉及奧數知識的一些內容)。

分類的專題,一定要講練結合,弄清楚知識和方法之間的邏輯關係,切不可死記公式、生套模板。

六年級寒假(1~2月):

這一階段關鍵是要提升應考技巧。要按考試題型,逐個類型地掌握答題技巧,在做套題時要讓孩子學會合理分配時間,儘量在有限的時間裏多得分。

六年級下學期(3~4月):

這一階段就是要做好綜合訓練,模擬衝刺、查漏補缺、調整狀態。知識和技巧都掌握了,接下來就要進行實戰演練。通過模擬題和真題演練,提高解題和得分能力,同時也調整孩子的學習狀態,增強信心。另外,還要做好面試的準備。

六年級教學的隨筆6

在課堂教學中,尤其是在進行小組活動中,不難看到這樣的現象:①教師講的課成為學生的“耳旁風”,請學生朗讀或答題,學生張口結舌不知所指。②學生一邊爭先恐後高舉小手,一邊急切呼喚“我來!”“我會!”。教師請一學生髮言,該生洋洋自得,其餘學生無心聆聽,或為自己未有發言機會而連聲惋惜、抱怨,或迫不及待地輕聲與同學交流。該生髮言結束,其餘學生要求發言的高潮再起。如此循環之中,學生心態浮躁,聽講浮躁,表面的燦爛下面是內在的蒼白——輕學習交流,重表現自我。③學生從多角度回答問題後,再請學生髮言,學生不能歸納綜述。有的學生還一再舉手要求發言,回答結果卻是簡單重複某個學生的回答,或是一些明顯的錯誤。……

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雖多,但有一點令人深思:孩子們上課“聽”了嗎?傾聽老師、同學乃至自己的心聲了嗎?孩子們在學習中又“愛聽”、“會聽”嗎?

人的一切實踐活動都離不開“聽”,“聽”是孩子直接獲得信息的最為重要的實踐能力,並且“聽”與語言是同時產生的,一個人語言的習得和運用能力的提高,首先從“聽”開始。語文教學“聽、説、讀、寫”四種基本能力中,“聽”是首要的,也是用得最為頻繁的語文能力。有資料顯示,“聽”占人的語言活動的45%左右,幾乎與“説”“讀”“寫”的活動總量相待。看來,教師在忙着進行課堂教學改革的同時,還有必要讓孩子“樂聽”“善聽”,學會傾聽。

一、喚起注意有意傾聽。

長有兩隻耳朵,就時時刻刻都在聽嗎?不,既然有“熟視無睹”之説,就難免會“熟聞無聽”。教育家烏申斯基説:“注意是一座門,凡是外界進入心靈的東西都要通過它。”又據著名生理學家巴甫洛夫研究,人在集中注意力時,大腦皮層上就會產生“興奮中心”,在同一時間內,只能有一個“最優勢的興奮中心”。所以只有喚起學生對聲音的注意,集中注意力有意傾聽,才能準確、有效地接受“聽”的各種信息。

我們要讓孩子知道,聲音真是世界上最奇妙的東西。風聲、雨聲、流水聲,笛聲、歌聲、人語聲……是豐富多彩的聲音,使大自然充滿奇趣,使京腔京韻散發出獨特的魅力,使人與人得以溝通交往……如果沒有聲音,世界將會怎樣?枯燥、死寂、可怕……難以想象。

西方有句名言:上帝分配給我們兩隻耳朵,而只給我們一張嘴。意思就是要我們少講多聽。我們要讓孩子知道,在人與人的交往中,學會傾聽,不但能給予他人自信,使自己取得信賴,贏得友誼,也是瞭解別人的最好的方式。在別人的話語裏,有鮮花,有荊棘,有廢渣,有珍珠,有林林總總的一切。細心的傾聽者,能從中聽到財富。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是“聽”出來的。著名作家王蒙在《聲音的世界》裏流露的感受也源於“聽”:“諦聽宇宙、自然、生活、社會中的各種聲音。奇妙的聲音伴隨着我的人生旅程,心靈的旅程。於是,我感到這些聲音有了激情,有了生命,有了憧憬和浪漫,懷念與歎息……有了人生的種種體驗。”傾聽,提升着人們的思想情操,審美情趣,科學素養,品質人格。我們怎能不去注意各種奇妙的聲音,有意處處傾聽,從而走進自然,親近生活,感悟人生?

二、傾聽自然提升情趣。

自然界中充滿了語言,花有花言,鳥有鳥語,就是風吧,吹過時有“沙沙”“呼呼”及“鬼哭狼嚎”之別呢。大自然送給我們生動、豐富而又無窮的聽的資源,我們怎能不去利用呢?傾聽自然,還心靈一片潔淨的天空,讓陽光、花朵和蝴蝶成為孩子的朋友;傾聽自然,消釋疲憊,放鬆心情,讓快樂與幸福回到孩子的生活;傾聽自然,感知歲月季節的腳步,讓生命的情趣溶入孩子的心田。把我們的`孩子帶入自然吧,引導他們聽聽四季之聲,早夕之聲,乃至萬物之聲,讓孩子們在色彩紛呈的自然之聲中感悟、辨析、理解、記憶、想象……從而陶冶孩子性情,提升審美情趣。

作家謝大光在《鼎湖山聽泉》中寫道:“那像小提琴一樣輕柔的,是在草叢中流淌的小溪的聲音;那像琵琶一樣清脆的,是在石縫間跌落的澗水的聲音;那像大提琴一樣厚重回響的,是無數道細流匯聚於空谷的聲音;那像銅管齊鳴一樣雄渾磅礴的,是飛瀑急流跌入深潭的聲音。還有一些泉聲忽高忽低,忽急忽緩,忽清忽濁,忽揚忽抑,是泉水正在繞過樹根,拍打卵石,穿越草叢,流連花間……”教學時,學生如果沒有傾聽自然的體驗,是很難體悟到鼎湖山泉聲的妙趣的。讓孩子聆聽草叢中流淌的小溪之聲,石縫間跌落的澗水之聲,細流匯聚之聲,飛瀑急落之聲……再來讀這段文字吧,讀着讀着,鼎湖山奇妙泉聲才會迴響在孩子的耳旁。孩子還會邊聽邊看呢,他們以泉聲的“忽高忽低,忽急忽緩,忽清忽濁,忽揚忽抑”中看到了泉水正在躍落草叢,路面分流,跳躍前行……。我們的孩子潛力無窮。俞伯牙聽出了《高山流水》;歐陽修聽出了《秋聲賦》,讓我們的孩子傾聽自然,也一定會聽出《小溪流的歌》或《春之聲》來!

三、傾聽社會感悟人生。

語文課程的重要課外學習資源之一便是社會。社會是個“萬花筒”,特別是現代社會,信息高速傳遞,為我們提供了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報告會、演講會、辨論會、研討會、戲劇表演、經典音樂……社會之聲多姿多彩。我們完全可以開展以“傾聽社會”為主題的研究性學習,把社會之聲變成學生的一部分教材,在傾聽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記憶、理解、分析、歸納、判斷、推理的思維能力,提升他們的思想情操,審美情趣、科學素養、品質人格等全面素質,從中感悟人生,充實人生。

傾聽社會,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從傾聽身邊周圍的事情開始。家庭爭論,鄰里風波,集鎮的喧鬧等無不洋溢着生活的氣息。注意傾聽,再通過記錄、篩選、積累,學生才能在作文課上寫出《新屋上樑》《鞭炮聲聲》等佳作,從而感受到生活的節奏,觸摸到社會的脈博。

我們還要組織學生走進豐富多彩的“聽的世界”,如把《新聞聯播》、《焦點訪談》、《環球世界》等請進班級,讓學生了解國內外新聞,從小關心國家大事,感受時代的步伐。我組織學生經常在班裏舉行五分鐘國內外新聞發佈會,還在板報上開闢“每日新聞角”,召開主題隊會,如《天南地北知多少》等。這些活動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感到自己與國家息息相關的,“國榮我榮,國衰我恥”。學習《友誼的航程》一文,再聽聽中國海軍現代化艦艇編隊環太平洋航行的報道,學了《開國大典》,再看看建國五十週年的國慶大典盛況,學生無不為祖國的強盛倍感振奮與自豪。

四、傾聽課堂學會學習

著名音樂指揮家卡拉揚曾多次指揮龐大的樂隊,演奏了令千萬聽眾如痴如醉的優美樂曲。據説卡拉揚能在幾百人的合奏中,聽出一根小提琴絃發出的不和諧音符。卡拉揚真是“善聽”!如果説學生學習的一篇篇教材是一段段旋律,那他在課堂上的一次次學習實踐就該是一個個音符。教師要把握好這一個個音符,引導學生傾聽課堂——傾聽老師、同學乃至輔助教具之聲,在“聽”中理解,“聽”中想象,“聽”中評析,提高“善聽”的能力,“聽”出卡拉揚的“耳朵”來。

1.“聽”中理解

能否全面準確地理解“聽”的內容,標誌着一個人“聽”的能力的高低。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於抓住各具特色,富有內藴的語言,通過語音技巧和情感處理的讀,來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2.“聽”中想象

由“聽”而再現形象,進行聯想或想象,對於豐富人的情感世界,開發人的創造性思維,作用巨大。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聽”中想象的能力,方式方法是豐富多彩的。如聽詩歌誦讀,讓學生聽想畫面或補足畫面。聽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裏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媪。”一幅幅清新秀麗,樸素恬靜的農村生活圖景便在學生腦海中自然而然地展現。“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一幅幅情趣盎然的畫面讓學生補足展現,學生怎能不入情入境呢?

通過聽有感情的朗讀,讓學生聽想感覺,並把感覺形象化,也不失為培養“聽”想能力的有效方法。課文《月光曲》中有一段描述《月光曲》內容、意境的文字。聽有感情的朗讀,學生由聽而想,如聞其聲:《月光曲》的旋律由輕柔舒緩而節奏漸強有曲折,最後高昂激越……。

3.“聽”中評議

“聽”中評議是促“聽”手段,也是測“聽”方式,是“聽”的能力高低的重要標誌之一。它要求學生帶着問題專心聽話,並在聽話過程中辨析他人説話的意思,用詞是否連貫有序等,並在聽完後發表意見進行評議,如對他人説話的錯誤進行更正,對疏漏的內容進行補充,對簡略的地方予以擴展等。

口語交際課為學生提供了“聽`評”訓練的良好時機,平時的閲讀教學更是廣闊的“聽、評”空間,教師要把握好每個學習可能,培養學生的“聽、評”能力,提高學生“聽”的品位,提升學生“聽”的靈魂,在“聽”中學會學習,學會做人。

學生初次“聽評”,很可能不會“聽”,也不會“評”,教師的示範指導很必要。教師對學生的發言要側耳傾聽,或頻頻點頭,或微笑,或疑惑,以專注的神情去影響每個學生。評點時,教師可用“我從他的話中,看到——聽到——”及“我聽出了他的這句話真精彩,因為他説……”等語言去引導學生知道“聽”要抓要點,抓感覺,還要多賞識,少挑刺,力爭取人之長,補已之短。

著名社會學家、語言學家卡耐基説:“一雙靈巧的耳朵,勝過十張能説會道的嘴巴。”讓我們的孩子學會傾聽,在傾聽中提升情趣,感悟人生,學會學習!

六年級教學的隨筆7

在這段時光的教學工作中,我重新反思了自我的英語教學工作,在自我之前已有教學經驗的基礎上,將學習到的新知識和新理念進行整合,對國小英語教學做了深刻的反思。

英語新課標要求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本事,這就要求我們教師不僅僅要讓學生會寫拼單詞,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敢於開口説英語。而在我們實際的教學中,由於我們是農村國小,很多學生不敢開口,學生的自信心不足,自主學習本事不強。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多鼓勵學生,給予他們關心和幫忙,有足夠的耐心來進行教學。

在調動起學生的進取性之後,我們重點關注的就是學生的讀和聽的本事。説到讀,在單詞教學中我們應滲透自然拼讀法。國小生對於音標的把握本事還有所欠缺,再加上音標學習枯燥無味,學生會產生厭倦心理。讓學生學會自然拼讀的規則,學生會更加容易的學會讀並且記憶單詞。我在三四年級的英語教學中嘗試了這種方法,有很明顯的效果。在給出一個新單詞時,他們會根據所學主動試讀,新授的單詞也能很快背熟。聽力方面,對於課本所供給的聽力磁帶,要讓學生反覆聽,並讓學生模仿,這樣不僅僅會訓練學生的聽力,同時也訓練的説的本事。同時也要讓學生聽一些簡單易懂的英文歌曲兒歌,看英文電影等,視聽相結合。

必須的輸入之後,要進行簡單的輸出。所謂的輸出包括説和寫。

國小階段對於寫的要求沒有很多,重點是要讓學生會用英語進行交際。國小英語重在真實自然,貼近學生的'生活。教材中選用的單詞和句式,一般都是社會中最常見,最基礎的。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創設相應的情景,讓學生身臨其境,在參與的過程中習得知識。教師能夠多設計一些對話和活動,讓學生進行表演,在動手的同時多動動口,使簡單的句子落到實處,能夠脱口而出。並且,能夠要求學生在英語課上要用英語交談,在平時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儘量多用英語,不管語法是否對,你能講就是值得表揚。在不斷地説的過程中,學生的交際本事得到提高,對於重點句型也就自然而然地能夠運用自如了。接下來學生要做的就是將重點單詞句型進行鞏固記憶,在書寫方面也就基本沒有什麼問題了。

總之,作為教師,對於課標的把握十分重要,我們要基於課標的要求,充分地訓練學生綜合語言運用本事,讓學生真正地學會英語,喜歡英語!

六年級教學的隨筆8

六年級下冊數學教學新課內容不多,但教學上比較難教,例如“圓柱的表面積”一課中有這樣一道題:“做一個無蓋的圓柱形鐵皮水桶,底面直徑為4分米,高為5分米,至少需要多大面積的鐵皮?”在教學中,我先把它改成了“做一個圓柱形鐵皮水桶,底面直徑為4分米,高為5分米,至少需要多大面積的鐵皮?”,然後在引入例題。

為什麼我會這樣設計呢?因為現在的教學不光要教會學生掌握新知,更要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果按照例題教學,我覺得學生只是運用公式進行了一次計算,談不上解決了實際問題。而按照改變了的`例題教學,讓學生討論如何通過測量麥堆的直徑或周長以及高來求出鐵皮,使學生對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有了真正的瞭解,從而想出解決的辦法。

因此,教科書並不是唯一的教學資源,它是我們的參考,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應當完全唯書論,有必要的話,可以找一些生活中的數學例題來替代或進行改題,長期下去,也許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六年級教學的隨筆9

本學期,我繼續擔任六年級的語文教學工作,我針對上學期本班學生所表現出來的特徵,本人在本學期對語文教學工作做了些調整,也取得了一些成績和經驗,現作出總結:

1、認真備好每一節課,課後及時反思。

課前,我認真備課,明確重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把握教材的關鍵,並根據瞭解到的情況認真選擇教法。課後,我及時對每一節課進行反思,反思教學方法,反思教學環節,反思學生課堂學習過程等等,並在備課本上記錄下來。

2、重視學生的課外閲讀積累

要想學好語文,只憑課本是不夠的,必須擴大學生的閲讀面。我引導學生大量閲讀課外書籍,培養學生課外知識量。要求學生必須根據自己課外閲讀的內容做摘抄,可以是作文,可以是名言,可以是精彩片段……時間久了,學生積累的內容越來越豐富,我相信這樣的活動對於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是大有好處的`。

3、做好學生的輔導工作。

本班學生語文基礎比較差,學生愛動、貪玩,缺乏自控能力,學習積極性不高,有一部分學生總是不能按時完成作業。以優生來帶動差生,對學困生的學習進行輔導和幫助。又利用每一個學習小組組內成員進行競爭來帶動全班同學共同進步。

4、狠抓學生閲讀理解這個薄弱環節

本班學生閲讀理解能力差、貪玩、注意力不夠集中,針對這些,本期重點放在讀上,從讀中理解詞義、句子的含義,從讀中體會思想感情,從而培養學生的思維、概括、創新。

六年級教學的隨筆10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即要重視直觀教具的使用,還要儘可能的讓學生參加實踐操作活動。僅教師的演示,沒有學生的親自操作,學生獲得的知識是比較膚淺的。只有讓每個學生都參加實踐操作,運用多種感官參加學習活動,才可能使所有學生獲得比較充分的感知,才便於儲存和提取信息。教學中,教師要提供更多的機會讓學生動手操作,使學生在動手操作的活動中,發展學習興趣,獲取知識。例如在教學《認識圓》這課時,通過孩子們折一折、畫一畫、指一指、比一比、量一量等動手實踐活動,讓他們進一步探討圓的特徵,在這一環節較好的突出了學生動手、動腦、主動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的教學理念,樣學生學得主動、活潑,不僅理解了圓的概念,掌握了圓的特徵,而且發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學生在動手操作時,思維易於發散,印象及其深刻,學習興趣越學越濃,再讓學生拿出《數學分層測試卡》來鞏固所學內容,課堂的練習,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我應用時不要求每人一樣,分必做題和選做題,以此來分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愛聽表揚”是學生的重要的心理特點,對他們所做的題點頭表示肯定,説“好”或者“對”表示讚許,或者説句鼓勵的話“真好”“真會動腦筋”,摸摸他們的腦袋,並給他們給100分。

六年級教學的隨筆11

還記得開學初得知要當六年級六班的班主任的消息時,心情很沉重很複雜,一方面做班主任的經驗不知;另一方面聽説我即將接的這個班級比較難管。我深知班主任工作是一項非常辛苦和瑣碎的工作,不付出艱辛的勞動和辛苦的汗水是不會收穫的。作為國小畢業班,本班學生特點是:男生人數是女生的一倍;優生明顯偏少;調皮生較多;部分學生學習情緒不穩定、缺乏正確的是非觀念,沒有良好的養成習慣;重點是有幾個學生個性倔犟,不尊重老師,和同學不和,逆反心理很強,無心學習,給本班的班務開展帶來了不少麻煩。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就到學期末了,回想本學期的班主任工作,心裏頓生“慚愧”二字,因為我的管理不力,班上在本學期也發生了幾件安全事件。

俗話説“先嚴後鬆”,所以在我的管理理念中一直貫穿個“嚴”字,這種方法在一開始還是出有成效的,例如:我們班在下樓做操時的紀律還可以,踏步做操也還好,上課的紀律也不錯,這樣的結果讓我頗感欣慰。但隨着時間的流逝,問題慢慢也開始出現。記得有十一月上旬時,我們班上有兩個同學在廁所裏動手打架了,事發時我並不知道,直到被打的那個同學哭着跟我説他肚子痛時,這時我才知道這件事情。這時旁邊的知情同學才説發生在廁所裏的事情,還説當時有很多同學都看到了。我就嚴厲的接了一句:“為什麼不跟老師説呢?”然後他就低着頭不做聲了。當時我也沒有多想什麼,可後來也發生了類似的事情,可還是沒人主動告訴老師來及時制止這樣的事情,偶爾聽到一個同學到不敢跟老師説。我開始反思了,同學們是跟我有隔閡,因為平常我總是比較嚴肅,很少對他們笑,也很少跟孩子們溝通,以至於他們有些怕我,也不太喜歡認可我。凡事都是有度的,我一味的嚴肅,卻忘記了跟他們溝通聊天。所以今後這方面一定要注意並改正。

還記得有一次上課時,我提問了問題,因為比較簡單,就叫了個後進生起來回答,當時他聲音很小,着急之下我就罵了他,坐下後他一直低着頭直到下課,從那以後,他就沒有主動舉手回答過問題了。成績也是沒有提高反而下降,之後我就找了他,一開始他很沉默,慢慢的他説出了實情,原來不回答問題是擔心答錯了捱罵,這時我開始沉默了。是啊,想想真的是很少表揚他們,作業認真的,做衞生認真的`,做操踏步認真的,聽寫滿分的……

我怎麼會這樣呢,像他們這個年齡的孩子正是需要表揚和鼓勵的呀。就在前兩天,在課堂上我表揚了一個後進生,他從30多分進步到50多分,當時他很開心,而且學習的更積極了,我也感到很欣慰。一直讓我感到很頭痛的就是我們班上的幾個“人才”,我大部分的心思都花在了他們身上,可謂軟硬雙管齊下,可他們依然沒什麼進步。我想這也是我在班主任的成長道路上必經磨練的一關。

總的來説,本學期的很多工作做得不夠到位,不過,俗話説“沒有,只有更好”,能夠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和存在的問題,我相信通過努力與改進,我會做的更好。

六年級教學的隨筆12

目標是方向,目標是歸宿,一堂好的課應該從準確的教學目標開始。翻開各類教參,我們會發現教學目標的設定往往是從“認識生字新詞”開始,到“感情朗讀課文”,最後是對文本核心價值的體悟,似乎已成為普通老師的一個固定的教學目標設定模式。而翻閲名師、大家的教學設計,則全然不同。在教學《盤古開天闢》一課蒐集資料時,讀到了杭州張祖慶老師的一份設計,他把教學目標定為:

1.學會課文中“血液、滋潤、濁”等生字詞語,部分詞語能結合語境,在複述中初步運用。

2.通過想象朗讀,品味語言,初步感受神話故事的神奇魅力和故事敍述方式的獨特魅力,感受盤古的創造精神,激發對神話這一特殊文學樣式的濃厚興趣。

3.在教師的指導下初步學會抓要點、用自己的話複述神話故事。

4.讀懂“總起——分述”的段落,並能仿照課文第四段的句式練習説話。

這四條教學目標,讓我很受觸動:張老師的教學目標不僅強調了字詞掌握,突出了重點字詞,還強調了關鍵詞語需結合語境在複述中運用;不僅要求朗讀,而且要求想象、品味語言;不僅要感受盤古的創造精神,而且要感受神話故事的體裁魅力併產生興趣;不僅要求複述,而且教給“抓要點”的方法;不僅強調“總-分”結構的感知,而且還追求仿説。他的教學目標真正做到了紮根貼地,細化到了知識點、教學途徑、教學達成度。是真正從學生出發,在語文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習得語言、運用語言的核心語文素養。

教學目標的確立要做到心中有學生,而不是考試要求、教參內容或自己的閲讀感受。每一篇教學開始前,都能先具體分析學生已有的基礎,分析他們的情感狀態,價值觀、學習興趣和成長需要,分析他們可能存在的困難和障礙,分析學生之間的差異……這種思考不僅是立足在當下、當篇課文,更是能放在整個年段、整個學段中甚至學生的整個語文發展過程中思考,然後從兒童的需要走向教學目標,從教學的開始起,就能給學生一個童真、自由的呼吸空間,一個開放、自主的成長空間。

讓學生學得有趣、學得有味,突出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是每個語文教師的責任,國小六年級的學生通過幾年的閲讀積累,已儲備了一定的知識,也有着相應的閲讀理解和寫作能力。

(一)因勢利導遷移應用

六年級學生在校園裏顯得更為活躍,他們有熱情,也顯得任性、容易衝動。有時他們會在桌面上、廁所裏塗寫,幾句小詩、一行話語,好象像以此表達對學校的留念,更多的學生早在第一學期就忙着寫臨別贈言。教師如何因勢利導,抓住學生的情感契機,引導他們以恰當的方式表達出來呢?實踐證明:積極疏導,把他們的`心語得以外化,由此激發他們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是有效的路徑。組織學生為花壇寫温馨的宣傳用語,為教學樓內部選擇格言警句、寫凡人小語,為校園廣播站積極撰稿。在練筆、討論、推敲中學生樂而不疲,尊師愛校、友愛同學的美好情操得到提升。

(二)融會貫通,以一當十

六年級語文教學如果僅憑几十篇課文的精講深挖、設計無數的練習,由此來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和習作水平,往往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提高的確,課文只是個例子,應由一篇文章的閲讀觸及其餘,啟發學生把知識融會貫通,靈活應用,有趣有味地學。培養學生讀書思考、分析感悟能力,這是從文章的內容方面相串聯的;還可以從作家的系列作品拓展,在學習小組裏交流安徒生這位“世界童話大王”的名作,花時少、收效高,關鍵是培養了學生廣讀博覽的興趣;還可以進行讀寫知識的遷移,在閲讀教學中巧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新年的陽光照着小女孩小小的屍體上,她的手裏還捏着一把燒過了火柴梗。新年的街頭熱鬧依舊,可憐的小女孩並沒有引起人們的關注。大家展開了豐富的想象,他們的思維活動向縱深發展。由此,教師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求,讓這一久遠的童話故事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繫起來:小女孩被奶奶緊緊地摟在懷裏,她倆越飛越高,越飛越遠,飛到那沒有飢餓、寒冷、痛苦的餓地方去了。她們向着光明和幸福飛去。看,那青青的芳草地、活潑的孩子們把她們吸引住了,她們來到了,來到了你們的中間。你會,你會,你會。在這樣的課堂教學中,充分體現了語文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學生的閲讀能力得到了培養。

六年級教學的隨筆13

育之路已經快一年了,在這一年當中不能説我的經驗就積累了很多,相對於其他老教師來説我就像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孩,還有很多值得我去學習。在從事教育這一個行業當中我發現這條路並不像我想象的這麼簡單,以前我總以為教書很簡單,只要有知識就足夠了就能夠將學生教好,可此刻才發現原先有知識是不夠的,因為在一節課當中你不能只是把知識灌輸給學生,他們學習的也不只是僅有知識,還有很多的東西要學,比如習慣的養成、潛力的培養等等,並且一堂課當中紀律好不好直接影響了一節課的質量,學習要在一個寬鬆安靜的環境下才能有良好的效果,所以一個教師要掌握的不僅僅僅是知識還有管理的藝術,教育是智慧與愛並存的行業,為了能成為一名好的人民教師我會努力使自我的教育理論知識豐富起來,在學習中提高在提高中提高,使我的學生能歡樂的學習成長。

今年我剛接手了二(3)班這個班,起初我十分不願意接手這個班,因為在我看來當班主任是一件苦差事並且事實本來就是,很多人不願意當班主任就是因為做班主任有太多瑣碎的事要管了,再加上此刻的孩子就是一塊寶,苦口婆心的他也不懂,要想成為一個好的班主任那是十分難得一件事,之前擔任過五年級的班主任,雖説年紀會大一點但還是不懂事的孩子,由於經驗的不足管理起來總覺得心有餘而力不足,幸虧有學校領導的關心和照顧才順利的完成了教學任務。此刻的這個二年級,人數多管理起來我覺得更加的吃力,孩子的年齡也小很多事還是由班主任親手做比較多。班上此刻有一個多動症的學生,起初想着給他多一點的關心也許能讓他變得乖一點,可之後發現他並沒有多大的改變,反而他偷人家的東西的行為更加的頻繁,應對這樣的一個學生我就應採取什麼方法??跟他家人溝通也沒辦法因為在他家人的眼裏他是一個跟別人家的孩子不一樣的孩子,我的理解是他的家長已經對他失去了信心了,試想一下連對自我的`孩子都沒有信心的人教師該如何做??雖然在教育之路上會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事,不管這條路有多難,但我還是堅信有愛有智慧彩虹會在風雨後的,自信是成功的一半。

蘇霍姆林斯基曾説過:“一個好教師意味着什麼?首先意味着他熱愛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種樂趣,相信每個孩子都能成為一個好人,善於跟他們交朋友,關心孩子的歡樂和悲傷,瞭解學生的心靈,時刻都不忘記自我也曾是個孩子。”大愛無痕,潤物細無聲,教育無處不在,教師的一個微笑,一個和藹的眼神,一個愛撫的動作,一句關心的話語,都會給學生帶來歡樂、帶來智慧,我為學生,為事業不懈地努力着。

六年級教學的隨筆14

教學後記是教師執行課時計劃後的及時總結,是課堂教學中成功與失敗的體現,是教師及時調整教學方法、改進教學措施的重要依據,是積累教學經驗的具體素材。但在日常教學工作中,不少教師感到教學後記無內容可寫,往往流於形式,敷衍了事,有的甚至相互抄襲,隨心所欲地寫出幾句,這些都是不嚴謹的表現。我認為教學後記的內容是非常廣泛的,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去總結寫教學後記。

一、記教材挖掘情況

通過教學,檢查一下自己對教材的理解程度,教材中編者的意圖是否摸清,是否準確地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和實質,教材內容層次有沒有分清。

二、記教學目標完成情況

通過教學後記檢查教學中有沒有把教學目標貫穿課堂教學始終,首先要找準目標,這樣可以克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隨意性和盲目性,接着看複習、講解、練習是否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最後檢查是否完成教學目標。

三、記課堂結構是否合理

課堂教學結構是否合理,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主要看複習、導入、講解、練習4大部分的設計和時間安排是否合理、最優化,是否從學生認識事物的心理結構為依據,發現問題,及時調整。

四、記教學方法是否靈活多樣

教學過程中是否根據兒童的心理特徵,採取多種方法,激發、培養、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特別要注意兒童心理髮展是從具體的形象思維向抽象的邏輯的過渡。在教學中是否把抽象的數學概念形象化,觀察、思維能力是否得到培養。

五、記學法指導情況

教學過程中,不僅看知識的傳授情況,而且要看是否教會學生學習,指導他們如何認識掌握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克服思維定勢,指導學生找準新舊知識之間的銜接點和發展點,創造良好的學習方法。

六年級教學的隨筆15

上完了《負荊請罪》一課,心裏莫名竊喜。因為課堂效果比預想的好很多。

《負荊請罪》是一個兩幕劇劇本。剛開始上的時候,孩子們把劇本忘得一乾二淨,問劇本的特點一片茫然。我只好帶着大家慢慢回憶,時間、地點、人物要放在開頭,主體部分是人物對話,方括號、小括號什麼什麼的……後來發現,劇本學生們是讀懂的,不過這些要歸納出來的特點,確實説不上來。然後給時間讓他們分角色練讀,一圈轉下來都挺上心的。換句話説,這是一篇讓學生很感興趣的課文。

高潮出現在第二堂課。按他們平日裏的表現:聊天式插嘴都起勁兒得很,關鍵時刻就成了鋸嘴的葫蘆,沉默是金。我以為站出來分角色朗讀是困難的,上台來表演是不可能的.。結果,第一組女生,主動要求分角色表演,第二組男生,帶着幾分靦腆,上台來大大方方地表演,贏得大家的掌聲。因為表演得賣力,下面的觀眾也當的很稱職,配合默契。這真是個大大的驚喜。

這節課的學習效果出乎我意料的好。出色的表演,説明學生不僅讀懂了劇本,而且能按自己的理解表現出來。這個,比嘴上説更厲害。期待他們一天天長大,越來越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