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靚麗少女網>情感>學習>

小年的節日風俗習慣

學習 閲讀(2W)

小年的節日風俗習慣,由於各地風俗,過小年了,家家户户免不了包餃子,忙碌了一年了,一家子團團圓圓吃餃子,幸福吉祥又如意,被稱為“小年”的日子也不盡相同。小年期間主要的民俗活動有掃塵、祭灶等,下面來了解小年的節日風俗習慣。

小年的節日風俗習慣1

小年的風俗習慣

沐浴理髮

民間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説法。而沐浴理髮的活動,多集中在小年前後進行。

趕亂婚

過了二十三,民間認為諸神上了天,百無禁忌。娶媳婦、聘閨女不用擇日子,稱為趕亂婚。民謠有"歲晏鄉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燈前姊妹私相語,守歲今年是洞房"的説法。

大掃除

“塵”與“陳”諧音,故而掃塵旨在除舊迎新,拔除不祥。掃帚將牆壁上下掃乾淨、擦洗桌椅、沖洗地面……各家各户都要不留死角地徹底清掃,做到窗明几淨。同時小年的這一天,也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説法。

做米餅農曆臘月廿三,民間俗稱“小年”,廣西武宣、桂平等地民間有做米餅的習俗。米餅是用糯米粉作主料,花生、芝麻、白糖作配料,放入模具打製成圓形,再經高温蒸熟,吃起來別有風味,有“團團圓圓”的寓意。

吃“年粽”

南寧人有過小年吃“年粽”的習俗,年粽是新年吉祥的象徵,俗話説:“年粽年粽,年年高中(粽)”。年粽跟端午節的'涼粽不一樣,它有餡,有大有小,有長有短,有圓有扁。剝去葉子後,皮是糯米,餡是綠豆和豬肉,也有人放自己喜歡的`食品做餡料。

吃年糕

在南方,小年這一天做年糕是很多地方的傳統。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意寓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殺年豬

恭城瑤族自治縣蓮花的蘭洞、西嶺的新河、觀音的水濱山寨等地,都有殺豬過春節的習俗。過了小年夜(農曆十二月二十三),那殺年豬的熱鬧戲就算開台了。

挑選出最好的肉,或炒或燉,精心烹飪,再滿滿斟上一杯酒,邀請親朋好友共享年豬宰殺後的第一頓鮮肉——庖湯。

過小年的講究和禁忌

1、女不祭灶

民間有俗語説,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意思是男人在中秋的時候不能出門賞月,而女人在臘月二十三這天不要參與祭灶。

2、祭灶全家到

民間俗語説:祭灶不祭灶,全家都來到,意思是出門在外的人,在臘月二十三之前要回到家中,準備祭灶過年。

3、小年禁忌殺生

有部分農村地方禁忌,臘月二十三這天是傳統小年,小年這天不要殺生,不要屠宰,動物也是生靈,別在小年裏動了煞氣。

4、饅頭不送人

小年裏蒸的饅頭不要送人,民間認為,小年蒸的饅頭是祭天祭祖用的,不適宜送人。

5、小年禁忌搗蒜

地方風俗禁忌,小年裏不要搗蒜,據老輩人講,如果小年裏搗蒜,會將新年裏的運氣搗跑了。

小年的節日風俗習慣
  

6、小年不借東西

在有些地方農村,忌諱小年這天別人來借東西,也忌諱去別人家借東西,因為小年和大年七年級一樣重要,借與被借,都有不好的寓意。

7、小年忌諱討債

民間認為,小年這天不能討債,否則就有一年裏天天都在討債的路上的寓意。

8、小年禁忌賒欠

民間認為,小年出門買東西不能賒欠,也不要賒欠給別人,意思有小年賒欠一天欠一年的寓意。

不同地區過小年的習俗

陝西特色過年習俗:打醋炭

陝西曆史悠久,過年的習俗,“打醋炭”是其中一種,就是在鐵勺上放一塊燒紅的煤炭,再澆上醋。“打醋炭”意為驅邪。保佑來年順利平安。

“打醋碳”有着悠久的歷史傳説,相傳代天封神的姜子牙,封神時忘了自已,只好做醋炭神,但諸神敬畏,在未打醋炭前皆站立。打了醋炭後姜子牙光臨,諸神才敢落座受供奉。

廣西過年習俗:舞雞舞春牛

過年期間,在廣西有一種特別的方式來慶祝過年,那就是舞雞舞春牛。大年七年級,由舞雞的青年提着用木頭、木瓜做成的兩門雞,打着鑼去各家各户賀年,他們載歌載舞喜慶的喜悦無法用語言表達!

內蒙過年習俗:吃“手把肉”除舊歲

蒙古族人喜食羊肉,春節更是把羊肉發揮到極致。除夕吃“手把肉”是蒙古民族傳統習俗,以示閤家團圓。年夜飯時,把煮好的整羊擺到案頭,羊頭放在整羊上面,羊頭面朝年紀最長、輩分最高的長者。

小年的節日風俗習慣2

小年祭灶

祭灶的風俗,由來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經成了民間尊崇的一位大神。記述春秋時孔丘言行的《論語》中,就有“與其媚輿奧,寧媚與灶”的話。

古人祭灶的日期,歷來説法不一,有正月、四月、五月、八月、十二月等等。在我國封建社會裏,諸教並存,神靈之數高達萬千之多,民間習慣一概敬之。

可能是為了簡化統一,易記易行的緣故,把灶君每月上天稟報一次的説法,演化成了每年上天一次。並且把時間固定在臘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這一天,也就成了傳統的祭灶節日。

小年吃餃子

祭灶節,民間講究吃餃子,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山區多吃糕和蕎麪。晉東南地區,流行吃炒玉米的習俗,民諺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鍋倒”的説法。人們喜歡將炒玉米用麥芽糖粘結起來,冰凍成大塊,吃起來酥脆香甜。

小年剪窗花

在所有準備工作中,剪貼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動。內容有各種動、植物等掌故,如喜鵲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戲牡丹,獅子滾繡球,三羊(陽)開泰,二龍戲珠,鹿鶴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壽,犀牛望月,蓮(連)年有魚(餘),鴛鴦戲水,劉海戲金蟬,和合二仙等等。

也有各種戲劇故事,民俗有“大登殿,二度梅,三娘教於四進土,五女拜壽六月雪,七月七日天河配,八仙慶壽九件衣”的説法,體現了民間對戲劇故事的偏愛。有新媳婦的人家,新媳婦要帶上自己剪制的各種窗花,回婆家糊窗户,左鄰右舍還要前來觀賞。

小年蒸花饃

臘月二十三後,家家户户要蒸花饃。大體上分為敬神和走親戚用的兩種類型。前者莊重,後者花梢。特別要製做一個大棗山,以備供奉灶君。“一家蒸花饃,四鄰來幫忙”。這往往是民間女性一展靈巧手藝的大好機會,一個花饃,就是一件手工藝品。

小年寫春聯

臘月二十三以後,家家户户都要寫春聯。民間講究有神必貼,每門必貼,每物必貼,所以春節的對聯數量最多,內容最全。神靈前的對聯特別講究,多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見的有天地神聯:“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聯:“土中生白玉,地內出黃金”;

財神聯:“天上財源主,人間福祿神”;井神聯:“井能通四海,家可達三江”。面糧倉、畜圈等處的春聯,則都是表示熱烈的慶賀與希望。

如“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米麪如山厚,油鹽似海深”;“牛似南山虎、馬如北海龍”;“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還有一些單聯,如每個室內都貼“抬頭見喜”,門子對面貼“出門見喜”,旺火上貼“旺氣沖天”,院內貼“滿院生金”,樹上貼“根深葉茂”,石磨上貼“白虎大吉”等等。

大門上的對聯,是一家的門面,特別重視,或抒情,或寫景,內容豐富,妙語聯珠。

小年理髮

臘月二十三以後,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髮。民間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説法。呂梁地區講究臘月二十七日洗腳。這天傍晚,婆姨汝子都用開水洗腳。不懂事的女孩子,大人們也要幫她把腳擦洗乾淨,不留一點污穢。民間傳有“臘月二十七,婆姨汝子都洗腳。一個不洗腳,流膿害水七個月”的俗語。

小年的節日風俗習慣 第2張
  

小年在佛教中的意義

佛家認為,從佛法的角度來講,小年的意義是護法安僧、清淨內心、讚歎他人。

護法安僧

小年的時候,民間都要祭灶,灶王在佛教裏,指的`是監齋菩薩緊那羅王。緊那羅王是“天龍八部之一”,據《河南府志》上説,元代末年,少林寺有位行者,蓬頭裸背跣足,手中常提燒火棍,在廚房做雜務,盡職盡責,十分勤勞。由於地位不高,寺中無人知其姓名和法號。

後來,劉福通帶領紅巾軍突然圍攻少林寺,危急關頭,這位行者衝出山門,身體忽然長高數十丈,站立山峯之上,大叫“吾乃緊那羅王也”。紅巾軍驚恐萬狀,到處逃邃,少林寺免遭大劫,但這位行者也隨後圓寂。從此監齋使者受到供奉,並建立了緊那羅殿。

監齋菩薩一般供奉在“大寮”,又稱“香積廚”,辦造飲食的地方,叫做“大寮”,在《維摩詰經·香積佛品》裏提到,香積佛國的香氣為十方三界第一,他們會用香飯供養諸佛菩薩,因此佛門的大寮又被稱為“香積寮”。

如今佛弟子紀念監齋菩薩,就是要學習他老人家不畏一切困難,護持寺院,護持常住,當寺院有難的時候,能夠挺身而出,使災難化解。護持三寶,是第一個佛弟子的責任。監齋使者,火部威神,調和百味薦唯馨;災耗永無侵。護法安僧,清眾永蒙恩。

掃塵淨心

舉行過灶祭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每年從農曆臘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國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

在春節前掃塵,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説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着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而在佛教中,掃塵的意義在於,掃除自己內心的塵垢,“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試拭,未使惹塵埃”。佛世時的聖弟子周利槃陀伽尊者,就是以持誦“掃塵除垢”四字,而成大阿羅漢的。

周利盤陀伽稟賦甚鈍,記憶奇差,也欲出家。兄長摩賀盤陀伽尊者教他念四句偈。周利盤陀伽學了三個月之久也未能學會。兄欲用呵斥的方法教導,故責令他回家,但他涕泣不願走。

佛陀得知後,教其掃塵除垢,替精舍做清潔工作,周利盤陀伽非常努力地去作清潔灑掃工作,由於他依教奉行勤奮清潔灑掃,其業障由此得以清淨消除。

此後,周利盤陀伽努力靜慮思維修習這些偈頌文義,最終證得阿羅漢果。所以佛法中的掃塵的意義,即是要掃除自己內心貪塵痴慢疑等塵土,從而內心清淨,努力修行,而證道果。

愛語利生

過小年的時候,民間要吃甜食,叫灶糖,以灶糖奉行給灶王,是希望他到天上去多給天帝講好話,以便降福人間。看似迷信,但換一種角度來理解,在佛教中,就對應着教人説柔和語讚歎別人,不要説粗惡語傷害別人。

所以佛弟子不要忘記,在小年吃灶糖的同時,不是希望灶王替人講好話,而是人在生活中要時時讚歎別人,説“愛語”稱揚別人,如是,人際關係自然通達,隨之而來的,也就是福報了。福不是上天賜的,是自己努力得來的。

小年的節日風俗習慣3

祭灶

老百姓認為灶神是自家的保護神,幾乎每家灶房都有灶神的神位。灶王龕大都設在灶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王爺的神像。

即便是沒有灶王龕的人家,也會把神像直接貼在牆上。有的神像只畫灶王爺一人,有的`則有男女兩人,女神被稱為“灶王奶奶”。這大概是模仿人間夫婦的形象,將民間傳説的張單和原配妻子丁香供奉為灶王與灶王奶奶。

灶王爺像上還印有這一年的日曆,上面寫着“東廚司命主”、“人間監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這無不顯示出民眾對灶神的美好期待和對幸福生活的嚮往。

擺上放着飴糖、糖瓜和為灶王爺的馬準備的涼水、草料等祭品,向設在灶壁神龕中的灶王爺進香,然後用麥芽糖塗抹灶王的嘴,邊塗邊説“好話多説,不好話別説”,或是用酒糟塗抹灶門,叫“醉司命”。之後便取下神像,連同供灶王昇天用的紙馬和餵馬的草料一起燒掉。燒紙的時候,嘴裏還唸唸有詞:

今年又到二十三,

敬送灶君上西天。

有壯馬,有草料,

一路順風平安到。

小年的節日風俗習慣 第3張
  

供的糖瓜甜又甜,

請對玉皇進好言。

灶王灶王,你上天堂,

多説好,少説壞,