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靚麗少女網>情感>閲讀>

什麼是春分節氣

閲讀 閲讀(2.93W)

什麼是春分節氣,在我們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許多的風俗節氣。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春季第四個節氣,於每年公曆3月19-22日交節。春分在天文學上有着重要意義,一起來看看什麼是春分節氣。

什麼是春分節氣1

“春分”的分意思是一半,是一分為二,晝夜平分、寒暑平衡。另外,春分也是平分春季的意思,傳統上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的中間。所以春分在古時又被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據元吳澄的著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釋:“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

另《春秋繁露》説:“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農曆書:“鬥指壬為春分,約行周天,南北兩半球晝夜均分,又當春之半,故名為春分。”

春分時節,中國除青藏高原、東北、西北和華北北部地區外都進入明媚的春天。除了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區和北緯45°以北的地區外,中國各地日平均氣温均穩定升達0℃以上。

此時嚴寒已經逝去,氣温回升較快,尤其是華北地區和黃淮平原,日平均氣温幾乎與多雨的江南地區同時升達10℃以上而進入明媚的春季。

什麼是春分節氣
  

春分節氣,東亞大槽明顯減弱,西風帶槽脊活動明顯增多,蒙古到東北地區常有低壓活動和氣旋發展,低壓移動引導冷空氣南下,北方地區多大風揚沙天氣。當長波槽東移,受冷暖氣團交匯影響,會出現連續陰雨和倒春寒天氣。春分後,南方開始進入強對流天氣多發期。隨着天氣回暖,泥土解凍,北方地區的沙塵天氣也增多起來。

古人將春分時節的十五天分為三候:“一候玄鳥至;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一候玄鳥至,玄鳥就是燕子,屬於季節性候鳥,春分時節北方天氣變暖,在南方越冬的燕子又飛回北方,銜草含泥築巢居住,又開始新一年的`生活。二候雷乃發聲,雷鳴之後再過五日,看見閃電。

雖説驚蟄有雷聲,可是真正多雨的時節是在春分,這個時候天氣轉暖,雨水增多,空氣潮濕,於是有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由於雨量漸多,伴隨着的是雷聲和閃電。這時人們經常可以看見從雲間凌空劈下的閃電。

什麼是春分節氣2

春分的習俗

立蛋

“春分到,蛋兒俏”,在每年的春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會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在做“豎蛋”試驗。這一被稱之為“中國習俗”的玩藝兒,何以成為“世界遊戲”,目前尚難考證。不過其玩法確簡單易行且富有趣味。

祭祖

據《禮記》記載“祭日於壇”,之後這一習俗就在歷代相傳下來。”日壇坐落在北京朝陽門外東南日壇路東,又叫朝日壇,它是明、清兩代皇帝在春分這一天祭祀大明神(太陽)的地方。

吃春菜

春菜顧名思義,是春天的蔬菜。在嶺南一帶,春分有吃春菜的風俗。“春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採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尋時,多見是嫩綠的,細細棵,約有巴掌那樣長短。採回的春菜一般家裏與魚片“滾湯”,名曰“春湯”。有順口溜道:“春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

什麼是春分節氣 第2張
  

昔日嶺南四邑有“春分吃春菜”之習俗。“春菜”是一種野莧菜,從田野中採摘回來的春菜一般與魚片“滾湯”,名曰“春湯”。所謂“春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陽江婦女則會在這天到山上採集百花葉,弄成粉末與米粉和在一起做湯麪吃,相傳可以清熱解毒。

送春牛

春分到,送出春牛圖。什麼是春牛圖?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曆節氣,再印上農夫耕田圖樣,名曰“春牛圖”。送圖者一般都是能言擅唱歌者,主要説些春耕和吉祥不違農時的俗語,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説得主人樂而給錢為止。這些言詞雖隨口而出,卻句句有韻動聽。俗稱“説春”,説春人便叫“春官”。

放風箏

春分後,人們紛紛開始踏青出行,户外活動中,放風箏是一個重要項目。在古代,春分時還有簪花喝酒習俗,這一天,無論男女老少都會簪花。風箏,古時稱為“鷂”、“鳶”,“鷂”和“鳶”都是鷹類猛禽,古時的風箏大多用絹或紙做成鷹的形狀,因此風箏又稱為“紙鷂”、“紙鳶”。後來,風箏的形狀各異,春天放的多半為燕子風箏。

什麼是春分節氣3

春分習俗

吃香菜

中國有個習俗叫做“春分吃春菜”。春菜,雖然聽名字就像是春天獨有的蔬菜,但恰恰不是這樣的,春菜一般有香椿芽、菠菜、豆芽、春筍、韭菜五種,在春分前後吃它們,你會感覺更加新鮮清甜。

古人認為在春分時節吃春菜有養生與開運的效果,能夠保佑一家 人身體健康,所以這個習俗就慢慢的傳承了下來。

另外,春天還有一種野莧菜,鄉人稱為“春碧蒿”,與魚片“滾湯”,名“春湯”。“春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因而深受大眾喜歡。

送春牛

古時春分一到,便出現挨家送春牛圖的人。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曆節氣,印上農夫耕田圖樣,名曰“春牛圖”。送圖者都是些民間善言唱者,主要説些春耕和吉祥不違農時的話,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見啥説啥,説得主人樂而給錢為止。言詞雖隨口而出,卻句句有韻動聽,俗稱“説春”。

什麼是春分節氣 第3張
  

豎蛋

“春分到,蛋兒俏。”相傳在春分這天正好是陰陽平衡之日,有利於豎蛋。選擇一個光滑勻稱、剛生下四五天的新鮮雞蛋,輕手輕腳地在桌子上把它豎起來。雖然失敗者頗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春分,是玩豎蛋遊戲的最佳時光。

粘雀嘴

家家吃湯圓,還煮些不包心的湯圓,用細竹叉扦着置於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嘴,以防雀子來破壞莊稼。

放風箏

古人認為,放風箏表示着對生活的'美好祈盼。風箏一般有王字風箏、鰱魚風箏、眯蛾風箏、雷公蟲風箏、月兒光風箏等,大者有兩米高,小的二三尺。

正所謂“草長鶯飛二月天”,春分時節春光明媚,正是孩子們放風箏的好時候,沐浴着春光,呼吸着新鮮空氣,在一個天惠風和暢的空曠之所,奔跑着放飛風箏,也是別有一番心境。

春祭

據説,春祭習俗,最早是從周代開始的,在二月春分,人們掃墓祭祖之時,先得在祠堂裏舉行祭祖儀式。掃墓開始,也得遵循一定的規律,先集合全族的人或者整個村子的人,掃祭開基祖墳與遠祖墳;掃完之後,然後再分開掃祭各房、各家墓。現在雖然不像古代一樣祭祖了,不過春祭掃墓習俗還是流傳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